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雕塑设计理念与设计方式研究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22-01-26 09:47 热度:

   从单纯的雕塑艺术来讲,主要以个人的情感和态度为表现主体,但城市雕塑设计便需以公共的审美、环境空间等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城市雕塑的受众为大众,因此在实际上,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方法等便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从而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需细化研究作品的设计方法,对布局进行细化完善,从而发挥出雕塑作品的艺术效果。

城市公共雕塑设计理念与设计方式研究

  一、城市公共雕塑设计理念

  (一)文化性

  1.公共城市雕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便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标志,具有明显的抽象性等特征,其可作为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城市雕塑可成为文化符号和雕塑的外部表现形式,通常城市雕塑均为规模较小的建筑,用于体现出某种意义。其外形在多数文化符号中较为瞩目,观赏者通过观看获取一定的文化符号信息,从上述角度来讲,城市雕塑也可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的体现。当前城市雕塑作品在环境工程中也可作为重要的元素,其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不但具有美化环境、提升环境艺术性的效果,同时还可传承文化,实现艺术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2.公共城市雕塑传递文化观念

  当前社会更为倡导生态文明与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也侧重将人与自然作为发展的主题进行传颂,这种理念也多反映在雕塑作品中,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新的发展方向。城市雕塑的现实意义越发明显,与时代的主题相符。公共雕塑作为文化传播的外部形态,可在国家稳定和居民精神状态方面发挥重要的意义和功能。当城市雕塑承载上述价值时,便可体现出其所具有的文化传播功能[1]。城市雕塑也是该城市民俗的体现形式之一,也作为文明进步的体现形式。对传承习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时刻提醒现代人积极传承文化遗产,在接受世界更大范围的信息的同时,不忘继承并发扬本土文化,从而促使我国的文化精髓能够不断传承。

  (二)公共性

  1.雕塑与城市空间共生

  城市空间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不但可作为城市环境的物质组成部分,同时还包含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城市雕塑在不同的城市空间并存,由于其具有实体性、公众性等特征,便可在空间内形成多元化的形态。城市雕塑不但具有装饰功能,同时还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表现出地方居民的审美倾向。城市雕塑艺术具有三维特征,便是在原本平面艺术的形式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的意义。雕塑作品在空间中可作为更为明显的标志性装饰,更可成为城市的名片性作品。如纽约的“自由女神”等,均可作为城市的代表印记。

  2.雕塑与市民生活共生

  城市雕塑并不具有更为明显的教化职能,更多是依据大众的审美追求,倾向于提升居民生活的娱乐性特征。当前城市雕塑逐渐转型,主要目的在于与市民形成共生的趋势,拉近与大众生活的距离。以往大众多数会认为艺术与自身的生活关联度不高,但现在的艺术雕塑作品便可有效拉近大众生活与高雅艺术之间的距离,让大众均可有机会欣赏艺术,参与到艺术的鉴赏中。城市雕塑与市民生活高度融合的原因还在于,雕塑可体现出人们的生活特征,传达城市文化与精神,其根本便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再现,从而雕塑可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形式[2]。

  (三)艺术性

  雕塑可作为城市艺术建设的标志,雕塑作品也源于劳动人民,其将生活中的点滴情感和态度融入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从而展现内心的想法和美好的愿望。雕塑作品的类型十分丰富,有木雕、砖雕、泥雕等多种类型。上述类型均可作为艺术呈现的形式。而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和美化,人们运用生活的原料来制作具有艺术性的作品,这便是艺术作品产生的过程。雕塑作品具有艺术性特征,也可体现出城市文化和人们生活的另一侧面。雕塑的艺术性综合展现了环境、景观等多种艺术特征,可全面展现出城市的审美和欣赏的水平。

  二、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的设计方法

  (一)注重雕塑与城市环境互动

  一般而言,在对城市雕塑进行设计规划时,通常会选择较为特殊的位置。地理位置较为便利,且商业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为理想。因此在对雕塑作品进行设计时,便需侧重提升作品和环境的互动性。雕塑作品与其他公共设施的差别在于,其更强调生活和艺术的融合效果,追求自然、明快的风格,从而激发大众形成情感认同。如沈阳中街的雕塑作品,在设计时便需注意中街和故宫相邻,因此设计便需依据故宫的特色展开。通过在情感、材质和颜色等方面的斟酌来呈现城市的艺术与文化发展历史。

  (二)注重雕塑与城市文化交融

  在对雕塑作品进行设计时,侧重强调所选择的内容和题材,均需迎合艺术文化的审美要求。因此在具体开展设计工作时,便需侧重将城市文化与雕塑作品进行融合。对此,需从下述方面着手实施:首先,需对雕塑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公共雕塑作品在城市环境中展现,其文化意蕴和内涵均需体现出城市文化的特征。在公园、街道等场所均可看到城市雕塑作品,其可成为对城市的情感体现,如沈阳便通过“历史的日历”雕塑作品来纪念九一八事变。通过雕塑作品的呈现来引导市民不忘国耻,并为后代提供史料信息,对历史进行纪念和追忆。其次,设计的雕塑作品需与建筑文化融合[3]。城市建筑也是公共雕塑的重要部分。不同点在于其规模较大,可作为城市风貌的直接反映形式。因此在对公共雕塑进行设计时,便需侧重于城市的建筑呼应,共同反映出城市文化的变迁史。

  (三)注重设计雕塑参与意识

  城市雕塑的主要服务对象便是大众,而并非某些专业人士。因此在对雕塑作品开展设计时,便需侧重迎合大众的审美特征,及时与大众进行交流,通过合理使用艺术符号来反映出大众的情感和态度,提升设计的参与意识,重点从下述方面着手实施:第一,形成大众和专家参与的公共评审机制。城市雕塑可由艺术家、建筑人员、行业专家等共同参与制作。在对作品进行设计时,会经常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对此,需公众和专家形成的评审机制来协调,对能动性较高的设计人员进行思想修饰,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其次,需提升规划和建筑等方面人员的配合效果,在规划师、建筑人员和艺术家等共同参与设计作品时,通过改善城市风貌不但能够实现对作品的客观评判,同时还可将雕塑设计与城市文化充分融合,使城市文化高效体现于雕塑作品中,加强二者的契合度,打造属于城市特有的雕塑艺术作品,并体现出城市大众对城市文化的情感和态度,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雕塑作品的规划和创作,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参与意识,为传承城市文化、加强艺术融合效果提供更多有益的思路。

  三、城市公共雕塑设计的趋势

  (一)走向生态设计时代

  城市雕塑向生态设计方向转化,这也能够体现出在生态环境下,人类面对危机的自省。即便城市公共雕塑难以有效解决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但可通过潜在的影响力来引导大众的意识和思维,并将观念渗透到行为中,促使大众能够积极改善生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法律方面,均可发挥出城市生态设计的功能,其可通过大众艺术的呈现方式不断熏陶人们的思想,以独有的生态设计方法来传达生态保护的思想,影响更多的大众对生态环境产生更为客观和理性的认识,从艺术的角度发挥思想层面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公共雕塑作品的生态设计功能。

  (二)数字技术应用到公共雕塑设计中

  在公共雕塑的生态设计中运用行业前沿的技术和原料,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型的技术手段了明显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生态性的原料可提升原料的生态特征,提升材料的空间承载等方面的能力,降低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在三维设计软件、三维打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往的雕塑设计、工艺流程也在受到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冲击。数字设计和打印的技术手段可全面推动公共雕塑设计和制作流程的革新,向着更为简洁和生态等方向发展。数字设计和技术的全面应用能够明显降低雕塑制造等环节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同时还可提升雕塑作品的设计效率与质量水平,能够明显促进公共雕塑作品的生态化发展[4]。

  (三)生态设计观念深度融合

  在公共雕塑及其相关学科和产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科之间的关联度也日益提升。由于公共雕塑的生态设计与特定区域的交织高度相关,因此便需使用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落实。可见在对公共雕塑进行设计时,已经普遍表现出跨学科和领域的常态特征,公共雕塑可在CSCD模式下开展数字化的协同设计,先完成局部的设计效果,此后将设计成果汇入到系统中,从而形成整体的雕塑作品设计效果。此外当前的低碳设计等思维和手段也大量应用到公共雕塑作品的设计中。因此协同设计可成为公共雕塑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雕塑家以往独自参与设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未来,公共雕塑将融合低碳、弹性、可持续和协同设计等多种特征,能够充分融入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巧,以多学科的理论优势来提升雕塑作品的艺术性,同时加强对时代发展理念的融合度,从而形成更高艺术水平的城市名片,通过雕塑作品来传承城市文明。

  四、结语

  总之,城市公共雕塑在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公共雕塑的发展。城市公共雕塑建造于城市的公共环境中,为特定的环境设计的作品,特定的场合决定雕塑作品的形式。作为设计人员应不断创新城市公共雕塑设计理念与设计方式。

  参考文献:

  [1]李伟.公共雕塑的隐性教育价值——评《城市公共艺术》[J].中国高校科技,2019(08):105.

  [2]陆姗姗.现代城市公共艺术问题解析及其对策[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6):62-63.

  [3]袁泉.观念性雕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4]陈超.浅析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设计理念的表达与运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12):25,27.

  《城市公共雕塑设计理念与设计方式研究》来源:《大众文艺》,作者:宋语嫣

文章标题:城市公共雕塑设计理念与设计方式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4771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