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转型

所属栏目:银行论文 发布日期:2016-09-18 11:24 热度:

   在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据规模及技术不断趋于完善,互联网技术的市场及利润空间也相对较大,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而出现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凸显出了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落后,商业银行的转型迫在眉睫。近两年互联网金融的得到快速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必须找到自身的明确定位,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完成转型才能应对所面临的挑战。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人们对互联网金融越来越认可,电子商务及移动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商业银行转型迫在眉睫。商业银行应着重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互联网金融的先进技术,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商业银行最大不足就是操作不够便捷,应借鉴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创新移动金融平台,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需求,推动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

国际金融

  《国际金融》是由中国银行主管、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主办的金融类专业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该杂志致力于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理论探讨,关注国际 金融市场的走势,追踪全球经济金融的热点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宏观政策解读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行业及公司债券研究、国内外金融行业发展趋势、金融前沿等内容。

  互联网金融遵循开放、平等、共享、合作的原则推动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大背景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了,需要商业银行作出积极的转型。互联网金融虽然被普遍应用并不会取代商业银行的地位,但商业银行转型势在必行,商业银行的转型既可以调整并优化内部结构,还可以实现经济业务的增长。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两者之间既相互竞争又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发展优势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分析,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就是遵循开放、平等、共享、合作的互联网精神,只要是遵循这样的互联网精神进行的经济交易都可以成为互联网金融,比如在商业银行中引进互联网先进技术,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金融业务的办理,从而提高金融业务的便捷性既为互联网金融;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是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经济的交流。互联网金融可以不通过中间的实体金融机构直接进行资金的交易,资金供需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就可以完成现金的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效率,可以实现金融资产的灵活配置。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进行移动支付,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是不相同。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

  1.门槛低收益高

  对客户来说,收益是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的收益往往要比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要高,有些创投的年化收益更是商业银行利率的6倍左右,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被客户认可,客户对互联网推出的金融产品也越来越关注,因此互联网金融被广泛应用发展速度也相当快。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会有资金限制,达不到一定数额很难投资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门槛很低,没有资金数额的限制,让人们更容易接近并参与其中。

  2.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较高

  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互联网高科技处理技术和网络平台的绝对优势,可以有效实现信息的高效整合。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查询个人的资产、信用等级及风险评估,客户可以通过查询不同网络平台的即时信息,随时比较各类金融产品的优劣,解决了金融行业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实现了金融产品的公开透明,客户可以自主选择的优势。网络平台对数据信息可以有效整合,能够全面了解客户的消费情况及投资方向,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3.操作快捷简便

  客户在商业银行办理业务需要按照银行的业务流程来进行,操作不够灵活,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互联网金融可以为客户提供快捷简便的操作,移动支付可以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现金交易平台。网络借贷也可以让小型企业或个人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而商业银行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推出各自的APP将金融产品与智能终端相连接,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转型的定位分析

  (一)依据实体经济进行转型

  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转型是提升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盲目过度的转型可能会造成原有经济模式的瘫痪,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商业银行转型不能盲目过度,要切实了解实体经济转型的需求,根据实体经济实际情况进行商业银行的转型。

  (二)以客户需求为目标

  商业银行传统的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转型要全面了解客户需求,以满足客户需求作为商业银行转型的目标,提高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水平使客户在办理业务时更加的方便快捷,从而使商业银行通过转型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吸引更多的客户。

  (三)开创金融市场新局面

  互联网金融不断向前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的金融产品竞争更加激烈,金融市场新局面也在逐渐形成。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在新局面中找好自身的定位,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参与到金融市场竞争的新局面中,实现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相融合,共同进步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转型的有效途径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转型,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进而能够适应互联网金融带来的转变。基于此,下面本文就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转型的有效途径进行深入分析。

  (一)商业银行构建自己的金融移动平台

  商业银行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相比最大的不足就是业务缺乏灵活性,业务的不灵活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人力资源的浪费等,商业银行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能够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迎接挑战,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移动金融平台。商业银行要想建立自己的金融移动平台,需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对传统的移动终端进行更新升级,将客户体验作为移动金融平台更新的核心,对客户经常用到的查询、支付、转账等业务不断进行完善,要方便客户操作,还可以在移动金融平台中添加方便客户生活的业务比如缴费等,尽最大可能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多关注市场的热点,在移动金融平台上添加金融投资理财的产品及相关的业务,可以为客户提供多渠道的金融服务,方便客户购买和管理金融产品,还能优化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在移动金融平台中加强信息的整合,为银行工作人员提供有效资料,可以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银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金融平台及时了解客户动向,从而为客户投资提供最佳的建议。

  (二)加强营销提升智能服务水平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相比有一定的不足,但商业银行可以加强智慧营销,将移动金融平台与相交汇的多营销渠道相融合,并与商业银行独特的金融产品相结合,从而加强商业银行的智慧经营。这种营销方式不仅可以稳定客户,还可以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智能服务的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客户,吸引更多的客户。将互联网技术及其他通讯技术与商业银行发展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加客户的选择渠道还能提高网络营销的精准度。商业银行智能化服务应不断标准化、集中化,还要不断加强与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三)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既相互竞争又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有其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近两年随着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越来越认可,互联网金融取得了飞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商业银行不能因此而压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这样做会使得双方都不能很好的发展,商业银行应了解互联网金融与自身的优势,加强相互间的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与发展。比如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为小型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的借贷服务,还能依靠网络平台得到有效的资源数据;商业银行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及丰富的资金,加强两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发现,商业银行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技术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移动金融平台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依靠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扩展借贷市场。两者相互合作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也使得两者在竞争中都能获得做大的利益实现双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广泛应用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促进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的推动力。互联网金融时代对商业银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商业银行的管理更加高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定自身的市场地位。商业银行应多吸取互联网金融的先进经验,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加快转型,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应用互联网技术加强银行管理的效率,了解客户需求,创新出符合客户需求的移动金融平台,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满足不同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不断推动商业银行长远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岷峰.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运用[J]. 经济与管理,2015(29).

  [2]黄勋敬.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人才管理战略研究[J].金融论坛,2015(05).

  [3]喻石.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探析――以长沙市商业银行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15(36).

  [4]汪祖刚.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跨界”战略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运用[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01).

文章标题: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转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yinhang/3341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