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型城市的提出是广州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变革,是21世纪城市知识化发展的主要形态。从国内城市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创新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广州东部地区已经具有构建创新型城市的产业基础,本文通过产业、公服、交通、品质等四方面的措施,结合创新型城市的模型,初步构建了广州东部创新型城市空间结构,以其对广州构建国家中心城市形成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创新链,创新型城市,空间结构
一、“创新型城市”的空间结构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服务业、创新人才和创新文化为核心的创新资源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愈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推动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型城市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于城市空间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发展知识化和高级化的产物。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链各个环节在城市空间内有机分布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形态。因此,要理解“创新型城市”的空间结构,需要从“创新链”的构成入手。创新链是指围绕某一个创新的核心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将相关的创新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与创新系统优化目标的功能链节结构模式 。具体来讲,包括创新主体(例如,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机构创新主体)、创新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等)、创新资源(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技术、知识、资金等)、创新文化(市文化观念、创新氛围等)等四大方面。按照生产系统的投入-产出关系,将创新链落到空间上,就形成了所谓的创新型城市空间结构,具体图1所示:围绕研发程度高的先进制造业周边,配套金融、保险、咨询、法律等完善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配套优质的生活性服务业,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集聚,为创新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同时,政府需要提供高效的交通支撑体系,方面创新活动能够及时与全球市场进行对接。
作为五个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广州承担着对接世界、引领华南地区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责任。目前广州是政府提出了推动创新经济发展的目标,包括萝岗区、黄埔区和增城市的东部地区作为广州重要的产业集聚区,是广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载体,而依据“创新型城市”一般模型来整合广州东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广州东部地区的发展状况
2.1产业: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具备了创新的基础
广州东部片区作为广州联系“穗莞深”发展廊道上重要的一环,一直是广州的重要产业集聚区。2010年,东部地区的GDP占广州市的23.89%,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40%以上。而从工业的产业结构来看,东部片区目前已经形成了精细化工、汽车制造、大型机械设备制造、电子通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空调压缩机生产基地、线路板生产基地、不锈钢生产基地之一、全国第一个轿车出口生产基地、48万辆豪华乘用车基地、华南地区最大的超薄液晶显示屏(TFT—LCD)产业集群,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占广州市的比重接近80%。2011年在广州布局的世界500强企业共有217家,东部片区占了一半以上,其中仅萝岗区就有105家。东部片区目前是广州重要的产业集聚区。
萝岗区的主导产业研发强度高。根据国外学者对1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行业其研发强度不同。萝岗区目前的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行业的研发强度较高。
主要的创新活动集中也在萝岗区。从2009年的申请专利数来看,东部地区大部分的专利数都集中在萝岗区。以科学城和知识为核心的科技园区的建立,吸引了大量的研发机构进入。目前萝岗区已经拥有将近400国内外研发机构进驻,包括了IBM、微软、英特尔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
2.2功能:重生产——轻生活,创新链尚未构建
从用地上来看,东部地区工业用地为9663.41公顷,占总用地的46.97%,主要分布在南部区域,居住用地为3569.07公顷,占总用地的17.35%,主要分布在黄埔大道、增江沿岸以及新塘北部的凤凰城。
用地混杂,居住品质不高。现状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混杂,缺乏大型的居住社区。现状的大部分居住被工业包围,居住环境不佳。同时,现状居住用地中,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低端,东部地区整体居住品质不佳。
沿主要道路发展特征清晰,整体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的主要交通廊道分布在南侧,包括广惠高速、广园快速、黄埔大道等。沿南部主要交通廊道形成了密集的城镇发展区,北侧主要是依托广汕公路形成城镇发展区,发展强度较低。整个南部片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占整体建设用地的83.27%,南北发展不均衡。
2.3交通:现状交通容量饱和,需要新的交通廊道支撑
位于穗深港高速通道,东西向交通趋于饱和,组团之间交通联系薄弱。东部地区的东西向交通廊道同时承担者生活、生产以及区域性交通道路的综合职能,不仅使得东部地区交通压力大,同时也使得东部地区的智能不突出,阻碍着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各组团之间主要通过几条高快速路和主干道联系,数量较少,且交通量已趋于饱和,组团之间交通联系薄弱的问题突出。东部地区缺少城市主干道及次干道,同时,与高快速路相接的集散交通道路也不齐全,导致主干路交通压力过大,进一步造成了东部地区交通的疏散。
2.4品质:空间环境品质不高,难以吸引高速至人才
现状绿地缺乏系统规划,山体、园林不断受到建设用地侵蚀。现有良好的森林资源没有得到规划保护,东部地区整体仅有森林公园5处,规模面积参差不齐。
沿江岸线以物流仓储用地及工业用地为主,缺乏生态岸线。物流仓储用地及工业用地岸线占69.66%,占据大部分岸线。居住及生态岸线仅占26%,十分缺乏。
2.5小结
从创新链的构成来看,广州东部地区目前以创新型产业的生产制造为主,围绕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尚未有效形成,整个空间发展格局较为混乱,距离创新型城市空间结构尚有较大的差距,不利于提高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带动力。
三、广州东部地区的整合构想
3.1产业整合:打造四条产业轴,推动东部产业升级
创新型产业是发展创新经济的基础。东部地区现在主导产业较为明晰,但仍然存在较为低端、污染较为严重的产业,产业空间布局仍较为混乱,缺乏有机联系。未来结合现状产业发展基础,按照功能定位和创新经济发展的特征,南部和中部轴线以存量功能优化为主,北部和南北向新增两条轴线,通过整合,形成以创新型产业为主导、布局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
(1)一纵:联系空港、知识城、东部枢纽、松山湖、光明新城的第二条创新型产业轴,构建成为对接区域创新轴线,引领珠三角东岸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广州的区域辐射带动力。
(2)三横:南部滨江服务业发展轴线-以滨江商务、商贸服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生活服务和休闲服务功能为主;中部先进制造业发展轴线-以汽车产业、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功能为主;北部创新服务发展轴线-以创新研发、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休闲旅游、商业购物、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主。
3.2功能配套:构建东部创新体系新格局,强化中心的辐射能力
提出延两条“东进轴线”的空间发展方案:北部生态基地良好,未来以新建为主,通过智慧城-科学城-萝岗中心区-东部山水新城-空港经济区的建设,打造城市创新经济带,疏解城市人口;南部产业基础良好,以整合提升为主,强调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同时注重滨水空间改造,提高城市的宜居品质。
本文在现有东部四个片区的基础上,以中新知识城为核心,形成以创新经济为核心的新的发展片区,同时对现有各个发展片区进行梳理,构建各自的服务核心,为创新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未来东部地区以“发展创新经济,疏解城市人口”为主要发展方向,是广州未来新经济与新生活的代表。
3.3交通支撑:疏解东西交通,强化南北通道
增加东西向的两条轨道交通,增强东部地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方面东部地区享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增加南北向的三条快速路,两条高速、一条城际轨道线,强化东部地区与空港以及珠三角东岸的联系,方便对接全球市场以及珠三角东岸各个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最终形成三条交通走廊和两个交通枢纽。
东西向北部交通走廊:广河高速、广汕快速路、地铁21号线,强化与中心城区的联系。
东西向南部交通走廊:广园快速、地铁13号线、16号线、广惠高速、黄埔大道、荔新公路。
南北向交通廊道:北三环高速、花莞高速、穗莞深城际,另有三条规划快速路向南与广深高速交汇
两个交通枢纽:镇龙枢纽、东部枢纽
3.4品质提升:强化生态核心,构建生态网络
充分利用森林公园等山林资源,构建贯穿整区的生态绿环和通道,构建东部地区两横两纵的生态廊道。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持,营造良好的生活品质,吸引高素质人群的进驻,支撑创新经济的发展。
两横:东部地区北侧的森林公园屏障与中部的生态休闲核心廊道,北部的森林公园包括帽峰山森林公园、联安森林公园、南昆山森林公园等,中部生态休闲包括金坑森林公园、南香山森林公园等。
两纵:城市近郊的生态廊道,突出以山体、水城为特色的生态建设,城市远郊的生态廊道,突出山水生态的自然特色。
重点强化金坑森林公园、南香山森林公园的生态休闲核心功能,为东部地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休闲锻炼的场所。
四、结语
通过产业、服务、交通、品质四方面的措施,合理优化广州东部地区的空间结构,支撑“国家级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穗莞惠都市区的次级服务中心和休闲旅游示范区,广州东部新城区”的发展定位,促进广州创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继佐主编. 世界城市与创新城市:西方国家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赵黎明,李振华.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学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3(2):97-100。
(3)赵黎明,冷晓明.城市创新系统[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黄少波. 创新城市的理念及其建设[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5.
(5)杨华峰,邱丹,余艳.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J]. 统计与决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