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焦作城区段建设规划理念和思考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7 14:45 热度: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焦作城区段建设是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也是一项城市公益性建设。工程对进一步保证南水北调输水安全,深化焦作市的环境保护,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焦作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多元化、生态化和本土化的规划理念和思考。
  关键词:自然环境公共绿地现状建设水平存在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北方地区(主要是黄淮海流域)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焦作城区段干渠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唯一一段穿越城市建成区的,穿越地区位于焦作市区中南部,是城市空间由北向南拓展的衔接过渡地区,是焦作未来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干渠输送水质的安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改善投资、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其建设规划理念应体现功能多元化、绿带生态化和景观本土化。
  1、功能多元化
  远期景观设计充分结合周边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对场地布局进行了系统的划分,以形成场地布局的整体脉络。从研究人的活动入手,依照年龄、不同服务人群等标准对活动进行了归纳与分类,以在场地设置中考虑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及场地的性格特征。
  近期建设虽然以生态种植为主,适当根据人流需要设置了园路等简单游园设施,但景观种植与园路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远期景观建设的布局而趋向于有序化。
  在些基础上,从市级、地区级、居住区级对场地系统进行了划分,以满足进行不同活动的空间需求;市级考虑服务全市居民及外来旅游者,如南水北调纪念生态公园、站南广场、中心公园带、山阳古城遗址公园等;地区级为诸多主题性游园,如诗园、煤之广场、青年公园、太极广场等等;居住区级主要考虑服务周边居民,依照一事实上的服务半径散布于绿带中,如此一来,形成层级明确、功能符合的场地系统。
  在深入了解焦作地方的民风民俗基础上,依照节庆对活动进行了策划以丰富绿化带的内涵,并考虑各类活动对场地的要求将其落实于场地空间系统内。从时间、内涵上丰富了场地系统活动的多元化。这些活动依照景区规划,主要分布在规划中央公园、山阳遗址遗址公园、艺术游廊、诗园、南水北调纪念园、文化公园、美食街、青年公园、太极广场等处。
  2、绿带生态化
  1)问题分析
  (1)生态隔离问题:南北岸的隔离,造成生态板块南方北向的隔离状态:自然景观被分割,景观的功能流受阻,所以,加强孤立板块之间及板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是这次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2)生态微环境的变化问题:宽320米,长度8.7公里的水利设施与景观绿带,必将对沿边地区的微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必须从水体、植被、能源等多方面统筹考试,创建环境适宜的城市绿廊。
  2)生态设计理念的提出
  焦作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唯一穿越的城市将被载入历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浩大的工程将融入人们的生活,直至因太多的熟识而被人们忽略。只有由南水北调的契机带来的生态发展规划才能在人们的生活中长存,时刻影响着周边人们的生活。要达到目标,就要利用能源、水、空气、垃圾和对自然物的保护,将高水平的文化、经济和环境目标融入一体化的设计中去。
  3)解决策略
  (1)功能缝合:通过景观整体性营建,以保护、重建和生态过程为手段,利用绿廊、绿楔和结点,将城市的绿化带、绿地节点、苗圃、自然防护地、河流、滨水绿带和湿地等纳入绿色生态网络,组建扩散廊道和栖息地网络等,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廊道体系。
  (2)系统整合:通过不同层面的生态系统之相互叠加,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实现规划区域内不同系统间的整合性。
  (3)点、线面的结合:优先考虑保护和建设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南水北调主题文化园、山阳遗址公园等),作为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所必需的自然栖息环境,这些斑块设置需有足够宽度和一定数目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在规划范围内建设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通过景观空间结构的调整,使各类斑块大集中,小分散,通过确立景观的异质性来实现生态保护,以达到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扩展视觉多样性的目的。
  3、景观本土化
  景观本土化有着两方面的含义:
  1)植物景观的本土化:即“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的植物配置原则,充分考虑以乡土树种为主,结合植物自身的生理特性各自不同的景观表现方式,通过巧妙的乔灌搭配、色彩组合,结合景观规划的合理布局,达到“四季景观丰富、相互适生共存”的良好生态景界。以最少的投资,尽快达到最佳的生态防护及景观效果。
  2)硬质景观艺术的本土化:以现代景观设计语言,体现焦作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独一无二的南水北调文化,使之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开放空间,营造具有焦作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就成为本次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之一。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而“文脉”是一个抽象性名词,设计要做的就是将“文脉”运用到具体的场所、建筑、小品等客观的物质媒介中去,人们能透过这种深层内涵的景观环境获得心灵的共鸣。
  设计中将充分利用焦作的元素,对属于这片土地的、有历史价值的、有纪念意义的地上物进行保留,并从景观特质和风景资源的视角出发,有选择地赋予其新的景观和功能属性,通过再生设计使景观得以再生,创造出特有的地域情节,延续焦作的地域文脉精神。具体方法包括:
  (1)阅读文化
  太极文化“太极者,天地万物之始也”。
  云台山景区中的百家岩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园林,也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的隐居之地。
  (2)理解场地
  太行文化体现焦作丰富的地质资源,以及云台山特有的山形地貌、岩石构造。
  城市演变体现焦作城市发展的脉络。场地的记忆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前人的尊重,保存一份记忆。
  (3)体验生活
  现有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是以居住、工业生产为场地特征的城市区域,世代生活在此的人们在区域中留下了丰富的生产生活印迹,这些构成了南水北调焦城区段独特的场地气质。
  曾经有过的辉煌煤矿工业和为煤矿事业付出和牺牲的煤矿人。水文化与南水北调工程有新的资料、模型等展示。
  同时,焦作城区段绿化带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这一区域的现状优势,通过园林艺术创作和园艺技术手段,建设中心城区的生态走廊和公共活动的开放空间带。使滨水、绿地、休闲、文化活动形成内容丰富、功能各异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带。顺应周边地区的城市功能特征,明确绿化带各段公共活动内容,构成景观空间序列。利用南水北调穿城而过的开阔水面、两侧绿地及贯穿绿带且极富特色的铁路、工厂、生态种植园,容纳了广场、舞台、建筑、景观小品、森林式生态植被以及自然石景,充分展示文化和景观特色。将城市功能与绿化环境建设有机结合,探寻开放式园林建设的新途径。使其成为焦作市绿化建设的亮点,为改善、调节市区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加大城市知名度发挥重要作用。旨在将这一绿化带建成焦作市最具规模、最有观赏价值的滨河公园和自然流动的景观旅游带,为周围居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良好滨河环境,为焦作市营造一个优美的城市生态景观走廊和经济发展的中心。
  总之,根据焦作市的总体目标,焦作市要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战略目标,以南水北调工程开展为契机,在保证干渠的输水安全前提下,加强中心城区景观保护和改造,提高这一保护性绿化带的质量和品位,使这一绿化带成为集水土保持、生态、防洪、景观、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城市亮点。
  
  

文章标题:南水北调中线焦作城区段建设规划理念和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80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