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D工法在209m2扩大断面石质围岩隧道的创新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日期:2011-07-05 16:58 热度:


  4.7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
  隧道施工通过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监控量测,主动获取地质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报开挖面前方不良地体的位置、规模和性质,以避免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为优化、完善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提供地质信息依据。为施工提前做好准备,及早制定预案,采取相应的技术和安全措施,以保证施工的正常、安全进行。
  台山隧道根据设计地质、围岩情况选择的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法为:以地质分析法为主,对重要的地质(层)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段采用TSP203或地质雷达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超前水平钻孔。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控量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指导下一步施工。
  5施工注意事项
  ⑴注意控制先行开挖部位的中线和高程,确保开挖断面圆顺,钢拱架安装位置正确。
  ⑵加强量测监控,作好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临时支护构件在洞身主体结构初期支护施工完毕并稳定后方可拆除。
  ⑶②、④部内部施工时,分左右侧交替开挖,长度宜为3~5m,竖向支撑接长不宜超过一榀拱架。②、④部开挖纵向间隔10m。
  ⑷①、③部的施工坡道纵向间隔10m。
  ⑸目前①、③开挖已完成的施工段水平支撑可适当抬高(小于50cm),以减小下部开挖对水平支撑的影响,以后开挖①、③部时竖向支撑向下延长50cm。
  ⑹隧道施工坚持“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及时衬砌”的原则,尽可能缩短开挖台阶和各开挖分部的施工间隔,使初期支护尽快闭合,以控制围岩变形。
  ⑺因为CRD法工序较多,工序转换使得结构受力复杂,为保证临时拆除钢拱架时的安全,必须保证各部拱架之间的连接质量。
  6结束语
  目前台山隧道施工已经完毕,各项工作均按照优化后的CRD工法进行施工。通过本工程的科研和施工实践,获取了大量宝贵的技术数据,摸索和总结出了优化后的CRD工法在扩大断面石质围岩隧道中施工的规律和特性,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CRD优化工法,为今后CRD工法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双线隧道(山岭)综合通用图,哈大客专施隧通01-01~66A,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2]、哈大客运专线隧道工程质量控制手册,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2007-07。
  [3]、杜永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铁路施工工艺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0。
  [4]、何华武,高速铁路隧道,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1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标题:CRD工法在209m2扩大断面石质围岩隧道的创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otongyunshu/961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