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塘路大修关键技术探析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1-08-13 08:02 热度:

  摘要:随着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各级路网正在不断的完善,在高等级公路走在世界前沿的今天,我们的低等级道路也同时在积极发展,如何大修与改建现有公路使之满足不断变化的交通需求,如何积极发挥低等级公路使之与高等级公路相辅相成成为了近年来新的课题。本文以北京市顺义区龙塘路为工程实例,介绍并分析了三级公路大修技术,包括路面大修设计方案、路基路面大修施工重难点方案及其施工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都结合作者在实际项目中总结的部分经验予以详细介绍,希望对于今后此类公路项目大修的设计与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低等级,公路,大修
  
  
  1项目概况
  龙塘辅线位于顺义区东南部,西起龙塘路,东至焦孙路,全长4234.14米,道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该路位于大孙各庄境内,沿线经过西尹家府村和东尹家府村。龙塘路辅线是顺义路网络规划中一条重要的区级干道,其主要起到连接龙塘路、杜尹路和焦孙路的作用,是大孙各庄镇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道路。
  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路面的扩宽,对旧路路面结构的补强、沿线道路排水设施的完善等。
  道路设计标准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30公路/小时(村外);20公里/小时(村内),荷载标准公路一级,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8年。
  
  2路面翻修设计方案
  本项目路面结构设计,设计年限为8年,路面设计弯沉值Ld=43.1(0.01mm)
  2.1旧路补强结构
  适用于村外旧路范围,具体结构为:温拌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5cm,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油、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18cm,加铺总厚度23cm
  2.2旧路翻建结构
  尹家府村内,为保证道路的排水通畅,维持现状高程不变,将现况路废除,翻建路面结构。从竟可能利用旧路材料的角度出发,对部分翻建路段的的现有基层材料进行就地集中收集,并将其处理(掺10%)后,用于路面的底基层。次结构适用于穿越村庄路段,温拌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5cm,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油、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18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18cm,旧路粒料掺灰(8%)20cm,加铺总厚度61cm
  将旧路挖除后,对现况路基进行碾压、整平,其弯沉值小于232.9时,需对路基进行6%掺灰处理。
  2.3拓宽新建结构,道路两侧加宽段新建路面结构,具体结构为:温拌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5cm,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油、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18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19cm,旧路粒料掺灰(8%)20cm,加铺总厚度62cm
  2.4相交小路口结构,适用于村外道路两侧为土路或石渣路,具体结构为:温拌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5cm,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油、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18cm,加铺总厚度23cm
  2.5四清桥区(伸缩缝外3米范围)路面维持现况,桥两侧K0+630—K0+930范围内翻建路面,与补强结构顺接。
  2.6搭接处的处理要求
  新建结构与补强结构搭接处,在新建结构下基层与旧路衔接处,沿道路横向铺设1米宽的土工格栅。
  加铺结构与加宽结构的搭接处,将现况旧路刨除60cm,与加宽范围一同新建路面结构,每结构层间错台施工。
  2.7龙塘辅线与龙塘路、杜尹路、焦孙路相交路口进口方向80米范围内,路面面层采用抗车辙温拌中粒式KAC—16c5cm。
  
  3重点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分析
  结合本工程段施工的具体特点,因此将结构物处的回填、不良地基的处理、加宽路段路基填筑、沥青混凝土施工四项做为本工程的难点和重点工作,编制详细施工保证措施。
  3.1结构物处的回填
  结构物处的回填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中必须采取正确的施工措施和适宜的施工方法保证填筑质量。
  3.1.1填料。经工程师批准的天然级配砂石料。
  3.1.2填筑。台背后回填与锥坡回填同时进行,采用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涵顶厚度厚度小于50cm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或机械;靠近构造物1.0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车辆或机械。回填料含水量保持均匀,每连续层压实厚度不得超过10cm,对称填土标高应基本相等,每层处在一个水平面上。施工中采用在台、涵背划线和水平挂线的方法进行控制。
  3.1.3压实。为保证质量及减少工后沉降,在比较开阔部位尽量使用大型压实机械,在临近构造物内采用小型夯压机械分层夯实。
  3.2不良地基的处理
  3.2.1将旧路挖除后,对现况路基进行碾压、整平,其弯沉值小于232.9时,需对路基进行6%掺灰处理。具体方案如下:
  3.2.2在进行呛灰施工。同时对局部湿软路段应采取加大石灰用量、增加处理深度等措施,保证路基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3.2.3使用袋装球磨生石灰粉人工撒布均匀后用勾机拌和。拌合后的灰土色泽应均匀一致,拌合深度符合要求,无素土夹层和灰团。
  3.2.4灰土拌合均匀达到标准后,先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用三轮压路机轻压一遍;然后按横断面高程控制点埋砖控制路床设计高程,用平地机按设计高程细致进行整平,低处挖松填补,禁止薄层贴补,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一遍,振压2遍,再用三轮压路机碾压2遍,最后再用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质检员检查压实度、平整度、宽度、厚度、中线高程和横坡,直至合格。
  3.3加宽段路基填筑
  3.3.1加宽道路施工中,道路路基加宽常存在一些问题,接茬处发生整体滑移或纵向贯通裂缝。为防止这些施工时产生的路基通病。沿路基纵向逐层开挖土质台阶,横陂与设计反向与新填土层一起碾压密实。
  3.3.2在新旧路基搭界处加铺一层网孔矩形工格栅。
  3.3.3每层土方填筑时要比设计宽度宽出30cm,保证每层都能压实到路基边缘。
  3.3.45防止雨水渗入土体,造成路基湿度变大,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成本。
  3.3.5在旧路填筑时如果发现路肩上有树墩或树根,必须掘除干净,用好土分层回填夯实。
  3.4沥青砼面层施工:
  3.4.1试验室准备:项目部现场设检测室,试验设备、仪器齐全,试验人员均持证上岗。完全能够满足沥青混合料及其它试验项目的要求,能及时、准确的做出试验结果。
  3.4.2材料控制,使用业主、监理批准的料厂厂家的材料。沥青混合料运至现场后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运料车辆采取苫布覆盖措施,以保证油温。运至摊铺地点由专人检测混合料温度,不得低于规范标准。
  3.4.3试验段施工,路面面层整体铺筑前,首先进行200m试验段施工。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通过试验段的摊铺确定适宜的摊铺系数和各项施工技术数据,写出试验段总结报告,上报监理批准后,再进行沥青混凝土正式摊铺作业。
  3.4.4摊铺,摊铺机机手提前到达现场,检查机械情况并调整好自动找平装置。高程及厚度控制:在路缘石上安放导梁进行控制,人工及时检测,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摊铺机起步:摊铺机就位时按试验段松铺系数乘以结构层厚的垫板垫在平板底部,使之符合要求。摊铺机起步时要平稳,起步前熨平板温度加热至100℃以上,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m左右,板间接缝平整无错台。摊铺3-5m后再次检查高程、虚铺厚度和横坡,若误差较大,需重新调整就位。
  摊铺机尽可能连续恒速行进不停机(一般保持在3~4米/分),以保证路面平整度。
  摊铺机后派专人测量厚度、横坡,并将结果与设计值比较后通知机手,及时调整,使摊铺厚度、横坡满足设计要求。摊铺机前由专人负责指挥倒车,车辆在距摊铺机20~30cm停住,挂空档,轻踩刹车,顶杠接触后汽车缓慢起斗。车辆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严禁车辆碰撞摊铺机。各施工机械加强保养,保证设备完好状态,防止将柴油泄漏在已铺筑的路面上,造成油石剥离路面松散。
  边缘部分不能压到的地方,采用小宝马配合平板夯、热烙铁人工夯实。
  3.4.5碾压,碾压时压路机自路边压向路中,压路机每次重叠为30cm。压路机起始碾压速度控制在2km/h,中间碾压速度控制在3km/h。由专人检测油温分碾压段,对初压、复压及终压温度严格控制,并在不同碾压段落设置明显旗帜;专人指挥碾压,并统计碾压遍数。
  1)初压:初压温度控制在100-120°C,指挥2台胶轮压路机先静压2遍,再用2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先静压2遍,速度控制在2km/h,采用插红旗的方法限定碾压区域。初压后质控组负责检查平整度,对可能出现的局部凹凸不平指挥修整或加强碾压。
  2)复压:复压温度控制在80-100°C,采用2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3遍,采用插绿旗的方法限定碾压区域,速度控制在3km/h。碾压过程中由监理实验室和项目部检测人员检测密实度,确保面层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局部未达到要求时,及时追加碾压。
  3)终压:终压温度控制在60-80°C,用一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2遍,轮迹重叠1/2,速度保持在3km/h。采用插蓝旗的方法限定碾压区域,终压完毕温度不小于50℃。
  碾压过程的控制:每次碾压作业长度由测量油温的人员控制,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驶必须平稳,起、停时必须缓慢。
  3.4.6沥青砼施工应注意事项:
  1)当环境温度为3.4℃,风力5级4cmAC-13上面层温度从120降低到100℃,因此,初压必须在4分钟内完成,复压必须在初压后4分钟完成,终压结束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
  2)压实度控制:终压完成后,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如果未达到规范要求,立即进行追压直到合格为止。
  3)平整度控制:终压后,派1名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用3m直尺检测平整度,对平整度产生影响的断面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处理。
  4)横缝处理:接茬处均匀涂粘层油,采用已预热烫平板压在摊铺面上,并用木板垫至虚铺厚度,然后用预热后摊铺机布料,用热料将冷接头加热后摊铺机再平稳启动。摊铺后,由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压路机成45度角碾压,并及时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若达不到规范要求,及时作填补或铲除处理。
  5)油边处理:为保证油面与路缘石接茬处平整度,让有经验老碾工用小宝马压路机碾压,既保证路缘石完好无缺又保证接茬处平整、美观。
  6)压路机在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禁止调头、急刹车、左右移动。压路机加水须在已碾压完成的上段进行。
  7)碾压结束后,在未冷却前压路机或其它车辆不得在路上停放,并防止矿料、杂物、油料等落在新铺路面上。
  8)压中压路机设立倒轴区,倒轴要缓慢、平稳,确保碾压平整。
  9)沥青砼面层施工前组织摊铺机手和压路机手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做到严格按规范施工。
  10)压路机碾压要匀速行驶,不得急停、急驶。必须缓停、慢起步。保证供料连续,不得人为停机。
  11)禁止所有人员在未经碾压的油面上行走。施工中压路机必须在已冷却的路面上停车加油、加水,以免对平整度有影响。沥青面层施工期间,设专人看守,严禁车辆、行人通过。
  
  4施工注意事项
  4.1起点、终点以及各相交路口与原有道路自然接顺。新建边涵出入口处,应与现况边沟接顺,必要时应对边沟进行局部疏峻。
  4.2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为232.9(0.01mm);底基层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198.3(0.01mm);基层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为34.4(0.01mm);面层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为30.5(0.01mm)。
  4.3补强路面应先对病害进行处理,完成后方可进行面层的摊铺施工,沥青混凝土面层应统一施工。
  4.4进行路面结构补强前应根据道路纵断面进行断面找平。
  4.5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及养护期间,应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限制车辆通行,同时应达到规范要求的养生湿度。
  4.6位于新建道路下面现况地下管线,覆土或承重不能满足要求时,则要考虑加固措施或部分改建,施工时应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并在施工期间加以保护。施工时尤要注意直埋电力、电信管线的安全。
  4.7道路下新建改建的各种地下涵洞施工结束后,其胸腔、管顶周围等部位回填土应达到土基相应层位的压实度标准。
  4.8路口采用信号灯控制,需要预埋穿线导管时,需与设计单位及区管理部门联系后确定。
  4.9施工时如遇与本设计不符的问题,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共同协商解决。
  
  5结束语
  公路大修技术尤其是其中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大修工程与新建工程相比要考虑很多新旧路基路面衔接、施工工艺、工序调整等许多问题,相当部分的大修工程都要在保障交通继续通行的条件下进行施工,由此对于施工进度、翻修工程对原有公路的影响、施工质量等既要顾全大局,又要照顾细节。在龙塘路大修工程中,我们整个建设队伍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多阶段反复的计划与动态的调整,力求将本项目从各个方面做到最好

文章标题:龙塘路大修关键技术探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989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