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论文广州地铁四号线大小交路列车延误行车调整模式

所属栏目:矿业论文 发布日期:2015-04-27 16:43 热度:

   摘 要:根据实际客流特点,为进一步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同时实现节能、降耗和减排的目的,广州地铁四号线拟实施“黄村~金洲”+“黄村~新造”大小交路套跑的运营模式。文章结合四号线线路及客流特点,论述在大小交路期间,线上突发大客流或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下的行车调整原则和方法,并指出了调整过程中的风险及其措施。

  关键词:交通运输论文,大小交路,延误,行车调整,风险

  引言

  随着地铁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地铁客流也在不断变化,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地铁客流,上海、广州、深圳等各城市地铁均陆续开通大小交路运行模式。

  广州地铁四号线北起天河黄村,南至南沙金洲,是连接广州南沙与主城区的重要轨道交通线路。目前,四号线客流主要集中在新造-黄村区段(客流量比重达70%),该区段工作日高峰运能不能满足运量需要。随着客流的进一步增长,运能与运量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而四号线供车已经达到极限(上线率达83.3%),利用增加上线列车数的方法提升运营服务水平的空间不大。有必要通过交路的研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服务水平。

  1 大小交路运行模式

  1.1 模式

  实施“金洲~黄村”+“新造~黄村”大小交路,黄村~新造段简称“重合段”,石 ~金洲段简称“非重合段”,下同。

  1.2 行车参数

  按四号线最大上线25列车,大小交路1:1组织。在不同上线列车数的情况下,大小交路列车配比、行车间隔及运能情况如表1所示:

  2 大小交路行车调整研究

  2.1 行车调整原则

  运营服务的宗旨是安全、准点、舒适、快捷,任何情况下的运营调整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同时必须考虑行车组织调整对乘客服务的影响,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告知乘客,最大限度地减少降低影响。

  如果发生列车故障或突发事故导致列车出现延误时,原则上以确保小交路正常运行为主,尽量恢复大交路正常运行。

  预计新造站上行方向大交路列车与下行方向小交路列车同时到达,优先安排小交路列车进行折返。

  列车晚点小于或等于2个行车间隔,晚点列车前后交路互换;列车晚点大于2个行车间隔但小于3个行车间隔,晚点列车前后交路互换+交汇点空车飞站;列车晚点大于或等于3个行车间隔,取消正常大小交路,改为单一交路,视情况组织列车在交汇点或辅助线进行折返。

  重点监控大小交路换乘客流在新造站的变化,若出现大量客流滞留车站时,及时安排小交路列车改开大交路列车运行。

  2.2 行车调整具体方法(如表2所示)

  2.3 行车调整的风险

  操作风险:当采用变更大小交路列车运行方向的方法来进行行车调整时,需要将变更信息通知车站和司机、更改目的地码和车次号、排列列车进路等,大量工作环环相扣,任何环节出现错漏将会造成行车组织混乱。

  服务风险:行车调整造成列车终点站临时变化时,对乘客服务将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交汇点的清客压力将增加。

  安全风险:大交路列车与小交路折返列车在重合点存在侧向冲突的风险,尤其当列车出现故障降级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2.4 行车调整的注意事项

  行车调整造成列车交路变更时,及时将变更信息通知各行车岗位,各岗位提前做出相应,确保运营组织的安全有序。

  认真监控线上列车运行状态,保证列车按图运行。重点关注交汇点的列车运行情况,确保行车安全。

  为减少对乘客服务的影响,变更大小交路列车运行时,原则上避免连续两列大交路列车在新造站清客。

  3 结束语

  大小交路运营模式实施后,进一步提升了地铁服务质量,同时实现了节能减排、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同时对行车组织人员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尤其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情况下,采用合理妥善的行车调整手段,方能减少故障影响,确保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国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列车长短交路设置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文章标题:交通运输论文广州地铁四号线大小交路列车延误行车调整模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kuangye/2648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