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建筑市场主体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工程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众利益和安全。本文首先叙述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措施,
一:前言:
当前正处于建筑业发展迅速、建设主体多元化、建设程序规范化的新时期。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建筑业及政府监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把握我国当前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弄清监督对象,积极采取措施,才能保证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建设工程质量阶段监督管理,是从建设工程质量形成的先后顺序描述质量监管部门对其形成过程的各阶段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管理,是以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是否形成为界线将其分为三个方面:1.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2.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3.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这些是实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有关法规还不完善
目前,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依据是有关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各种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程等。然而对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时,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与现实情况差别较大,还缺乏有力、适度的处罚依据。
2.建筑工程监理机构的经费问题堪忧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监理机构依靠“自收自支”方式解决经费问题。监理费用由建设单位直接交付给监理公司,建设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不会按有关标准确定监理费用,要求监理公司优惠,优惠的比例有的还相当大,造成监理公司接到任务后无法派出足够的监理人员和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有的建设单位还拖欠监理公司的监理费,造成监理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经费困难,甚至发不出监理人员工资,使得监理公司无法正常监理工程,最终使工程质量受损。
3.质量监督管理意识弱化
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还没有与企业不良行为公示有效挂钩,企业管理意识普遍偏低,诚信体制差,导致工程质量监督的弱化。
4.监督系统人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尚显薄弱,是若干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源。
三: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建设法律体系
纵观发达国家成功的建设管理经验可发现,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建筑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完善建设法律体系上。健全的建设法律体系是建筑市场高效有序运作的根本保
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各国的建设法律体系一般包括基本法律、法规条例、规范标准三个层次。基本法律作为国家建设法律总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规条例属于基本法律的实施细则,构成行政法规;规范标准由专业部门或专业协会、学会制定,具体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指导限定各种技术活动。
2.实行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制度
施工许可制度和使用许可制度是当前很多企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微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德国、美国、新加坡等施工企业都是实行两种许可制度的代表国家。通过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的具体实施,既避免了不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盲目上马,给工程建设参与各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杜绝了质量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交付使用,给国家和使用者合法权益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在这些发达国家,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承包商及中介机构负责完成,建设主管部门并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竣工验收工作,也没有核验工程质量等级的任务,颁发使用许可证是在竣工验收之后。我国健筑法》确立了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需要介入竣工验收并核验工程质量等级,笔者认为,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建立使用许可制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着“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国际惯例原则,工程质量监督应由核验工程质量等级转变为监督竣工验收工作。
3.加强社会监督与监理单位的管理
要进一步树立监理的权威,现在的工程监理有相当多是建设单位说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权威性不够。当然,监理公司是受雇于建设单位,代表建设单位来管好工程,要听建设单位的。但监理公司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对社会负责,对工程本身负责。因此,要强调监理公司对工程监理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利有待加强。其次,还要推进监理公司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监理公司在人才结构上要自觉进行调整,缺乏的人才要尽快补上去。监理公司应该是有综合能力的,应储备各种人才。在工程建造过程中,社会监督与社会舆论起到重大的主导作用,现阶段可以靠社会监督来推进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建立工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质量监督保证机制的重要内容。
4.发挥新技术在质量监督中的应用,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
随着当代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管理在质量监督工作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为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达到即时性、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有必要进行信息管理的计算机化,同时也节约了原有信息管理中纸张的浪费,符合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如下目标:依据国家、省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建立基于全监督机构的业务和办公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与网站,推行和提高监督机构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管理体系,为领导决策和业务办公提供科学化的信息管理依据;实现机构内网络互联、与国际网络互联,实现数据共享;加速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反馈;加强基础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加强各部门的横向联系,减少人力、物力等系统资源,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从管理制度上,实现“一口对外”,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我市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建立新型的内部MIS系统平台,并提供功能扩展以达到全市各级监督机构甚至建设局或其他相关单位的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和监督工作的动态管理,同时还可以提供市建设局、省总站所要求的统计数据。
5.严格内部管理,树立执法人员形象,严格工程质监人员的执法行为
要促使工程质监人员正确依法履行职责,即工程开工前由监理部门向开发建设单位递交工作联系卡,公布工程质监员姓名、岗位证书编号、业务职责,廉政纪律,以求得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和评价。实行工程质监管理情况的定期书面汇报制度,努力做到监督记录制度化、规范化,即各专业质监员和所有监管工程管理人员,对于发现的重大问题必须立即报告,不得拖延,当日工作当日记,周末集中报送工程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后反馈本人,月度工作要于当月末写成总结,以书面形式报送工程主管部门审查并对工作情况和有关问题签批意见,也可采取工程例会等各种载体发挥作用,使工程质监工作做到勤检查、勤督促、记录及时、台帐健全、考核到位,保证高质量工程的全面竣工。
6.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其工作的开展,不仅要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规,更要依靠掌握先进管理技术和专业技术的各类人才。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机构当前最为迫切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以适应建筑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从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两方面人手。质量监督重点要做好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和考试工作,争取在近期内取得执业资格。
四:结束语:
总之,当前在建筑业发展迅速、建设主体多元化和建设程序规范的新时期,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不断建立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各种监督手段和措施,充分发挥各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建设法律体系,实行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制度,加强社会监督与监理单位的管理,发挥新技术在质量监督中的应用,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严格内部管理,树立执法人员形象,严格工程质监人员的执法行为,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全面促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海栋.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OO8,34(3):263-264.
[2]刘勋.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J].科技创业月刊,2004,(16)
[3]白红亮.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J].山西建筑,2009,35(15):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