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工程项目的增加,使各施工企业在施工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从而为工程质量埋下了不安全的隐患。
《建筑科技与管理》国家级建筑期刊,是由中国国际建筑经济研究会与中国经贸出版社联合主办,建筑科技与管理杂志社编辑出版。本刊以发掘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传播建筑设计创作、科研、教学及建设成就,探索国内建筑的发展道路,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宗旨,以中外兼容、科学权威为特色,是广大建筑工作者进行学术与技术经验交流的理想园地。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水平,强化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并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使施工管理向专业化、秩序化方向发展,为建筑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
1.1 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由于当前经济社会更加注重效率,由此催生了对建筑建设的盲目跟风。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规模的扩张,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这不仅给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不利影响,更是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声誉和形象。因此,联系到建筑工程的责任艰巨、使命重大,加强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工程管理而言, 施工组织和施工人员在安全施工中处于主体地位,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加强施工培训和施工监督,保障安全生产的资金到位、充足。严格审查,责任到人,保证施工现场最大限度的安全性,才能建成安全优质的建筑工程。
1.2 遵循管理科学的效益最大化原则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要求施工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力争使用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管理效益。效益的基础是安全,整个管理的环节,注入投资、施工进度、质量控制等,都可以成为最大化效益的来源。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安全施工作为基础,合理设定投资规划,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抓施工质量。从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方面, 科学规划,严密到位,保证在功能健全的基础上尽量减轻成本。
1.3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
工程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活动,不应只抓表面, 在管理这一个环节上应该投入力量,深入到建筑建设的整个过程,合理规划、科学配置。例如材料的选用和合理分配,要严格控制质量,在预算范围内追求最合适的设备材料;人员管理也十分重要,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培训或者工作监督,也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建立设备器具的整理入档措施, 建立完整协调的安全控制制度, 都应该成为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
2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在当前凸显的问题
2.1 施工材料和设备在工程中的问题
材料和设备是任何建筑工程的根基,现代建筑在材料设备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然而,随着市场中的逐利和浮躁情绪蔓延,在一些具体工程中出现了该方面的漏洞。材料款项未全部如数地运用到使用优质材料上, 对材料的管理也出现了漏洞, 比如使用霉变腐烂材料,以及未达到国家安全监测标准的材料。在工程中若是加以使用, 其后果是严重和不可挽回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信将进一步得到全面彻底的控制和解决。
2.2 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存在不到位现象
如今的建筑施工工地,技能人员鱼龙混杂,尤其是对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缺乏资格考核和监督培训,使得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引人深忧。人员的素质是建筑产品成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利用合格优质的建筑人员,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建筑产品。因此,在这一方面也应该加强投入,进一步防止施工人员意识、素质、技能的缺失现象。
2.3 监督管理存在的漏洞
工程监管是一个任务重大、使命艰巨的工作, 需要投入比具体施工人员更加到位的责任心和技术能力。而在已出现的建筑质量问题的案例中,都会出现监管部门工作缺失的原因。对于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和管理规范, 如何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全面应用; 对于工程管理部门本身, 又应运用怎样的机制和方法去监督管理, 这成为摆在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问题。
2.4 建筑工程的社会效应管理
有些重要的建筑往往位于城市的繁荣地带,附近的人民生命财产密集,经济活动聚集,这对建筑施工提出了高要求,不仅应保证建筑工程本身的进度和质量, 更应该关注工程的社会影响,做到最理想程度的节约社会成本和减少对居民的干扰。显然,在这一方面,我国的建筑业仍有潜力可以挖掘。
3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对策的针对性建议
3.1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单位应该着力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国家和业界的各项安全标准, 强化全体建筑人员“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和“要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工作宗旨, 不仅把安全作为要求和口号, 更应该通过制度的形式, 对各级领导以及各类建筑施工作业人员明确规定出各自的安全职责, 保证各项责任到人。另一方面生产与安全要互为促进, 互为统一, 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体现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具体落实。如建筑施工前, 安全生产管理者需根据建筑环境的特点、自然环境等外部条件综合衡量建筑施工的安全指数, 并根据实际的建筑设备、材料、人员情况制定更加细化的安全管理措施, 这种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生产对于施工管理部门而言, 不应忽略监督制约措施, 管理者相关的检查、执行、检验工作应该明文规定其权限和职责, 加强定期培训和按期考核, 落实奖惩制度。对于具体负责施工建设的人员, 应该促使他们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展开工作。安全检查应着重检查施工建筑材料的不安全状态, 考察不安全状态有可能导致的事故, 从中完善检查制度。设备与设施也是检查的重点, 在设备与设施进入使用状态前要进行全面地安全检测与维护, 杜绝设备设施对建筑施工人员造成的伤害。为了使制度得以顺利执行, 在工程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总体的安全目标, 如安全达标、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文明目标等指标。同时, 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宣传推广, 使每一个目标均能下达到每一位作业人员, 保证政令上通下达, 使每一个安全事故责任均能落实到对应的人, 保证责任有人可追。
3.2 加强建筑材料的控制, 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性要求
施工材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尤为突出的是材料构配件质量, 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工程实体的质量, 因此要追求建筑产品的达标创优, 必须严格保证施工材料构配件的质量。从材料配件的采购、交验、储存等环节全程监控。在采购工作方面, 施工材料采购人员应选择有质量保证的供方, 供方需提供一个正规公司具备的相关文件: 工商营业执照、国地税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安全生产批复文件、环评文件等, 还需要提供体系认证合格证书与质量合格的认证。杜绝处于利益敷衍材料采购工作, 应把施工材料构配件的价格、质量规格、后续服务等因素纳入采购考评体系。在此过程中, 采购人员应当与设计人员和建筑人员保持沟通, 确保所选材料得到广泛的统一和认可。在材料交验环节, 应保证所收材料与采购考评时的材料一致, 避免这个环节的监督缺失。如果对质量和规格存在不同意见, 应当在第一时间与材料供应方进行沟通处理。如果在这个环节中出现了需要仲裁和退货的结果, 应该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相关办法进行。在储存工作中, 要保证储存环境的合格, 保证材料的完好无损, 严格入账管理, 分配和领取的记录工作也应有序展开。应定期对仓库的施工材料构配件进行检查清点, 及时发现材料质量异常情况, 坚决杜绝变质、霉烂、老化、潮湿以及过期失效等问题。对于施工中存在的废弃材料要及时回收, 废弃材料要分类并有固定的安全存放地点, 定期进行物料损耗的统计, 保证施工现场不存放废弃材料, 这样有利于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统一管理。
3.3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提升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在目前的建筑工地中, 现场的作业人员大多数是农民务工人员。这些施工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流动性较大, 有些未受过专业的建筑培训, 施工单位也缺乏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和技能考核。多数建筑工程安全反面案例, 起因都出自施工作业人员身上。因此, 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 尤其是基层建筑职工的施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工作力度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首先, 建筑从业人员要与建筑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接受入岗前的正式培训, 包括安全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施工流程培训, 培训合格后方可入岗。其次, 提供给施工人员所从事的劳作内容的安全操作手册, 使其加强安全意识。第三, 要讲究岗位人员搭配, 实行熟练工人与新进工人的岗位搭配, 这样既可以培养新进工人的职业素养又能加强完善新进工人的安全意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建筑业的科技含量与日俱增,施工设备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由此, 建筑对作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 要求作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 对相关的操作规程及技术规范要熟练掌握。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将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作为日常安全教育及活动的重要内容, 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 保证施工安全。
4 结语
建筑建设于国于民息息相关, 加强施工管理水平, 杜绝一切可能的施工隐患, 是城建人和城建部门的不懈追求。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应针对现实问题不断提出新的对策,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
参考文献:
[1]吴建秀.浅议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30(29).
[2]杨志.浅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J].四川建材, 2009, 35(1).
[3]李顺义.建筑安装施工现场计量管理的特点和对策[J].计量工作者论坛, 2000(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