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应用到工程建设当中,在极大地提升工程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对工程的机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工程机械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同时也威胁着机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经验,分析了现阶段工程机械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以期有益于实际管理。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与管理,现状问题,措施
引言: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种类繁多的机械广泛应应用于工程建设之中,已成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生产力要素,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保证。但是在机械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规范或是管理不当等原因,经常出现故障,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如何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已成为摆在建筑施工企业面前的一个迫切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施工机械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设备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内部缺乏对机械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足够重视,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多数企业将生产经营放在最重要位置上的,忽视对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重使用、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另外,许多企业内部专业人才匮乏,专业技能过硬、管理协调能力较强的机械管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加之具有较高的资质和管理能力强的施工单位往往作为施工总承包,自有设备拥有量逐年减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逐渐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械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机械设备的管理和养护不到位
在现阶段的多数施工企业中,从事机械管理的人员往往由项目以外的人员来充当。作为机械使用管理的外行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不具备对机械的正确使用、定期保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对施工技术的了解又不够充分,常常使机械设备处于施工被动或受支配的状态,这就大大削弱了机械管理工作的实际意义。
另外,在设备保养方面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尚未贯彻落实责任制度。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尚未全面实行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责任明确落实到个人,导致机械的使用和保养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地调节,导致机械损坏故障现象较为严重,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除此之外,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机制不健全。建筑工程项目部并非企业的长设机构,往往不愿意承担设备维修费用,导致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即使进行维修往往也是治标不治本,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机械设备陷入恶性循环,加速老化,影响施工质量。
三)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违规操作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设备管理的难度。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人绝大部分是临时工、农民工,没有参加过正规的业务培训,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性较大,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以及维护保养等一知半解,这就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难以切实落实到位,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并未真正发挥实效。
四)设备的租赁管理不到位
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的设备来源主要有施工企业自有设备、施工分包队伍自带设备以及租赁设备三种。其中租赁设备的使用现已逐渐成为施工现场的主导设备。虽然,我国的相关法律对租赁设备的管理进行了相关规定,明确了租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许多企业在对租赁设备的管理方面仍旧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多数施工租企业比较重视对大型设备的管理,往往忽视了对小型设备以及专用设备的管理。但是实际上,这些设备往往使用频率高,由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会主动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这部分设备频繁出现故障问题,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五)机械设备老化,更新换代速度慢,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许多工程施工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不计代价的想要降低工程成本投入,因而欠缺对必须的工程机械设备的资金投入,更新及改造不及时,导致设备陈旧、老化现象普遍存在,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二、管理措施和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在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方面仍旧存在许多弊端,对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加强管理,提升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保证其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第一,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首先,要建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对机械设备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由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并且要全面调动工程全部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切实将和管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其次,要贯彻执行 “三定”制度,即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对这一制度执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施工效率、施工安全等方面。因此,在实际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将其切实落实到位,做到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及操作。
再次,完善设备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完善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做好设备台帐、履历书等,完善设备基础资料,进而为查阅设备历史情况提供可靠的依据,保证设备故障得到及时的解决。
最后,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例如设备管理制度、维修制度及设备保养制度等,从而做到按规章办事,是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使设备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进而提升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其管理的责任心,通过技术水平考核,提高相关人员素质。
第二,坚持使用、保养与维修相结合,克服重使用、轻管理的弊端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做到正确使用机械设备,做到机械设备使用的“四好”:管好、用好、养好、修好。与此同时,为了切实减少和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管理部门要在监督施工人员正确操作机械设备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机械设备的风险评价工作,切实发挥管理的实际意义。
第三,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使管理人员充分掌握设备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规章制度,增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心,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对设备操作人员来说,则应加强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培训。相关主管部门要通过年度审证等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考核。
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对设备的正常、合理的使用同样非常重要,各级主管部门和项目相关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维修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并且要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提高维修水平。
第四,加强设备现场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现场设备的检查力度,争取将机械设备的早期故障及不安全操作隐患扼杀在最初阶段。对于设备现场管理必须要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做到管、用、调有机结合。相关的设备管理人员应积极深入施工现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情况及设备的现场运行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督促相关人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并且应进行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对问题和处理结果还要做好全面详细地记录。
第五,及时更新设备,积极采用新设备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于使用年限较长、损耗严重的设备要尽早处理,以免继续使用进而影响工程质量,或引发安全事故。此外,还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快速、长远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作,施工单位必须要切实提高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切实把好管理、使用、保养、维修关,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提高管理及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的施工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文革;简论加强施工机械维修管理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4期
[2]庞永伟;浅谈建筑机械施工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8期
[3]乔巍;浅谈如何提升建筑施工机械管理效果[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4]张键,王建明;浅谈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J].建筑机械化.200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