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从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重要意义、工程量清单计价下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工程量清单计价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
按照GB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下简称为《计价规范》),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项目清单和税金项目清单。过去,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是以定额为依据、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标底为中心的计价模式和招标方式,随着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逐渐显露出其自身的毛病。如其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定额项目和水平总是和市场相脱节等。随着2003版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出台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生了由传统“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模式的重大转变,是我国工程计价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为此,本文将主要谈谈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工程造价管理。
一、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重要意义
(一)工程量清单招标为投标单位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基础
采用工程量清单,有利于投标者集中力量评估、分析、测算自身各项费用单价高低的情况,合理选择具有竞争性的施工组织和措施方案,从而促进企业抓管理,降成本,提效益,有效地避免了个别投标单位因预算人员的编制水平、素质的差异而造成工程量计算偏差,从而使评标、定标工作在量的方面有一个共同的竞争基础。
(二)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体现了企业的自主性和综合实力
采用统一工程量清单,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在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同时,可将经济、技术、质量和进度等因素经过科学测算,并结合项目、市场、风险以及本企业的综合实力,自主填报清单开列项目中的综合单价或合计汇总价,实行自主报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充分体现了施工企业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并促使企业在施工中加强管理、从技术中要效率,从管理中要利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三)工程量清单有利于明确风险的划分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特性,工程的不确定和变更因素多,工程建设的风险较大。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后,根据《计价规范》的要求,在招标文件中应标明该工程要求投标人承担的风险内容及其范围(幅度),即投标单位只对自己所报的成本、单价等负责,而对工程量的变更或计算错误等不负责任,这部分风险由业主承担,这符合风险合理分担与责权利关系对等的原则。
(四)工程量清单招标有利于控制工程索赔
在传统的招标方式中,“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现象经常发生,其中,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技术措施费用及价格是索赔的主要内容。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其措施项目中可精确进行计量的项目宜采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方式编制,列出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而不可精确进行计量的项目,或判断工程变更的风险不大,就可以按“项”为计量单位,一口价包死,后期不再做调整,起到有利于控制工程索赔的作用。
(五)缩短招标周期,避免重复劳动
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则要将施工图纸所涵盖的招标工程全部建设内容,实物工程量和技术措施以统一的计量单位列出数量清单。那么在投标报价时,则可免去重复计算投标人工程量步骤,避免了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还可简化投标报价的计算过程,缩短了投标报价时间,更有利于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科学合理。
(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计价办法,我国建设领域要想与国际接轨,增强国内建设各方主体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则必须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自加入WTO后,国外造价咨询机构可在国内注册成立独资企业,我国企业也可到国外投资和经营项目,所以无论是国内改革的需要,还是工程造价领域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推进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了。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下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真正实现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要求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从立项开始就进行全过程管理。其包括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合同价款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但从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来看,偏重于工程施工、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而忽视了决策、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据调查分析,仅设计阶段就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高达70%以上,而施工阶段对其影响程度仅为5%-10%。为此,忽视决策与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则会使其在管理上出现偏差。
(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技术与经济应是相辅相成的。但从目前所存在的管理现状来看,其管理工程中存在着技术与经济想分离的现象。如设计人员认为其主要工作就是按设计要求进行工程设计,工程造价的控制与自己无关;而造价人员认为其主要工作就是按照设计方所提供的资料及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计价编制,无须考虑别的因素。这就最终导致工程造价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三)企业定额的建立还不完善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目的在于打破由政府的造价管理部门统一单价的做法,让企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价格和技术优势,积极地在竞争中形成价格。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企业自身的定额还未建立起来,在投标报价时,仍套用国家定额,这样往往造成定额高的子目报价就高,定额缺项的子目就不报或漏报。或是已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企业,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并未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定额的编制上。这样,使得工程量清单计价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其未能体现企业的技术特色、管理水平及个别成本,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竞争也是信息的竞争。目前,大多数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严重滞后。如各企业的工程计量、计划及统计无统一的管理软件,企业自身无自己的价格信息库和市场信息调查部门、无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这就致使工程量清单报价流于形式,及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随之流失,造成资源的无形浪费。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一)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1)应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是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分析,使之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主要是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确定合理的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对造价高的工程实施重点控制,从而最终降低工程造价,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
(2)大力推行限额设计和标准设计
限额设计是指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标准设计又称定型设计或通用设计,它是通过将大量成熟的实际经验和科技成果提炼而得到的。
在设计阶段大力推行限额设计和标准设计,不仅可以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还可减少重复工作,大大缩短设计时间,加快设计速度的1-2倍,从而可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工程造价。
(二)企业应积极编制企业自身的企业定额
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则是要求投标企业应按本企业的企业定额及市场情况自主报价,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清单报价的竞争就是企业定额水平的竞争。因此,各企业应尽快建立并完善一套适合自己技术、设备、管理水平的企业定额,实行自主报价。编制施工企业内部定额,企业领导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可以组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国家统一定额的子目进行疏理、研究讨论,对定额子目的人工、材料、消耗量,按照本企业的施工组织、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科学地测算后来确定消耗数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行制定单价、材料单价、机械台班单价的标准,制定参与市场竞争的策略,在此基础上逐步地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定额。同时,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主动适应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和结算的大环境。
(三)建立完善工程市场信息系统
工程量清单计价强调的是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快速报价,有条件的企业还应通过网络、新闻媒体或协议等技术手段来建立企业自身的造价管理系统,以便能及时收集人工、材料、机械等市场价信息,并对计价活动进行动态无纸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
(四)建立工程量清单项目的数据库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快速、准确的报价及工程造价的控制都离不开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与总结,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工程造价资料信息库。这就要求各企业根据本企业的已完工程,全面积累、整理、分析、研究各类工程或同类工程不同结构、不同施工情况等技术经济方面的资料,实现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并建立数据库,进而根据需求作为新工程快速准确报价的依据。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因此,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工程造价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和理解《计价规范》,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懂得如何运用工程量清单来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工程造价管理能更好的适应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更好的规范建筑市场的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GB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