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识图能力为导向的识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9-09-10 09:27 热度:

   摘要:为了深化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不断完善识图课程改革方案,优化识图教学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识图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识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识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实促学,以图促思、以技促用、以任促练、以赛促能等识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措施,使得学生对识图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更多识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有用的技术人才,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程识图;教学方法;现状;问题;改革创新

工程识图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材改革完善至关重要。如今我国的各类高职院校已经全面进行了课程改革,主要集中改革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部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个别成功的课程改革方法被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之中 [1-6]。但是,大部分课程改革重视程度不够,社会进步使得部分课程设置与社会所需专业不一致,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低,知识存在落伍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加强课程改革、完善课程内容,使得课程改革稳步前进,培养顺应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随着教学改革步伐加快,就要注重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全能型学生的教育及就业创业的方向进行课程的系统改革,努力构建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要不断深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1 识图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识图课程教学现状施工图识图能力则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高职工程类学生将来作为施工人员、安全人员、资料人员等岗位的基本要求。由于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知识比较庞杂,专业性强,对空间想象力要求高,但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相对较弱,学生层次不齐,本身缺乏学习的兴趣,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学生从缺乏专业认知能力的情况下接受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知识,这就更需要我们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创新,找到适合学情,适合建筑识图课程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2 识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2.1 教学目标不明确,学习效果不显著高职院校在识图教学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目的不够明确。教学过程中依赖书本,不能走出书本,更不能更好的掌握前沿动态,导致新的研究、新的方法不能在教学中得到应用,从而导致让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清楚,不能更好地掌握国家现行制图标准和规范,不明白建筑和结构施工图形成和图示方法,更谈不上对建筑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因此,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的首要任务。

  1.2.2 教材知识落后,不能反映时代特色课程结构改革也是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由于学生的专业内容、就业区域及市场需求存在差异,加上现代建筑形体多元化等多方面的要求,使得原有的课程结构不能顺应时代,出现落伍的问题。如课程的 施工和结构图中出现的平面图与现有建筑设计结构差距较大,知识点过于陈旧,新技术、新方法缺乏,使得学生学习知识不能没有用武之地。

  2 识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目标

  2.1 专业能力目标通过识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细化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国家现行制图标准和平法规则,掌握建筑和结构施工图的形成和图示方法,提高对建筑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

  2.2 方法能力目标通过识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显著增进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快速识图方法,培养学生查找各种规范技术资料的能力,掌握更多的工程语言,增强有关工程交流的能力。此外,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快速找出特殊特征,进行标注,特殊特征标注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识读图。

  2.3 社会能力目标通过识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以转变学生思想和观念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得学生的自觉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有很大提高,实习工作中作风严谨,工程标准规范意识强。

  3 识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只有改革和创新识图课程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做” 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真正形成一体化,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寓教于乐,寓教于学。

  3.1 丰富实习实训教学,以实促学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实习,也可带学生参观学校现有建筑,让学生对建筑有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所授内容带学生进行校内参观仿真实验室和全真实验室,让学生直观看到建筑构造组成和各部位的构造、各构件的钢筋模型、钢筋骨架,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识图能力。

  3.2 运用思维导图,以图促思思维导图主要是通过一些放射性的线条和图形来模拟大脑逻辑性思维,并用颜色、符号、形象、声音等来标注不同的关注程度。在课前先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如图1),对课程的知识体系和难点问题框架进行思维构建,引导学生掌握课程脉络;在具体一节课中,展示一节课的内容和重难点,并依据思维导图,开展具体内容;课后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并查找薄弱点并及时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解决,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让学生梳理每个情景模块内容并绘制思维导图,通过做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及时发现问题,找到相应的办法尽快解决问题。

  3.3 加强建筑信息模型(BIM)新技术的应用,以技促用基于 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特点,其中在识图课程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利用其可视化的特性,用Revit 软件制作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以360度旋转看建筑模型,将BIM三维模型和二维图纸相结合,通过二维施工图和三维建筑模型交互操作,以 360°全方位展示施工图的各个构造,让学生直观将建筑施工图纸和三维建筑联系起来,也可以通过虚拟漫游“ 边走、边看、边讲、边读”进行识图,这种教学方法可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课程的内容,教学过程形象生动、立体直观,可操作强,更便于学生理解图纸并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 结语

  高职院校识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意义重大。本文在原有识图教学基础上进行了改革,通过以实促学,以图促思、以技促用、以任促练、以赛促能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使得学生对识图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更多识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有用的技术人才,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总之,识图教学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工程,不是短时期可以实现事情,必须具有良好的课程改革与创新意识,不断完善识图课程改革方案,优化识图教学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国利,王莘晴,杜佳芝. 基于BIM的土建类识图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以建筑设备工程识图为例[J]. 职业,2019,(4):38-39.

  [2]邹燕,李永生. 高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改革[J]. 四川建材,2019,(03):242-243.

  《基于工程识图能力为导向的识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来源:《中国建材科技》,作者:孔玉琴。

文章标题:基于工程识图能力为导向的识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jianzhusheji/4083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