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世纪下半叶,西方景园生态设计随着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对自然生态的思考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分析了塞班岛战后重建、整体规划、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西方景园设计理念,给予园林设计者一个注重生态规划设计的启示,并在今后应用中不断的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塞班岛,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2006年6月14日,由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著名演员尼古拉斯•凯奇主演,反映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的美国电影《风语者》一夜之间风靡全球。一时间,战争的惨烈与血腥以及画面中的硝烟弥漫、千疮百孔的海滩山丘、断崖残壁,把人们的视线带到太平洋北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塞班岛上。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上将斯普鲁恩斯指挥他的海军将士经过三天三夜的鏖战最终以惨重的代价在日本人手里夺取了这个极具战略意义的海岛。这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整个塞班岛尸横遍野、草木成灰、白皙的沙滩一片血腥。一刹那,塞班岛仿佛变成了人间地狱.曾经美丽的小岛百废待兴。
“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百战经典)。因为战争我们更渴望和平。塞班岛这个经历二战洗礼的小小海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从一个曾是满目疮痍的战争“坟墓”,终于成就了一个凤凰涅槃的神话.至今已成为全世界著名的旅游修养胜地、世界和平公园、人间天堂。塞班植物园也成为屡获国际嘉奖的世界知名植物园。
上世纪七十年代,塞班岛正式编入美国联邦。美国政府花大气力对其进行大规模规划建设,使这个古老而新生的小岛焕发出勃勃生机。从当代生态规划学的角度,我们看到了植入深厚西方景观设计理念的塞班岛无疑带给我们对(战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真思考,包括对我们国家一些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给予重要启示和借鉴。
一、西方景园设计的探源及发展
在西方景观史上,景观设计早期的发展一直以崇尚富有装饰性的外来植物和几何式景园,以其整形式、图案式、建筑式景园为主要特色,“以埃及、希腊、罗马古典时期为代表。”到十八世纪英国风景式景园产生以前,基本属于几何式景园体系,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及显著特征。这一点较东方传统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贵和尚中”思想具有强烈的征服自然的欲望情结。
西方工业革命以后,以至后工业时代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人类对大自然资源的豪取强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和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和自然生态的关系日趋紧张。地球用它本能的权力开始不断地报复人类。印尼巴厘岛的大海啸、缅甸的风灾、我国汶川大地震、美国的飓风等等,所有这一切让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
进入十九世纪后期,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设计思想发展最早和最快的始终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美国,风景式造园思想经道宁和奥姆斯特德两人的倡导,对私人住宅及城市公园的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直至美国先于别的国家创造了国家公园。他们的这些活动及思想奠定了现代建筑学的基础,并由此引发和推动了世界其他地区生态设计的演变和发展。奥姆斯特德也被冠以“景观之父”的美誉。
19世纪下半叶至今,西方景园生态设计思想先后出现了四钟趋势即: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恢复性设计。在景观的分类上分为三大类即:规则式景观、自然式景观、混合式景观。不难看出,作为美国一个新立州的塞班岛由于长期受到美国文化的浸染,其战后的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设计毫无疑问渗透着美国现代景园设计的全新理念和伦理意识形态。
二、塞班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其以后的生态发展储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塞班岛—西太平洋北马里亚纳群岛的第二大岛。面积158平方公里是北马里亚纳群岛的首府。位于东经145度、北纬15度太平洋中部,菲律宾海与太平洋之间。西南面临菲律宾海,东北面临太平洋。由于近邻赤道,岛上全年处于亚热带海洋气候,无冬夏之分。一年中温差在1—2度,相对湿度为80%。8—9月经过北半球的热带气压和台风大都在关岛附近的海面上生成。马里亚纳群岛基本上都被台风包围着但很少造成灾害。
塞班岛是近几年来开发的世界著名的旅游修养胜地、世界和平公园。银色的沙滩、深蓝的海面有着迷人的热带风光。其地多丘陵,塔波乔山海拔466公尺,是塞班岛的至高点。每年5—6月美丽的凤凰木花开放,背倚着热带葱郁的椰林、菩提树和各类繁茂的灌木、花丛,构成一幅活生生、色彩斑斓、光影绚丽的旖旎风光﹍﹍这个孤悬天际、宛若仙境的小岛自1521年被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发现后,虽曾沦为欧洲多国殖民地,历经无数变迁,查莫洛土著部落却依然民风淳朴、古韵依旧。
岛上有40多种鸟类。领翠鸟是塞班岛上最多的鸟类。热带燕鸥生活在鸟岛自然保护区内;珊瑚礁是热带鱼类的大本营,这里鱼类种群丰富多样:有花鲈鱼、鹰鱼、鹦嘴鱼、最多的则是小丑鱼。其他物种有:巨蜥、巨大的椰子蟹、水果蝙蝠等。
最著名的是那些海中珊瑚礁天然形成的“蓝洞”,其下面是海洋火山口遗址,幽静、神秘,高深莫测。
另外,塞班岛上到处遗存着二战遗址、残破的坦克、大炮以及飞机残骸。这些永恒的印记一如风语写就的战争狂想曲,诠释着这里曾发生过的一切。
三、塞班岛景园生态规划设计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综观全局,塞班岛景园生态观融入了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恢复性设计所有因素的“混合式”景观设计。这是由于塞班岛的自然生态体系和人文历史所决定的,这也体现了西方景观设计的全新生态学设计理念——可持续发展:局部重点开发;保护原生态;突出旅游产业经济特色;发挥和平教育功能。
(一)营造具有创造性的全局观念、建立基本发展框架。全岛规划为五个特色区域:西部地区重点为行政、商住、文化区;这里酒店林立既有DFS免税店,又有塞班博物馆。南部地区为交通枢纽;利用原日军机场改建为全新的国际机场和二战空军雷达遗址公园。东南部地区以劳劳海湾为半径,建立禁断岛自然保护区、塞班植物园和劳劳海湾高尔夫球场;北部地区规划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蓝洞观景区以及二战纪念地,包括冲绳纪念地、万岁崖、自杀崖、日军最后司令部、韩国纪念馆等历史遗迹;其它在东、西部一些地区仍有许多未开发的原生地带,为塞班岛的可持续发展保留出很好的未来空间。
(二)机场、港口、公路等交通系统的理性化设计。机场、港口充分利用旧址加以改造。公路环岛网以塔波乔山为中心重点建在西部海滨和南部地区。岛上没有公交汽车,游客可租借山地越野车和山地自行车出行。海上旅游路线可乘坐游艇和摩托艇。
(三)海岛度假村和社区规划分布合理、商住便利。
(四)恢复、保护原有的河水体系。为节约淡水,已开发海水淡化,补充生活和加工业用水。
(五)保护、开发土著文化及二战遗址,以便为历史文化研究、供游客参观。
(六)保护海岛生物种群。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划分自然生态保护区,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为它们提供安逸的家园。
塞班岛规划设计的标准依据当地传统的资源和材料。海岛农场、水产养殖、服装加工以及旅游业作为地方特色资源,教育示范项目和会议中心将为当地居民提供广泛的就业空间,也为海岛度假供应当地的农副产品和海产品。岛上的交通运输利用可再生能源,为环保提供了可行性。
外来引入的物种如:非洲郁金香、香港兰花、缅栀树以及91厘米长的巨蜥等将成为重要的景观资源。
在建筑方面即保留外来建筑的风格如:西班牙教会塔、德国、日本建筑又融入现代海洋建筑时尚,如:美国现代建筑,现代风格的酒店、会议中心、和平纪念公园同时保护和发展了查莫洛族土著民居.
塞班岛,这些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从每个区域的划分来分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内涵,就是充分体现出地道的海岛文化和自然遗产。
四、结语
塞班岛的生态景园规划更为广泛地促进了历史文化和海洋岛屿环境的交融。塞班岛规划的可持续生态发展观以其独特的方式铭记并颂扬了自己的历史。传统以及自然遗产将海岛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塞班岛这个具备特别意义的小小海岛,无论是从其历史文化价值还是生态环境价值都将给于我们极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的启示:现代西方景园生态设计充分注重自然生态的恢复和资源的保护,这尤其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近几年来生态的问题越来越为全世界人民所关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起新一轮环保浪潮,26个国家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共识。今年春季以来,我国西北和西南部部分地区遭受到极其严重的雪灾和旱情。特别是西南部地区旱情的严重性是历史上极其罕见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反省。
战争的侵害能使我们更加热爱和平,生态环境的破坏终将使人类面临巨大的灾难,“大自然的权力有两个:一个叫美丽,一个叫狰狞。”
参考文献:
1, 电影《风语者》吴宇森导演,美国,2006年6月
2, 《百战经典》央视七套,2006年7月21日
3, 图片《环世旅游网》www,RWTOUR.COM.CN
4, 美国地图:卫星版
5, 《景观设计》31期p96-97,撰文Bob •Gorman,翻译,曹亮
6, 《景观黑皮书•BLANK,BOOK•I》香港科文出版社,香港日潮国际文化公司编著,2006,1
7,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p9,刘福智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