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业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专业优势,结合现今大的创业环境,在各级各部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进行创业,并以此积累出一套适合我国工业设计类大学生公司运营的实践创业经验,充分实现创业者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找出可复制、可借鉴的创业运营成功路径,为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推广做出榜样。
关键词:大学生;工业设计;创业模式;成功路径
工业设计类专业,是指设计创新与工程相结合的交叉设计类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如何了解并掌握工业产品的一系列科学性问题的正确求解方法,涵盖通过产品的制造模式、销售服务和用户体验来驱动社会创新,谋求商业上的成功,并以实现社会民众更好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可以说,工业设计类专业是在现实与可能性之间的鸿沟上的一座桥梁,将创新、技术、商业、科学研究和物质社会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提供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领域的新价值与国力竞争优势。
推荐期刊:《工业设计》于200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杂志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学会主管、黑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主办。《工业设计》为月刊,是目前国内唯一专业的报道工业设计的综合性期刊。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一、构建工业设计类大学生知识型创业模式
工业设计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是不同的。这类大学生有着相对活跃的思维和较强的社会沟通能力,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办了个人设计工作室或在相关产品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实习经验,在合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知识优势。据国家教育部学生就业创业部门对2017年大学生创业就业状况进行的网上预测分析调研发现,较之其他专业,工业设计类专业大学生有意愿毕业后投身创业的约占72.2%,这是其他专业毕业生目前所不能达到的。
工业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创业,大多数以知识型创业为主,在资金、企业运营等方面风险相对较小,起步也较容易。通过组织毕业生分组进行实践,本文主要针对工业设计类专业知识创业可能运营的四种团队进行检验,分析其模式方法,积累失败经验,获取了以下四种创业模式。
(一)知识分化型创业模式
大学生创业者毕业后先加入一些工业设计公司,学习该公司的运营及专业拓展等相关知识,在其公司内部成长锻炼,利用积累的经验,一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另一方面从事自主创业。这类创业较为辛苦,需要创业者敢于挑战现状,超越自己,预估此类创业短期内成功的可能性较低。
(二)知识模拟型
创业模式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创业大赛,以及受到高校创业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创业项目。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大学生对创业有了接触和了解,储备了一定的公司开办知识,熟悉创业程序,积累了创业的模拟经验。[3]
这类创业需要毕业后寻找资金,根据真实市场情况进行模拟公司的复制,预估此类创业短期内成功的可能性较低。
(三)知识演进型
创业模式大学生在从事工业设计公司创业的同时,还在积累着个人资本和一些产品设计专利。这个过程中,通常是由个人或者几个人一起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公司从各种设计类小单着手,开始运营并积累发展资金。
这种模式下的创业者平分创业风险,降低公司创办初期的资金,同时管理上自我雇佣的方式,也为公司后期拓展资金渠道及股份的核算,增添了债务股本。预估此类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较高。
(四)知识技术型创业模式创业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发出市场所需求的产品,并通过各类渠道完成样品的制作与小批量产品的生产。这种模式的创业者需要极强的技术创新实力,并能利用自身开发的技术成果进行合理的资产估价,吸引对其感兴趣的企业或个人提供风险投资来帮助创业。预估此类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较高。
创业有风险,想要完成整个创业过程,使所开办的公司走入正轨,除了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创业者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毅力。考虑到工业设计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特殊性,已不再是成为单纯的产品设计师,而是成为兼顾设计、决策、管理、营销,甚至是掌握多学科技术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从另一层面分析,更多的是让工业设计类创业的大学生,学会使用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控制设计的概念、设计的可行性、设计的组织与实施,协调设计从概念到完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自身真正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设计师和管理者,还要时刻站在最终利益获得者的位置上,进行思考和行使权利。这一切正是国家领导人所倡导、“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所研究的,是今天工业设计学界所重视的。
二、创业成功路径实践分析
(一)高校引导扶持创业方式
第一,构建师生产学研课题团队。利用高校教师横向与纵向研究课题的条件,使创业学生团队尽早地加入项目,协助项目相关负责教师完成课题的调研与研究工作。同时使学生在课题进展中积累项目的研究与管理经验,获取一定数量的研究报酬。
第二,成立企业专家团。积极调动常年在校园招聘企业的企业家,协同他们建立相关各类产品领域内的学生创业校外指导专家组,让学生的相关产品设计项目第一时间被企业知晓,争取在研发前期获取天使投资,并得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方面协助。
第三,组建校内创业基地。使应往届毕业生一段时间内不离开校园,共同拥有一个固定的相互交流与探讨的校内创业活动基地,可以在此切磋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创业心得,在联谊中共谋发展、共同进步。
第四,设立创业辅助教师岗位。确定固定教师人选,随时为应往届毕业生提供创业过程中工商、税务、人力资源和法律等方面的帮扶与指导。[4]
第五,加入相关的创业孵化器。联系政府、社会企业等不同种类的创业孵化器,积极获取创业孵化器单位的相关扶持力量,为大学生创业公司提供走出校园后的社会生存保障。[5]
(二)创业公司自主运营方法
第一,把握社会需求,创新运营理念。在创业上积极运用新的公司管理概念,敢于打破老的企业运营传统,坚持创新的产品设计及实践管理原则,并根据社会需求情况积极转换设计成果,变为固定产业资本。
第二,灵活制定投入回报标准。创业初期的工业设计类公司,除了自主产权产品外,离不开设计服务类项目的业务支撑,这需要大学生创业者能够着眼未来,敏锐地在市场环境中灵活制定投入与回报标准,这样才能在与同行的竞争中,为公司获取最大的投入回报。
第三,学习新领域技术与合理应用。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要具备不同的能力和技术前瞻性,能够依据自身专长结合其他领域的模式进行创新,并将其他领域中的技术引入本行业,产生利润或其他价值,为创业减小风险。
第四,借鉴多方经验支持公司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同行业或不同行业公司企业发展的各类问题的了解和掌握,及时调整创业公司在遇见同类问题时的状态,逐渐丰富创业者的智慧,做到各类经验的互相融启,创办学习型公司。
第五,虚心接受各类意见,不断创新。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要对新的创意进行科学分析,掌握该创意的市场需求情况,及是否具备效益运营基础,能否依靠外部资源。因此,创业者要能够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市场调研情况,做到不断创新,且创新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结语
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大环境下,认真研究工业设计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模式,积累创业过程中的成功路径,不但对高校将人才顺利地推入社会建设,还能为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推广做出榜样。
参考文献:
[1]中国制造202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5〕36号.
[3]杨吉春.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4]薛浩,陈万明,张兵,陈桂香,韩雅丽.高校创业教育中的误区反思与对策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6,(2).
[5]苏海泉.大学生创业成果孵化问题的探讨——以辽宁省26所高校调研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