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从乡土植物在园林建设的应用意义、应用原则以及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对策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乡土植物;园林建设;应用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是指原产于本地区或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据调查统计,目前在园林建设中,外来植物品种占了很大比例,这在引种、管理方面成本较高,且存在物种入侵、破坏本地生态平衡的风险。并由于乡土植物能够充分水土和保持生态平衡,将其驯化后引入园林造景,具有繁殖方法简单,生产快,应用范围广等优势,符合建造“节能型园林”的要求。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乡土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一、乡土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意义
(一)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乡土植物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观赏特点,将其引入园林建设中,可改变园林植物种类较单一、群落结构简单、景观单调的弊病,为园林增添新的色彩,提供新的观赏内容,最终提升并增加园林景观的观赏水平与内涵。
(二)可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景观
乡土植物易成活、生长快,是形成地方特色园林景观的重要基础。园林建设要营造多树种、多层次、多色调的植物群落,也要创造“一街一树”的景点特色,且由于一个城市的绿化树种是反映城市景观地方特色的重要标志。因此,乡土植物的应用,其代表着当地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独有的景观特色,可以突显出地方城市个性和魅力,营造独特的景观氛围。
(三)有较强的抗逆性及抗病虫害能力
乡土植物在长期的生长演替过程中,经受严寒酷暑,干旱暴雨,大风雷电等各种恶劣的气候与自然环境对它的考验而生存繁衍下来,因而具有很强的抗逆性;且乡土植物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都有很好的抗性。尽管一部分乡土植物也易发生病虫害,即使有些树种发生了病虫害,其自身的抑制系统很快就会阻止病虫害的扩散,从而避免整个群落有大面积的、毁灭性的病虫害发生。
(四)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乡土植物因适应当地的气候与土壤,生长势旺盛,能够自然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特别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土地上,种植乡土植物,可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培肥土壤,提高森林的涵养水源能力与自身抗御火灾能力,改善城市周边景观,带来强大的生态效益。
(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在管理养护上非常方便。其不仅降低了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而且降低了因施用化学除草剂、化肥等造成的土壤及空气污染,则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保证了城市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六)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建立及保护
在园林建设中大量引进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常会因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而存活率低,树种单调。而广泛的挖掘乡土植物资源,加大其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程度,对保护和发展乡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植物多样性,维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二、乡土植物的应用原则
(一)乡土植物与生态园林建设
在园林建设上推广使用乡土植物是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有效途径,因乡土植物经过长期自然和社会历史的选择,形成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三者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达到了生物、有机物的良性循环,并能相互融合,相互依存,有效缓解病虫害的侵蚀和抵抗来自该地域的多种自然干扰。以乡土植物为主要构成单元组成的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恢复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乡土植物与具有文化内涵的园林建设
乡土植物是实现地方园林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而乡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因此,在园林建设中,以乡土植物造景为主,坚持植物物种多样化,做到乔、灌、花、草合理搭配,以乡土植物为基础营造本土特色文化,使其体现当地人民千丝万缕的文化情结,让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家园感,并以此体现地域城市园林建设的文化内涵。
(三)乡土植物与具有地域特征的园林建设
乡土植物是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植被构成单元,它的物种组成是城市潜在植物群落的物种结构,选择和培育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可充分显示出地方自然景观、地方资源特色,从而彰显城市的地域特征。
三、乡土植物在园林建设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一)现状
(1)对乡土植物带有偏见。因对乡土植物缺乏必要的科普宣传,及园林建设出资方及设计方自身的知识层次、审美情趣及对园林项目建设的利益出发点不一致等若干原因,使园林建设出资方及设计人员对乡土植物普遍存有偏见,产生了片面的档次观念,不愿使用乡土植物。如有人认为乡土植物太常见、太普通、没档次、不稀奇,不应该在现代化的都市中出现,就应该被淘汰。这是造成乡土植物被冷落的主要原因。
(2)设计人员对乡土植物认识和了解不够。有些设计人员,缺乏对乡土植物树种的规范系统学习,缺乏相关准确的理论资料和图片,对乡土植物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外地的设计人员做设计时,会更多的选用园林中常用的树种,而对地方特色树种容易忽略;或为了迎合某些领导的心理,不用或少用乡土植物。这些也是造成乡土植物应用少的因素。
(3)乡土植物苗木培育少、价格高。由于乡土植物的需求量相对减少、苗源分散、技术和市场等原因,致使乡土植物苗木培育少,价格高,这对园林建设方形成了一定的压力,由此就限制了乡土植物的推广,形成了非良性循环。
(4)乡土植物的选优问题。乡土植物的优化做的不好,如有些树种生长缓慢,有些树种品种退化、形态不佳,这些都会制约乡土植物的发展。
(5)树种替换工程量大。将原有的大面积使用的外来树种替换成乡土植物树种,需要一个长期的“新老交替”的过程,原来种植密度小的地方可以补植,但原本已是密植或因位置需要、景观重要等因素需大量更换乡土植物时,大量换下来的树木怎么处置是一个现实需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对策
(1)加大对乡土植物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力度
培育和发展乡土植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繁杂渐进的生态工程。在进行对乡土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前,应先做好资源调查,摸清其种类、分布区域、生境条件、生长特点等基本情况,只有全面详实的掌握了乡土植物资源的第一手资料,才有可能有的放矢的去研究和应用它们。
另外,应加大对乡土植物的研究,选优推优,争取不断地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乡土植物来;应深入研究可开发利用乡土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和遗传规律,重视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探索能够提升园林应用价值的人工控制栽培和定向培育技术措施。
(2)加大应用乡土植物的宣传
政府及社会应从多渠道开展对乡土植物的科普宣传工作,鼓励和扶持园林绿化及城建部门在设计和施工中应用乡土植物,加大对乡土植物的生长优势和生态效应的优势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去认识它、了解它、关心它、喜爱它,改变人们普遍认为乡土植物“没档次、太老土”的看法,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作为扶持地方经济来做,争取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3)加大对乡土植物产业发展的扶持
建议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和行业管理,为优先发展乡土植物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加大这方面的经济投入,做一些政策倾斜,扶持乡土植物的生产企业。使乡土植物的苗木生产单位政策上有指导,经济上有支持,信息上有导向,经营上有信心,种树有效益,把乡土植物推向市场化发展,形成经营规模。
(4)建立稳定的乡土园林苗木繁育基地
目前各地园林苗圃经营目标定位困难,育苗方向不十分确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相对过剩。而以乡土园林苗木为经营特色的苗圃则是一种创新求发展的有效模式。尤其是国营苗圃应积极引种并繁殖有发展前景的乡土植物以满足园林造景及花卉生产的需求。
(5)制定乡土植物更替及应用计划,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实施
乡土植物在新疆园林绿化中的普遍应用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园林部门应对此制定一个面向未来的规划且循序渐进的实施。对大型的绿化工程,要从立项、设计、招投标、组织施工等各个程序中,明确要求必须优先应用乡土植物,制定应用乡土植物的指标和比例,使乡土植物能够大量的使用和推广,把重视乡土植物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周禧琳.大力发展乡土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新疆林业,2009,(2).
[2]付璐,沈守云.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