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投稿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体系研究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日期:2015-03-19 16:57 热度:

   摘 要:以突发公共事件为背景,对应急协同决策的情景及其演变过程进行描述。深入分析“情景”演化机理,给出“情景―应对”模式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方案的生成过程,并在总结应急物流协同决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情景―应对”模式的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体系。从建立动态多部门协同决策主体、基于“情景―应对”的动态应急综合运输体系、基于“情景”的应急物流协同决策评价指标体系三方面对我国应急物流综合运输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核心期刊,“情景―应对”模式,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

  Abstract: Emergent public events as the background, synergic decision making in emergency situation and its evolution process are described.“Scene”evolution mechanism is deeply analyzed, public emergency decision-making scheme generation process is given in“scene-response”mode, emergency logistics synergic decision system related theory is summarized, the synergic decision system of transportation emergency logistics based on the“scenario-response”model is built. The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for our country emergency logistics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from three sides: established dynamic multisectoral collaborative decision-making, the dynamic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based on“scene-response”, emergency logistic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ynergic decision system based on“scene”.

  Key words:“scenario-response”model; emergency logistics; integrative transportation; synergic decision system

  0 引 言

  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以及2013年芦山地震等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应急处理,使应急物流成为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应急物流运输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突发公共事件救援行动的成效。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1]。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2]。由于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和非常规性的特点,在突发性公共事件救援行动中应充分考虑综合运输体系的时间、频率、安全性、可靠性、运输网络及运输方式衔接的便利性、信息的及时与准确性[3]。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求有关部门和系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约束下满足应急物流、人流的需求,以实现时间效益最大化、灾害损失最小化及社会影响最小化,急需从协同决策系统的角度对应急物流综合运输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是,目前在制定应急救灾管理相关协同决策方案时,仍主要依靠领域内专家和管理人员的经验,方案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相关系统间的协同决策能力较弱,往往造成决策的偏差较大,与应急物流要求不相适应的结果。政府部门也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因此,基于“情景―应对”模式,聚焦多式联运和协同决策核心领域,对应急物流综合运输理论和方法体系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便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结合西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建立了适用于处理西部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综合运输协同决策理论方法和应用体系,科学优化应急物流与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决策系统,以提高西部应急物流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时效性与经济性,能够有力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1 “情景―应对”应急决策

  1.1 “情景―应对”模式的概念

  “情景―应对”模式是决策行为主体通过对当前突发公共事件“情景”中进行分析与判断,并依赖当前情景,对于未来出现的“态势”、“态势”的概率,以及这些“态势”带来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等进行判断,进而生成应对方案的一种决策方

  法[4]。

  突发公共事件的情景时刻在发生变化,在进行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时,决策者应重点关注那些关键致灾点和决策点所面对现在及未来变化的态势。突发公共事件后,都可能造成交通的突然中断甚至瘫痪,对灾区造成重大影响以及次生灾害,迅速建立公路、水路、航空、铁路应急综合运输协同决策系统,及时保障物资安全运送到受灾地区。根据应急物流不同发展阶段的环境约束和目标管理变化,针对不同“情景”提出有效“应对”协同决策方案,制定高效、多种运输方式参与、多阶段多目标运输调度计划,力争解决突发公共事件中“供非所需”、“杯水车薪”和“涸辙之鱼”等问题。   1.2 “情景”演化机理分析

  情景是真实世界中各分散刺激物及其背景构成的,具有语义一致性的视觉图景[5]。由于情景演化是在开放的系统或环境中进行的,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其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事件内部因素:即事件的性质,是情景演化的关键因素。不同的事件演化能力和方式都不同。

  (2)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网络舆情、地理、天气等因素。一旦突发事件爆发,这些因素将影响事件的发展方向和波及范围,更有可能诱发衍生事件的产生。

  (3)应急处置干涉因素:包括应急救援物资调用、应急救援人员进展、应急救援资金使用等情况[6]。

  突发公共事件的情景演化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并且往往伴有衍生情景。在演化过程中不仅涉及事态本身,还会涉及到与事件相关的人与环境。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呈现几种典型的发展态势及演化路径,如图1。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情景的演变方向是不停变换的,不变的情况是极少数的。以实际情况与决策者预期情况的比较作为评价标准,如果情景演变达到(或超出)决策者的预期,此情景就是朝好的方向转化,相反,若情景演变没有达到预期,则情景就是朝着坏的方向转变。在演变过程中,若情景演变的每一步都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则这条情景演变路线称为最乐观情景演变路线,意味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获得成功;若情景演变的每一步都是向坏的方向演变,则情景演变路线称为最悲观情景演变路线,意味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失败。

  1.3 “情景―应对”应急决策分析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决策过程中,决策响应的时间紧迫性和资源短缺对应急决策方案的生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突发公共事件情景态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情景―应对”决策模式特点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系统的特殊要求,“情景―应对”应急决策方案生成过程大致包括以下三个阶段[7]:

  (1)应急决策情境生成阶段: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决策行为主体面对事件发生的真实境况,根据情景态势提取过程将输入的情景信息分为当前情景态势觉察、当前情景态势理解、未来情景态势推演、未来情景态势检测四个层次。决策者通过对四个层次情景态势进行信息搜索和整合等情景识别与感知,生成应急决策情境。

  (2)问题空间构建及其决策规则的生成阶段:决策者根据应急决策情境构建决策问题空间,并根据问题空间的特征从任务结构角度作出内部表征分析。决策者对突发公共事件决策的问题空间建构和任务结构表征是决策的一个核心环节,也是决策者一种复杂的心理信息加工过程。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中,决策者在时间紧急和不确定环境下,受到来自资源、时间和人力等一系列约束条件的压力,决策规则和决策方案的生成一般是建立在生态理性和快速节俭式决策基础上的。

  (3)设计备选应急决策方案及其评估阶段:应急决策方案是指为快速解决、缓解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问题而制定的可行性方案。针对应急决策任务,决策者根据已形成的决策规则及生成的启发式规则,构建多个备选应急决策方案,对备选决策方案的每种可能后果进行评估,排除最差的方案,最后根据各种备选决策方案作出应急判断,选择相对有效决策方案。

  对于一个突发公共事件,其整个过程可分为若干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又可分为初始情景、中间情景和结束情景,上一个阶段的结束情景往往是下一个阶段的初始情景,该过程如图2所示:

  这里假设把所有可能的情景都考虑到了,模型并不会因为这种假设而失真,因为对于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景,都是可以假设出它可能演变出的情景。

  2 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决策体系构建

  2.1 应急物流协同决策的内涵及其特征

  应急物流协同决策是指为满足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需求,由多方参与、通过信息媒介在人和人之间形成交互关系的协同,使多方参与者对整个程序环节产生一个共同的认知状态,并能够采取一致的行动,完成同一决策目标而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非常规性的联合决策行为[8]。该决策具有以下特征:

  (1)决策的整体性:在一个系统中,应急协同决策不是由几个简单的决策主体共同合作而完成决策任务,它需要一整套的特殊内在规律的辅助,这些特殊的内在规律决定着应急协同决策的性质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特性,这种内在规律使得组成应急协同决策的各个部分的功能比单独使用这些功能范围大的多。

  (2)决策的动态性:由于支配应急协同决策的内在规律是动态变化的,也就使得应急协同决策形成一定的结构,同时这种动态性也构成了应急协同决策。通过其内在规律的辅助,使得应急协同决策不断得到丰富和加强,从混乱转向有序。

  (3)决策的自组织性:在应急协同决策中,其构成部分之间也有着相互调解的功能,这样应急协同决策就能够实现自我的调节,且这种自我调节发生在动态变化过程之中,是动态变化规律的另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系统协调性的表现。

  (4)决策的协同性:在应急物流决策问题中,应急管理领域的专家、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应急需求点的主管人员等多决策主体共同参与,即决策主体的协同性。

  (5)决策环境的特殊性:应急物流协同决策面对的是突发公共事件,因此决策问题往往具有紧迫性[9]。

  2.2 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决策体系构建

  应急物流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它的物资运输涉及政府、军队、企业等部门,也涉及仓储、运输、配送、分发等不同功能环节,还涉及法律法规、信息、人员、技术、政策等不同的组成部分,是由各个物流元素、环节和实体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10]。根据应急物流运输体系的构成,本文构建了基于“情景―应对”模式的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体系,如图3所示: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协同决策是多主体的,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应对大范围突发公共事件时,运输部门这个主要的协同决策主体应充分考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协同决策的动态性、协同性等原则,不断完善法律政策及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制度等各种重要的控制参量,构建应急协同决策主体的运行规则和关联方式。协同决策主体要结合“情景―应对”决策模式的特点和应急决策系统的特殊要求,对当前“情景”进行充分理解、科学推演和检验,最终生成不同“情景”下的综合运输备选方案。备选方案生成后,协同决策主体对备选方案的有效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备选方案不通过时,协同决策主体应优化备选方案或重新对当前“情景”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并实施综合运输方案。

  2.3 构建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体系的建议

  虽然我国应急物流起步晚且存在很多缺陷,但仍在不断和补充完善应急物流体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构建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体系的建议:

  (1)建立动态的多部门协同决策主体

  在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处理过程中,突发公共事件在不断的演化,只有采用动态的多部门联动才能适应突发事件的发展。这些协同决策主体根据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适时地制定基于“情景”的备选方案,动态地接受处理过程中的任务、选择执行策略、确定行动方案并按照处理过程的要求相互交流、协调工作,为综合运输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目前根据我国西部特殊的地理条件、各地区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特点、预案体系健全状况、城市规模、指挥权分配、应急联运,特别是协同决策体系,构建由运输部门为主的动态多部门协同决策主体。

  (2)建立基于“情景―应对”的动态应急综合运输体系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综合运输,应考虑情景演变和“情景―应对”模式下,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灾害损失及不利影响最小化为目标,对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的应急物资实施高效计划、组织、运输和控制。突发公共事件本身所具有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现有的预测技术难以确切捕捉事态发展的方向,一个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综合运输体系能够实现基于情景的危机监测、预测、预报和预控等多方面需要,因此需要综合考虑需求因素、运输阶段、环境条件、运输装备等因素,建立基于“情景―应对”模式的动态应急综合运输体系。

  (3)建立基于“情景”的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评价指标体系

  在进行决策之前,首先要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决策的基础。指标选取的好坏,对分析备选方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指标体系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评价指标,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

  (上接第4页)指标体系,才有可能得出科学公正的综合评价结论[6]。以上决策体系构建的应急物流协同决策评价指标体系是应急物流研究中涉及决策应急物流运输线路选择。评价指标集合包括时间效益、运输成本、线路状况等,协同表现评价指标集合包括运输总成本、柔性水平等,根据不同的“情景”侧重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集合,实现运输时间最短,运输成本最少,服务水平最高等综合运输方式和路线的选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急物流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与运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应急物流的基础设施、组织网络、政策保障外,还需要应急物流协同决策主体的紧密配合、综合运输协同运作,只有依靠统筹调度和依靠综合运输协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协同决策主体的积极性和资源互补优势,才能保障应急物流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及运作目标的顺利实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协同决策主体在明确应急物资配送目标的基础上,生成不同“情景”的动态配送运输方式和配送路线等协同决策备选方案,建立协同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对备选方案进行有效性分析,最终确定并实施综合运输方案。

  参考文献:

  [1] Sheu, J-B. Challenges of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2007,43(6):655-659.

  [2] Barbarosoglu G, Arda Y. A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framework for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n disaster response[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 2004,55(1):43-53.

  [3] 赵艳. 浅谈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J]. 物流管理,2008(5):42.

  [4] 舒其林. “情景―应对”模式下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资源配置调度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5] 吴国斌,王超. 重大突发事件扩散的微观机理研究[J]. 软科学,2005,19(6):4-7.

  [6] 杨继君,吴启迪,程艳,等. 面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序贯决策[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19-624.

文章标题:核心期刊投稿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体系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ligong/chengshiguihua/2579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