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相对缺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并且对于村庄环境整治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基于安徽省村庄建设的实际状况,以阜南县曹集镇东郢村为例,在产业经济、生态保护、村庄特色、设施配套等方面,探索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的蓄洪区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人居环境;行蓄洪区;整治规划;村庄特色
十九大报告中首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发生了改变,对于村庄整治规划提出了新要求,涵盖了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蒙洼是新中国治理淮河的最前沿,是“王家坝精神”的发源地,国家、省、市领导人多次视察蒙洼地区,2017年末,阜南县落实“五大专项行动”,全面推进蒙洼及广大农村地区的三大革命,从各个层面促进农村“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的五大工程。科学的综合整治,是村庄在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实现人居环境改善的有效途径。将人居环境科学作为指导理论基础,对蓄洪区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探索编制蓄洪区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的思路和方法,以阜南县曹集镇东郢村为例,对村庄产业经济、生态保护、村庄特色、设施配套及生活环境等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多角度、多视角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1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1]的建立是吴良镛先生在借鉴了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的基础上,综合我国城乡建设发展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形成的理论体系。涵盖了农村、集镇、城市等内容,将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既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能够赖以生存的基地,也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2]。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是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人居环境科学以人为核心,将满足人类聚居生存需求作为建设目的[3]。
2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的蓄洪区村庄整治路径
2.1村庄整治规划方法构思。进行村庄整治规划的目标为集中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相关问题和矛盾的多样性,要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基础上,运用融贯综合的研究方法,将问题作为导向,发现、探索并总结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规划目标和村庄的可持续发展[4]。2.2村庄整治规划方案路径。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相关要求[5],对特定时期的村庄环境开展调查,经过对东郢村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着手,把人居环境涉及的诸多方面和复杂内容、过程简化后,进行具体研究,从全局把控,探索编制规划方案[6]。
3东郢村村庄现状
3.1居民点分布特征。东郢村位于蒙洼蓄洪区的中东部,濒临淮河,村面积4.3km2,2018年末总人口5775人。由于蒙洼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东郢被行洪通道分为南北两片。北部为曹集镇区周边高地,集聚人口4008人,南部则集中居住在三处淮堤庄台上,集聚人口1767人。上位规划中明确,庄台、淮堤村庄需搬迁至集中安置区,其它人口聚落在安高东地东南部形成东郢中心村。至规划末期,人口达1960人,村庄建设用地规模16.04hm2。东郢中心村是典型的城郊型村庄。3.2现状问题剖析。3.2.1建设无规划,建筑布局混乱,建筑风格多样,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农民自发建设形成了村庄现状格局,布局整体凌乱,土地资源浪费,建设无序,交通不畅。因蒙洼洪洼地区庄台特殊建设环境影响,现状建筑布局凌乱,平面多为自由式,无规律,破坏了村庄建筑的整体风貌。3.2.2公共空间局限,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村庄整体环境差村庄公共空间局限,较难满足村民们对集会、交流等场所的需求。内部道路不成系统,硬化率低,街巷道路较多,宽度较窄,宅间基本无硬化。村庄缺乏垃圾收集、照明、雨污设施。此外,村内卫生环境较差,使村容受到了严重影响。3.2.3蒙洼洪洼地区庄台综合防灾问题突出东郢村位于蒙洼洪洼行洪通道边缘,临近淮河大堤,必须完善相关防灾设施,避免保庄圩内涝发生,全面提高村民防灾意识。
4东郢村综合整治规划思路
在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下,融合淮河蓄洪区扶贫攻坚工作要求,落实以五化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综合考虑村庄位于蒙洼地区的特殊建设环境,以“庄台搬迁,农业扶持”为基础,与城镇建设及建成区整治相协调,以旧村改造提升为核心,从经济、产业、交通、设施、环境五个方面,打造“新环境、新风貌、新产业”的美丽乡村。4.1目标定位。以建设“人文淳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村容优美”、“村庄秀美”为核心目标,打造和谐美好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村民的生产生活和乡村产业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4.2规划原则。以人为本、尊重民意,杜绝大拆大建,符合村庄实际,确保规划切实可行;城乡统筹、注重协调,从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来确定村庄人口用地规模、功能和发展方向,安排各项设施;生态优先、宜居和谐,把村庄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承文化、体现特色,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注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把乡村环境、田园风光与乡村生活结合起来,体现村庄特色;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根据村庄实际合理确定保护、保留、整治、新建的范围,充分地利用原有的建设用地;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根据村庄建设的条件和问题,确定具体目标,分步落实,分期组织实施。
5东郢村综合整治规划方案
5.1中心区选址。蒙洼地区在培育中心村的时候,由于特殊环境限制,要选择地势较高、满足交通方便、村民聚集、土地资源丰富、设施较完善、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庄。而东郢中心村境内的安岗天然高地是最理想的场所空间,因地理环境的客观建设限制,“镇与村”划分边界一直模糊。大量农业人口受用地条件限制,居住在城镇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聚落,建设东郢中心村。5.2规划构思。因庄台特殊的建设背景和环境,规划以旧村整治为主,实现“道路畅通、设施完善,卫生改良,环境秀美”四大建设目标。根据村庄现状的具体情况,对原有的道路进行疏通整理,畅通主次干道,增加必要的宅前路,将村庄内的开敞空间改造为健身广场及休闲绿地。针对村庄内部建筑质量较差、有安全隐患、无人居住以及其它原因需要拆除新建的民宅进行改造、翻建,满足采光与消防要求,降低住宅建筑密度。南部新村建设部分,在对规划地形肌理分析的基础上,以优地优用的原则,布局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整体以院落和邻里单位组成居住组团,促进邻里交往,秉承地方习俗的居住文化,营造易居易农的乡村居住环境。5.3土地利用规划。以村庄持久发展为目的,在东郢村原有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适当调整不合理的用地。将生活片区集中布置,增加绿化用地。住宅部分在原址上翻建,部分规划新建,面积不超过160m2,三开间、小院落。5.4基础设施整治。村庄设施多与镇区共享,选择性配置13项基本公共服务,规模按服务人口2000人左右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设施建筑和设施场地两部分,设施建筑采用集中式布局,新建公共服务中心,设施场地则依据实际使用需求均和布局。梳理路网,加宽路面,改善道路系统,完善步行空间和停车系统。主要道路,拓宽至5m。次要道路拓宽至4m。宅前路,拓宽至2.5m。设置公共停车位28个,可用于临时停放车辆的场所3处。规划结合景观中心、组团绿地,以游园步道为载体,形成网络状的步行系统。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环卫工程、照明系统,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5.5民居建筑整治。在村庄整治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给村民住宅增加居住的归属感、增进村民之间邻里交往的亲切感,建设居住空间适宜合理的田园式居住环境,住宅布局采用联排式,顺应地形地势灵活布置,相互错落,建筑的改造建设以当地的建筑特点为主,增加村庄的识别性,体现村庄的特色。住宅布置大部分安排南北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布置。住宅平面设计满足村民生活习惯,居、食、储、卫等功能空间划分较明确,各功能空间干扰少、联系方便,而且有适宜的室外生活平台,同时有相应的停车及生产用房布置。住宅立面及颜色追求皖北地区传统民居形式,突出使用功能的实用性,同时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经过对东郢村现状民居的调研分析,根据现状建筑的分类情况,分别提出相关的整治方案:局部改造、重点整治、原貌重建。5.6环境综合整治。对村庄主要出入口、水系、滨水、休闲健身场地等公共场所等处作为环境整治的重点对象。搞好村庄形象建设、内部重要休闲节点建设,提升村落形象。村主要道路沿线及滨水沿线需强化处理,设置灌木、乔木,保留沿线苗木和已建成景观,沿线建筑重点做好外立面处理。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原则;严格控制建设性破坏,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形成可持续的村庄景观,增加村庄绿化,建设完善的绿化系统,突出村庄特色,体现自然风貌[7]。
6结语
蓄洪区的村庄环境整治,将人居环境科学作为理论基础,探索总结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规划方法,建设村庄特色突出的美丽乡村,实现村庄社会、经济、生态与人类稳定发展的目标。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不仅是对村庄外在形态的改造整治,更是改造建设承载人们乡土情怀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迎,高明,刘欣宇,陈梦莉.从人居环境学视角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方法———以北京市延庆区井庄镇三司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04):89-98.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简要回顾与前瞻[J].城市与区域规划究,2016,8(1):1-9
[4]韩雪婷,郭海.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以甘肃省红砂岘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02):99-104.
《人居环境科学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研究》来源:《安徽建筑》,作者:石亮 冉 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