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湖南省学报征稿,创办于1995年,前身为《湖南林专学报》,是我省唯一一所由普通专科学校直接转为职业技术学院,也是湖南省高职院校学报最早获得正式刊号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43-1378/Q),并具有国际标准刊号(即ISSN1671-6361/)。
1引论
这是党继十七大提出的“四位一体”战略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又一次扩展。它表明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恶化趋势,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高度警觉并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即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实美丽中国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必将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化的突飞猛进,目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如何打造宜居美丽而又独具魅力的城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为了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人们日益认识到城市文化定位的重要性。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的定位和在经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特质,它包括审美情趣、道德趋向以及体现于城市内涵外质中的人文精神,它彰显和表征着这个城市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城市文化定位,一方面是对城市多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反思和考证,提炼城市内在的特质,另一方面结合现实问题和当前需要,确定城市发展的方向,并以此为未来文化建设提供规划和指导。城市文化定位一般包括城市物质文化定位、城市行为文化定位和城市精神文化定位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定位主要体现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构成和地域面貌等方面,城市行为文化定位主要体现于城市的社会秩序、管理模式和文化活动等方面,而精神文化定位体现在城市的城市精神、历史积淀和文化发展战略等方面。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么,物质文化是城市的皮肤,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基础;行为文化是城市的肌肉,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中坚;城市精神文化是城市的精髓所在,是城市的灵魂。它们由表及里、相互贯通、紧密联系,共同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神韵。城市文化一经定位,就能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准确而科学的文化定位,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活的文化品位,进而强化城市特有的个性魅力,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清晰一个城市的发展脉络,指导城市建设的走向,进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2生态文明视域下对我国城市文化定位的重新审视
作为人类社会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当代人的生存质量为立足点,以未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促进和共荣,凸显人类活动的自觉和自律。在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首次提“生态文明”的概念,到十八大明确将之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依据,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所以,今天我国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中整体考量和重新评价,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文化定位也不例外。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文化定位,目前存在以下问题。2.1过多地突出个性,而忽视了共性
在城市文化定位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过多地突出个性,而忽视了共性。这从有关城市文化定位的概念可见一斑。比如,很多学者都认为,我们研究城市文化定位,实际上就是要确定城市文化的个性,寻找出这个城市与其它城市的差异,以及具有本地民众基础且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文化个性。这个概念界定本身是值得商榷的。城市文化定位是根据历史底蕴、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发展优势、人文精神为城市建设提供总体规划和方向而形成,不是为特色而特色,为个性而个性。它的目标是引领城市向着更适宜居住、更有美好愿景、更有发展动能的方向前进。近些年来,因为城市化进程过快,缺乏文化引领,而使得大多数城市“千城一面”。然而,正是在过多关注特色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忽略了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生态问题”。诚然,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感染力。试问,一个阴霾笼罩、空气污浊的城市无论多么有个性又能有怎样的优势和多大的吸引力呢?个性与共性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脱离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纯粹无共性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二者互相包含。城市文化定位亦是如此。彰显个性的时候不能无视共性。城市建设应强调特色、个性,这样才能在对比中彰显魅力,在竞争中凸显优势。但是如果只为个性而个性,忽略或舍弃更为根本的但却是共性的东西,将会是舍本求末,甚至是南辕北辙。比如,桃子、苹果各有特色,但它们必须都有甘甜可口的共性,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水果。所以,对城市宏观的把控,不仅要突出城市文化的与众不同,展示城市独有的魅力和风格,还要抓住城市的基本要素——良好的生态。
2.2过多地挖掘历史,而无视现实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而历史具有不可复制性。城市文化定位取决于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资源。历史越是悠久的城市,其文化积淀越是深厚,因而也越有独特的内涵和魅力。一个城市一旦失去自己历史的记忆,也就失去了自我,所剩的只能是不伦不类的水泥路面与建筑。挖掘历史、保存历史固然重要,但因此而无视现实却会酿成很大的纰漏。现实当中,一些地方急功近利,只顾眼前而不管长远,涸泽而渔式地开采挖掘,使环境造成了污染,生态受到了破坏,自然向我们频频发出警报,甚至是报复。如今黄河一年断流226天,40%河段水质丧失饮用功能,严重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导致长江、松花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洪涝不断,太湖蓝藻引发无锡市200万人饮水危机,大西北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引发持续的沙尘肆虐。禽流感的流行更加深了人们对生态破坏的恐惧和对公共环境卫生的忧虑。且不说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就2012年底持续肆虐的雾霾天气就足以让我们警醒:我们的城市建设文化定位忽视了什么?生态危机引发的环境安全问题,已影响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个人安全。究其根源不乏发展思路上的短视、开发者的利欲熏心、生产者的唯利是图、消费者的盲目无度,但是城市建设文化定位的不科学恐怕难辞其咎。所以,无视历史,彻底割断历史,是一种错,而无视现实,无视未来发展,即又是错上加错。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文化定位应该将历史与现实统筹兼顾,尽快建立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关系,以生态文化取代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文化形态。
2.3过多地着眼城市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城市建设的社会效益
从理论上看,人们一谈到城市文化定位,马上着眼点便是城市的竞争力,而这个所谓的竞争力不外乎GDP排名,世界500强企业所占比例,或者大型工业、企业数目,典型地过多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力,即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但是文化定位并不是为了竞争力而设定。从实践来看,哪里大力发展经济,哪里环境问题就会凸显。比如天津市近年来得益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规划,打造滨海新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仅2009年“前三季度,天津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42家,合同外资额101.36亿美元,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新批及增资超亿元大项目占全市内资到位总额的比重达到81%。”在2012年年初公布的2011中国各城市GDP排名中,天津市以总量11300.00亿元排名全国第四,增长16.5%,增幅仅次于重庆市,位居全国第二。2013年天津以13.8%的增幅排在第一位。多省份2012年GDP总量实现突破,天津GDP增速居首。但是正当人们沉醉于这种增长的喜悦中时,环境的警报已经高度拉响。从2013年1月10日始,能见度低,污染程度高的雾霾天气笼罩了京津、河北、河南、江苏等地。PM2.5含量过高、污染物不扩散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它造成的危害却是极为严重的,具有“冬季杀手”之称。它冷凝后所携带的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特别是小孩气管、支气管黏膜柔嫩,更易受到病毒的感染。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花费的社会成本将远远超过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联系城市发展现实状况,结合生态文明,反观我们的城市建设文化定位不难发现,我们忽视了一种最为基本的价值理念:生态。尽管我们天天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但我们都没有把生态文化理念落实到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构架之中,更不要说把它作为首要的基本城建文化理念。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尚未打造出各具特色的魅力城市,却频频出现环境恶化、空气污染的雷同城市。
3生态文明视野下城市文化定位应彰显生态理念
综合以上问题,笔者以为城市建设文化定位应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特别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建设更应该在贯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凸显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之光,它将引领人类世界的未来。十八大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里已经明确提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生态文明之路;相应地城市文化定位必不可少且首当其要的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由于当前环境恶化严重,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生态文化不应该和其它文化并列,而应该处于统领的地位,生态文化要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表现为观念文化、体制文化、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处处彰显生态理念。3.1观念文化要倡导生态和谐——生态理念的灵魂和根源
观念文化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内在推动力。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的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就其形态而言,它不同于农业文化、工业文化,是一种扬弃了以往文明成果的文化。它是以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正确认识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人类的生死存亡及人生意义为终极关怀、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生态意识的培育,生态观念的树立,生态道德的养成,生态法治的自觉,使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深入人心。观念文化就是通过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知水平,扭转人们的价值取向,养成人们的生态伦理理念,进而把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变为人们内在的自觉的主观需求。没有精神文化的倡导、宣扬和鼓动,生态文化难于普及和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说,观念文化是生态理念的灵魂和根源。
城市观念文化定位为生态和谐,要体现在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中。2011年全国各地都在拟定城市精神,但很少有把生态和谐或生态理念列入其中的。比如南京市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上海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北京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等。城市精神缺乏生态和谐理念,由此可见一斑。以生态和谐为城市精神,就应该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其一,生态意识教育,包括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主题意识。忧患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生态主体意识是指每个公民明确自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而不是局外人。这种意识的强化有利于促使每个公民自觉地成为生态文明积极的倡导者和忠实的践行者。其二,生态观念教育,包括可持续发展观和合理消费观。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相协调,以保证人类永续发展。合理消费观就是提倡符合经济实惠、平等人道、注重生态三原则的绿色消费,即反对铺张浪费、抵制耗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适度消费。其三,生态道德教育,即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和生态责任在内的人的行为对于生态的是非观念、道德情感的普及。树立了生态道德,公民的行为就有了内在的约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会向着环保、节约的生态方向自觉发展。其四,生态法治教育,是指对生态立法的普及和宣传,通过生态法治的教育,使公民树立生态法治意识和生态维权意识。由此使公民一方面用生态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自觉参与生态立法、执法,提高生态立法的质量和执法的效果。
3.2体制文化要健全生态规范体系——生态理念的坚实保障
体制是社会各领域正常运行的组织形式,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为社会理念的践行和人们行为的规范提供保障。生态理念下的体制文化要健全生态规范体系,即要建立健全管理社会及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和谐的体制、制度、法规、机构、组织等。比如,政府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以及绿色信贷政策等。还有绿色GDP统计、环境政绩综合考评、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环境审计、环境准入等。健全生态规范体系的体制文化,作为政府营造的助推制度环境,对生态理念起到切实的保障作用。
尽管我国政府已经颁布了一些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政策、法律文件:《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循环经济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等等。但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制度盲点,使有些人有空可钻,存在环保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特别是与国外生态先进国家相比更是相差甚远。我国亟待制定具体的政策、法律、制度和标准,比如根据不同行业制定节能控制指标,对建筑进行节能评级,建立对开发节能项目的投资运营商给予相应补偿的制度等。总而言之,只有将促进生态环保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才能为有序、全面、规范地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3.3物态文化要彰显低碳——生态理念的直接载体
物态文化作为城市的皮肤,直观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直接载体。它主要表现于城市建筑和地域地貌维护方面。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城市物态文化要彰显低碳,因为生态能不能文明,关键在于控制碳的排放量,碳排放超标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低碳即在人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尽量控制和降低碳的排放量,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具体表现为:城市建设中要彰显低碳理念。城市建设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规划和建设城市,推广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技术和方法,尽最大力度使用节能环保材料,提倡城市景观学、环境美学,建设特色鲜明、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此要完善生态文化功能区并向公众开放,使公众近距离切身感受当地的各种生态区域文化;要强化生态文化核心品牌,就是要建立一些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生态景点品牌,增强生态城市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要建设生态文化特色园区,就是要在上述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布局建设一批类型多样、覆盖全市的生态文化基地,使之与旅游景点、文化景点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3.4行为文化要倡导节约——生态理念的落脚点
行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动态表现,涉及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节约不是贫穷的标志,作为一种文明理念,是低碳的更深一步要求。实践证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的频发,是人类对自然过度索取以及对资源过度耗费所造成的。只要人们消费,就会造成碳排放。彻底的零排放产品由于技术的限制还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各种需要,节约就成为一种必要的低门槛的生存方式,也即生态化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生态理念最终能否得以落实关键在于行为文化,因而倡导节约的行为文化是生态理念的最终落脚点。
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包括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绿色营销,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各种手段营造企业的环保新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要力保低碳。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LCE)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使一个经济系统只有很少或没有温室气体排到大气层,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形态。它可以让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定的水平,避免剧烈的气候改变,减少恶劣气候给人类造成伤害的机会。为此,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支持环保节能项目的开发和投产,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生态化的生活方式是提倡绿色消费、节约消费,改变浪费习惯,选择消费“绿色食品”、“生态住宅”、“生态饭店”、“绿色商店”等。绿色消费方式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消费方式。它注重的是人的想象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等内在能力的提高,以及心智和潜能等精神层面的启迪和开发。它在消费的力度上张扬节约,在消费的内容上提倡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消费方式。
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为我们开启了新世纪引领人类走向未来的钥匙,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城市化之路。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城市文化定位,必将为我们打造出真正宜居而又富有魅力的新型城市。历史和现实都已昭示,谁率先把握了这一城市化发展趋势,谁将引领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太政.论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18-20.
[2]王强.关于沈阳城市文化的定位分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6,(4):448-450.
[3]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26-328.
[4]李鸣.生态文明背景下低碳经济运行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1,(4):54-57.
[5]陈璐.试析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创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1,(4):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