CFG桩复合地基在一些地质松软的地区尤为适用,可以有效解决建筑物沉降、倾斜的问题,本文以京唐港为例,研究了CFG桩复合地基在此地区的应用。
《工程地质学报》工程地质科技期刊,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期刊。1993年批准创刊发行16开本,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工程地质学报办刊宗旨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工程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和技术的发展,使工程地质学科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本文以唐山市京唐港开发区某工业厂房CFG桩复合地基处理项目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的实验和理论计算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CFG桩复合地基在沿海软弱地层中的作用机理及可行性,为今后CFG桩复合地基在沿海软土地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引言
京唐港位于唐山海港开发区境内,渤海湾北岸;该地区广泛分布着海相沉积、洪冲沉积和河相沉积的软弱地层,以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为其主要特点,其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对工程设计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稍有不慎,极可能引起建筑物(构筑物)的过大沉降、倾斜甚至倒塌。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人们尝试运用了各类桩基础或软基处理,如灌注桩,预制管桩,堆载预压法,置换法,加筋法,强夯法,水泥搅拌法,CFG桩复合地基法等,其选用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工期、经济成本。CFG桩复合地基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以来,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经济成本低的,适用面广的特点而广泛用于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本文以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渤海湾软弱地层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可行性的问题进行探讨。
2 CFG桩复合地基的基本特性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ement Fly-ash Cravel Pile)的简称。其由石屑、砂、水泥、掺适量粉煤灰和水拌合形成的高粘结强度的桩,与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褥垫层是形成CFG桩复合地基的必要条件。其工作原理为上部荷载通过褥垫层传递给桩与桩间土共同承载,充分利用桩间土的承载力;其主要特性为置换作用(也称桩体效应)、挤密作用、减载作用、桩对土的约束作用; 其适用面广,对基础而言,可适用于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与箱型基础;对土层而言,可用于填土、淤泥质土、饱和或非饱和的粘性土、粉土、砂土。
3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唐山市京唐港开发区内,为年产60万吨矿渣微粉生产线工程。其基础形式由独立基础和筏板基础组成,拟建建筑的天然地基基底持力层承载力较低,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3.2 工程水文地质
场地地表较平缓,最大高差0.30m,属滨海平原,勘察揭露深度范围内地层(表层填土除外)为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地层,各主要地层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①素填土(Q4ml):灰黑色,稍湿-饱和,松散,主要由粉煤灰和粉细砂组成。
②粉土(Q4al+pl):灰褐色,饱和,中密,切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低,摇震反应迅速。
③粉砂(Q4al+pl):浅灰色,饱和,稍密,长英质,分选、磨圆中等,含少量贝壳碎片。
④粉砂(Q4al+pl):浅灰色,饱和,中密,长英质,分选、磨圆中等,含少量贝壳碎片。
⑤细砂(Q4al+pl):黄褐色,饱和,密实,长英质,分选、磨圆中等,含少量贝壳碎片。
⑥粉质粘土(Q4al+pl):灰色,可塑,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
地下水水位埋深为1.20m~1.50m,其类型为潜水。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及区域地质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具有干湿交替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长期浸水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3.3 技术参数
设计采用400mm直径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基处理,各参数见表1。
3.4 施工情况
CFG桩施工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中心泵压灌商品混凝土工艺:钻机就位→钻至设计标高→中心压灌砼→边泵送边提钻→成桩移机。依据勘察报告中的地层分布情况,CFG桩主要穿越②饱和粉土、③饱和粉砂、④饱和粉砂与⑤饱和细砂层,在此类地层中施工易出现串孔、缩颈、桩端土层松散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现场施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第一,为防止串孔,依据成孔情况,采用隔桩跳打;第二,桩径主要取决于钻杆和钻头直径,施工中定期检查磨损情况,及时更换,另在饱和的砂层中,受高水压影响,它同时受拔管速度影响较大,施工中严格控制拔管速度在1~1.5m/min,确保压灌成桩;第三,钻至设计标高后,泵送混凝土前,严禁钻杆提升30~50cm再泵料。第四,协调混凝土连续供应,避免成桩过程中的停机等待。
3.5 质量检测与对比分析
CFG桩施工完成后,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要求时,分别在中间仓、主厂房、磨机与主料仓按照总桩数的10%随机抽取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经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全部为Ⅰ、Ⅱ类桩,无断桩,桩身完整。同时分别在4个区域的地质较差段随机选择三根桩进行静载荷试验,共进行12组,主厂房与中间仓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250kPa,压板面积为1.25m×1.25m;磨机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300kPa,压板面积为1.2m×1.2m;主料仓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350kPa,压板面积为1.2m×1.2m;静载荷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静载荷试验结果
对抽测的12根桩的静载荷试验p-s、s-lgt曲线分析, p-s曲线均成渐变弧形变化,没有明显起降的起始点;s-lgt曲线间距基本为平行等间距,随压力增大,间距增大,最终加载下未出现明显下弯。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p-s曲线是平缓光滑曲线,可取s/d=0.01所对应的压力值作为本处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但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故经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沉降量与理论计算基本相符。
4 结论
⑴ 从计算和实验结果来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能够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证明该地基处理方法在沿海软土地层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且具有施工工期短、施工质量易于控制、成本低的特点,值得在沿海软土地层推广应用。
⑵ 在沿海地区,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较强腐蚀性,CFG桩桩身采用素混凝土,受地下水腐蚀性影响较弱。
⑶ 沿海软土地层的共同特点是富水砂层,有效处理砂土液化和高水压力下得成桩桩径,是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龚晓南.地基处理新技术[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闫明礼,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第二版]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 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