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点是石油产品的一个重要安全指标,用于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闪点越低,油品越容易燃烧,火灾危险性越高。一般规定闭口闪点在45℃以下属于易燃液体,闭口闪点在45℃以上属于可燃液体,根据闪点的高低,可确定其运输,储存的防火措施;闪点可以表示石油产品的蒸发性,是判断油品馏分组成轻重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油品闪点越高,其蒸气压越低,馏分越重,反之,闪点越低,则表示油品馏分越轻。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测定的闪点值调节工艺指标,确保生产油品的质量;测定油品的闪点还可以判断是否混入轻馏分油品,在重质油品中混入轻质油品,闪点会降低,如柴油中混入汽油或石脑油,闪点降低很明显;另外,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如有轻质燃料油流入曲轴箱,润滑油闪点就会降低,通过检测润滑油的闪点能判断是否有轻馏分的油品混入,保证润滑油的质量,能保护内燃机。所以,准确测定石油产品的闪点具有重大意义。
1试验
1.1闭口闪点测定原理
闭口闪点是在规定的实验室条件下,利用仪器加热测试油品,使油品与空气形成可燃的混合蒸汽,混合蒸汽气瞬间闪火时油品的最低温度,以℃表示,在闪点的温度下,只能使油品蒸汽与空气组成的混合可燃气体燃烧,而不能使油品燃烧。
1.2试验仪器及样品
1.2.1仪器宾斯基-马丁闭口闪点试验仪,符合GB/T261-2008中附录B。
1.2.2温度计符合GB/T514《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
1.2.3气压计精度±0.5kPa
1.2.4样品柴油。
2影响石油产品闭口闪点测定因素分析
2.1试样的含水量
试样含水时,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闭口闪点规定试样含水量大于0.05%时,必须脱水,这是因为含水试样进行加热时,分散在油品中的水会汽化为水蒸汽,使混合油气稀释,会形成气泡覆盖在液面上,影响油品汽化,推迟闪火时间,使测定结果偏高。所以测试样品含水时,测试前要脱水。表1为试样含水与闪点测定值的关系。
2.2火焰直径
火焰直径相比规定值偏大,点火头下降后火焰离液面较近,则造成其提前闪火,结果偏低,反之则结果偏高。表2为火焰大小与测定闪点值的关系。
2.3升温速度
升温速度是闪点测试主要控制因素,对测定闪点的结果影响较大。升温速度快,在单位时间给予油品的热量多,蒸发出的油蒸汽多,使油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提前达到爆炸上限,加快样品的汽化,提前点火,闪点值偏低;升温速度过慢,测定时间长,点火次数多,损耗部分油汽,使测定闪点结果偏高。表3为不同升温速度与闪点测定值关系。
2.4试样加入量
油品的试验用量直接影响闪点的测定结果。增加试验用量会减少液面上部的油杯空间,使得油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很快达到爆炸下限,导致闪点测定结果偏低;如果实验用量偏少,使得试验上部的油杯空间增加,混合蒸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爆炸下限的浓度,导致闪点测定值偏高。因此,应该按照闪点测定的标准用量量取试验油样。表4为试样加入量与闪点测定值的关系。
2.5点火次数
试验中,点火次数越多,油杯盖被打开的次数也越多,油蒸汽相应也损失较多,导致闪点测定值偏高,反之,测定值偏低,因此,测定前应合理估计试样闪点值,科学设置预期闪点,可有效减少油蒸汽损失,使测定值更加准确,提高工作效率。
2.6测试样品的存放
测试样品挥发性组分的损失会导致闪点偏高,所以盛装样品的容器要密封,以免使试样的挥发或吸入水分,不必要时不要打开样品容器,另外,避免将试样存放在35℃以上的环境中,对于闪点较低的样品应保存在低温的环境中。
2.7测试杯的清洗
测试杯如果残留上一次的样品,会影响下一次的测试结果,因为不同油品馏分不一样,挥发度不同,如果被测样品中混入轻馏分的样品,会造成提前闪火的现象,导致测试结果偏低,特别用溶剂清洗测试杯时,应待溶剂挥发或擦拭干净,方可进行下一次样品测试。
2.8大气压的较正
试样的闪点与测试环境的大气压有关,气压低,试样的挥发性强,闪点降低,反之,则升高。相关标准规定101.3千帕为标准大气压,若偏离必须较正。较正公式为:t=t0+0.25(101.3-P)式中P为环境大气压,单位为KPa,t0为环境大气压下观察闪点,单位为℃,t为标准大气压闪点,单位为℃。
2.9测试仪器的校正
为了验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闪点仪必须经过计量部门用基准物质校正,一般闭口闪点仪用正十一烷,对应的标准物质有闪点的标准值。通过标准物质的测试,可以知道仪器的偏离值,从而减少测量误差。
3结论
油品闪点的意义重大,所以检测闪点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无论使用人工或自动检测仪器,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作为检测人员,我们都应该注意以上几点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不但能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GB/T.261-2008.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S].
[2]ASTMD93.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S].
[3]刘德生.《油品分析》[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谭秋艳,刘慧玫,于忠石.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方法的研究分析[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06:13-15.
[5]陈芝态.双乙酸钠合成新工艺的研究[J].化工生产与技术,1999,04:30-31.
《石油产品闭口闪点测定影响因素分析》来源:《广东化工》,作者:陈芝态 王彦霞 欧阳政 叶金燕 胡建军 田琼 冯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