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程咨询管理与探究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1-06-16 08:14 热度:

  摘要我国工程咨询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步入正轨。中国入世后,随着国内外工程咨询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中国工程咨询企业将面临更多强大竞争对手的挑战,其竞争力的提高势在必行。这要求我们对于工程咨询业要有更加深入客观的了解,正确认识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对策和发展战略,使之快速健康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本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工程咨询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国内工程咨询业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工程,咨询管理,前景发展
  一、国内外工程咨询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工程咨询业作为一种针对工程建设而提供的服务,其实质是智力、知识和技术的转让,它的兴起与发展在世界上已有上百年历史,西方发达国家的工程咨询业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工程建设中,咨询服务独立于设计、制造、施工安装。有效的工程咨询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资金的合理使用,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的切实采用,及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进度,都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这是工程咨询服务在世界各地广有业务而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世行、亚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十分重视工程咨询的作用,明确规定贷款和援助项目都必须经过他们认可的工程咨询机构的评估。
  中国工程咨询业是一项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的新兴行业。其出现和兴起,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主管管部门允许有条件的勘察设计单位开展工程咨询业务,鼓励和支持组建专门的工程咨询公司和以其他形式,作为独立主体经营。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外合作的工程咨询机构在中国大地上应运而生。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2年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不断掀起新的热潮,工程咨询业于是有了新的发展,加之工程招投标制度和建设监理制度的逐步推行和完善,使中国的工程咨询市场日益扩大和渐趋规范。工程监理、技术顾问、造价咨询等各种不同专业的工程咨询中介服务组织有了可观的发展。其中工程监理发展迅速,有资质的监理单位目前已达5000家,从业者20万人,成为现阶段中国工程咨询业的中坚力量。但就总体情况而言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程咨询业相比,中国的工程咨询业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发展速度也是比较缓慢的,中国的工程咨询业仍然处于初创时期。
  二、工程咨询业前景广阔。
  现代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风险越来越高。如何规避项目风险,科学进行投资决策是各类投资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借助专业化的工程咨询机构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服务,成为越来越多决策者的理性选择。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工程咨询业正成为蓬勃发展的巨大产业。
  首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工程咨询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空间。当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稳步地进入新一轮上升阶段。在200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200美元,我国城市化进程将加快。三大产业结构正进行快速变动,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为包括工程咨询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将继续创造出非常大的投资空间。作为投资建设决策重要环节的工程咨询,对于保证各类投资主体决策的科学性,促进投资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我国各类投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等积极利用“外脑”,广泛寻求各类工程咨询服务,扩大对投资决策以及项目实施智力支持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新的生产技术和工具、筹资方式、管理手段等不断出现,各类投资主体也必须通过工程咨询公司获取这方面的信息,掌握这些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投资项目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可见,在新的历史阶段,工程咨询业将大有可为。
  三、我国咨询业内部面临的问题与应对。
  (一)工程咨询管理内部存在的问题:
  1.工程咨询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我国工程咨询机构大部分是从计委系统过来的,也有部分是从建委系统过来的,还有从经贸委过来的。不管是哪个系统设立的工程咨询机构,其职能都分别为其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建设或技术改造提供咨询服务。在某种程度上看,这些咨询机构都分别担负着一定的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因此,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按政府机关系列来设立其编制和级别的事业单位。这些背景、渊源、服务对象以及对资源的占有和报酬的取得,至今仍存在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且根深蒂固。我国现有的工程咨询单位的国有比重过大,缺乏经营自主权,许多单位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体制、程序、方法和标准,规范、规定与国际通行模式不接轨,管理体制落后,运行机制不灵,项目管理水平低,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2.市场公平竞争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在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行业或重点地区,咨询任务比较饱满,一些单位出于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即使自己吃不掉也不许别人干,自己能力不够也要上,势必以降低咨询服务质量为代价。而在另一方面,原有一些咨询单位,即使技术实力雄厚,也往往处于“无米下锅”的境地。
  现行资质管理存在弊端,在工程咨询业务范围内的执业资质也是政出多门,一些部门出于行业的利益,随意提高准入条件,或设置不切合实际的标准,把系统外或行业外的咨询机构拒之门外,这种资质管理办法束缚了工程咨询业发展的手脚。目前,工程咨询资质审批大部分都是直接由国家行政部门审批,只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委托中国工程咨询协会来执行,操作较为规范。把工程咨询资质人为分为若干个单项资质,其资质审批办法分别由各行政主管部门来制定,有的部门还有特殊要求,使咨询机构业务无法摆脱单一化,各自都依靠本行业主管部门行政权力实施垄断,无法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规律,导致工程咨询的职能被分割,功能被削弱。
  3.国际化程度低,与国际接轨有很大的差距。
  尽管我国的工程咨询业已经有了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大都停留在国内开展业务,只有极少数机构进入国际市场,国际化程度较低。因此,无论从体制、管理、技术、人才以及与国际的联系等方面都比较欠缺,大多数的工程咨询机构对国际惯例不熟悉,不了解国际市场客户需要、竞争态势,难以融于国际社会和适应国外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缺乏国际竞争中应有的数据、资料、信息、法规等等的资源。
  (二)科学发展,积极推动工程咨询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首先,要转变工程咨询业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化、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增强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能力。要在全行业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咨询理念,加快开展工程咨询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研究,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二是要增强质量保障能力。要切实增强质量意识,加快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推动工程咨询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三是要增强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工程咨询人才力量不足的问题,要实施“人才强咨”战略,抓住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三个环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四是要增强体制机制创新和现代化管理能力。针对工程咨询单位体制机制不灵活、缺乏发展活力的问题,要加快工程咨询单位体制机制创新,分类指导,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第二,要调整优化工程咨询业发展结构。一是要促进工程咨询业全过程协调发展。要适应国内外工程咨询新的需求趋势,扩大和创新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大力加强投资决策咨询工作,切实注重后评价工作,实现工程咨询全过程协调发展。二是要促进工程咨询单位多元化协调发展。要对不同所有制、组织形式、规模的工程咨询单位进行分类指导,推动广大工程咨询单位因地制宜,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三是要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协调发展。工程咨询单位要加快熟悉国际规则,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工程咨询服务出口,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牛永宏《国际工程计划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2.周惠珍《现代投资项目管理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3.房西苑、周蓉翌《项目管理实战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4.米兰•库布尔《管理咨询专业指南》,学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5.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工程管理项目导则》,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文章标题:浅议工程咨询管理与探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940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