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30 09:37 热度:

  
  摘要:要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应以材料为基础,以设计为前提,以施工为关键,并加强管理维护,对防水工程进行综合治理。文章分析了影响防水工程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防水层在某些位置上由于应力集中,变形频繁,雨水冲刷严重或外力损害,会较早地出现局部损坏,导致整个防水层末到耐用年限即需返修。因此,在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容易造成局部损坏的薄弱部位应设置增强层,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设防能力,延长整个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1影响防水工程质量的因素
  1.1材料方面的因素
  防水材料的质量好坏,是能否搞好防水工程的基础。而目前国内的防水材料的品种、规格较多,产品质量各异,而目前国内的防水材料市场又比较混乱,不少劣质防水材料充斥市场,如将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使用到防水工程上,必将严重降低防水工程质量。以纸胎油毡和防水涂料质量情况来分析,可以看出:
  ⑴石油沥青纸胎油毡中的原纸质量下降。20世纪50年代的原纸中废旧布浆含量较多,并含有一定数量的粗毛,而现在多用废纸和草浆,使油毡的拉伸强度降低,延伸率减小,含水率增加,质量下降。
  ⑵原纸密实度增加,吸油率降低。浸油率由140%~160%下降到115%以上,由于沥青浸不透原纸,易造成油毡脱层、腐烂。
  ⑶石油沥青质量不好。20世纪60年代以后,使用了含蜡量、含硫量较多的国产石油沥青生产油毡,导致油毡老化性能差,易流淌和脆裂,且沥青中的石蜡具有迁移性,易使油毡防水层逐渐失去粘结力,造成防水层翘边、脱落。
  ⑷防水涂料质量低。尤其是一些生产防水涂料的乡镇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生产设备落后,操作工艺原始,使用的原材料杂乱无控,多数产品质量低劣。据有关部门对三个生产塑料油膏的厂家进行抽查,只有一个厂家生产的塑料油膏是合格的,合格率仅占14.3%。如将这些不合格的防水材料应用到防水工程上,必然会严重降低防水工程的质量。
  1.2设计方面的因素
  建筑防水工程的防水设计至关重要,是能否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但是我国目前正在防水工程设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⑴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制定防水工程的设计规范,设计人员无规范可遵循,各种不同类型、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应如何进行防水设计,采用何种防水材料,有哪些具体的技术要求,均没有明确的规定。
  ⑵设计人员对现代防水知识淡薄,对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性能、适用范围、使用条件等不甚了解,不能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正确选用防水材料,不是因循守旧,就是因选材不当而造成渗漏或浪费。
  ⑶1958年以来,大多数屋面防水工程为350号油毡二毡三油的简易防水做法,从而降低了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由历次调研中可以发现屋面渗漏现象明显增加。
  ⑷屋面节点构造大多内容陈旧,仍沿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做法。如油毡收头处理沿用下木砖、钉木条的做法,常因风吹、日晒、雨淋出现翘曲、变形、腐烂,造成冷水节点破坏,导致屋面渗漏。
  ⑸有的建筑物设计施工时屋面整体刚度不够,因变形较大时而产生裂缝;有的屋面坡度过小、排水管数量不足或口径过小、排水路线过长使屋面积水而造成渗漏。
  1.3施工方面的因素
  通过对房屋渗漏事故的调查分析表明:施工方面的因素是造成房屋渗漏的主要原因。如果有合格的防水材料,优秀的房屋防水设计,但施工不认真,施工质量低劣,仍然会使房屋发生渗漏。因此,确保施工质量,是提高房屋防水质量的关键。造成施工质量低劣的因素主要有:
  ⑴缺乏防水专业施工队伍,甚至使用丝毫不懂防水技术的工人去进行房屋防水施工操作,其后果必然导致防水工程的失败。
  ⑵对防水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及管理不重视,找平层和防水层操作马虎,未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分工序、分层次进行验收,尤其是对节点部位处理不认真,留下了渗漏的隐患。
  ⑶对于石油沥青油毡屋面使用现场熬制的玛蹄脂质量不合格;事先未做配合比试验或未按配合比准确计量;熬制温度过度,油份挥发过多,沥青容易老化;使用了高蜡沥青,而又未进行脱蜡处理等。
  ⑷由于抢工期、赶进度,找平层未干就急于铺设防水层,而又未采取排汽屋面等有效措施,致使防水层出现起鼓、脱层、腐烂和渗漏。
  ⑸涂膜防水施工时,则往往因涂膜厚度不均匀或涂膜过薄而导致防水失败。又如有些施工单位为了拿到工程,尽量压低造价,而使用一些固含量偏低的防水涂料。
  2 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完善防水工程的设计
  建筑防水工程的防水设计至关重要,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防水工程设计的任务是:科学地制定先进技术与经济合理相结合的防水设计方案,采取可靠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做到不渗、不漏,并保证防水工程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防水设计应以防排结合、以防为主、刚柔结合、以柔适变、多道设防、复合防水为指导思想,根据建筑工程特点,依据国家防水工程规范进行有针对性设计。
  2.2编制切实可行的防水施工方案
  为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保证工程防水施工顺畅进行,施工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根据工程防水的技术特点和工程进度要求,合理部署、组织、分配施工力量,从技术、材料、人员和管理等方面为工程防水创造有利条件。这就需要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工程防水施工方案。包括工程概况、质量工作目标、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准备、施工工艺与要点、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工段划分、施工顺序、施工进度、操作要点等技术保障措施,考虑工程防水的每个细节,使设计意图得以贯彻落实。要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水施工方案,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要通过图纸会审,熟悉工程构造、节点细部构造、设防层次、采用的材料以及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等要求。
  2.3正确运用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品种繁多,有高、中、低不同档次,分别具有不同特性和各自的应用范围。防水工程施工中,应根据建筑物的等级、性质、功能和构造等特点以及本地区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防水材料,如高分子防水卷材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适用于屋面及地下防水工程,耐老化性能好的可用于外露工程。防水涂料固化后,形成无接缝的整体防水层,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防水工程、厕浴间防水工程、地下防水工程,以及三、四级屋面防水工程和一、二级屋面多道设防中的一道防水层。防水所用的材料,必须本着有出厂合格证书和试验报告单,同时在现场使用前必须再做防水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要优选防水材料,提高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率。卷材防水工程中使用的卷材、粘结剂和密封材料应有明确标志说明书、合格证。
  进场材料均应按规定抽样送法定检测机构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要防止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使用到防水工程中。对一些已属于淘汰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防水材料,也不允许使用。同时,要注意多种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复合使用、配合使用时的相容性和施工方法是否匹配。要检查、核对进场材料的数量和重量,这也是防止偷工减料,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此外,在材料的存放和施工中,要根据材料特性,采取必要的通风、防火措施。
  2.4重视施工全过程的监理控制
  为使防水工程在安全与质量上能达到预期目标,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对防水工程的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控制,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对进场原材料、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严格的监控。①工程防水施工工艺是否遵守设计要求和施工操作规程。②防水材料及辅助材料的使用、储存是否符合产品质量管理规定。③特别注意检查工程防水细部构造,如落水口、管道根、伸缩缝、阴阳角、天沟、卷材搭接等处的防水施工质量。④检查、抽查所用防水材料及辅助材料的产品质量,防止使用不合格产品,避免偷工减料。⑤在防水层施工中,每一道防水层完工后,应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防水层的施工。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立即现场解决,不留后患。⑦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劳动保护,要注意防火、防盗,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2.5加强防水工程的维护保养
  防水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由于未设置专人对屋面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对一些局部出现的缺陷未及时进行处理,天长日久会导致缺陷扩大、裂缝发展、节点破坏、屋面渗漏等,因此应设专人加强管理,如定期检查、疏通天沟和水节点等。
  2.6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制度
  要解决好防水工程的质量问题,还必须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制度,它指在合同约定的耐用年限内,保证防水工程的总体质量,防水工程不应该出现漏水现象。一旦出现漏水,最终责任者(设计者、总承包者或防水专业承包者)不但要免费维修,而且还要赔偿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为了保证责任的落实,必须给最终责任者以一定的权和利,即对工程所用的防水材料、配套材料有选购权、设计或设计修改权等。实行保证期制,应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令,明确规定实施办法。只有这样,防水技术才会被重视,伪劣产品才不会有市场,设计也会根据建筑物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按规范、规定进行设防,以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专业施工队伍才会重视上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操作技能,做到精心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实行量价分离,按质论价,使责、权、利真正结合。因此,只有实行保证期制,才是切实保障了业主的权益,明确了责任,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防水工程的水平,从根本上解决防水工程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升利.建筑的防水设计与施工[J].科技促进发展,2009,(02).
  [2]钱毅东.建筑防水新技术的工程应用[J].山西建筑,2009,(02).
  [3]真明.浅谈住宅楼的屋面防水[J].黑河科技,1997,(03).
  [4]王文斌.国内外屋面防水工程的发展趋势[J].甘肃科学学报,1998,(03).
  [5]余洪,姜海宁,张文博.浅谈屋面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房材与应用,2005,(04).
  

文章标题: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280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