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27 15:19 热度:

  
  摘要: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实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认真分析、对待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最大限度控制项目成本,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联系实际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和索赔、工程结算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说明怎样进行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
  关键词:项目;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多样性和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施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流动性、单件性、长期性及施工生产受自然气候影响的特点。因此,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和各个层面,对施工单位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目的是要使施工项目达到低成本、高质量、短工期、高效益等,而其中施工项目成本是这些目标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它是全面地反映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因此,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和索赔、工程结算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说明怎样进行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
  1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
  (1)设计深度不够或设计质量不高,建设期内设计变动较大而导致增加投资较多;
  (2)建设期内由于物价的上涨幅度、还贷利率、税费标准以及汇率风险超过原概算中所预测的指数和标准;
  (3)由于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造成建设工期延误和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投资的增加;
  (4)由于建设过程中不恰当的提高标准和铺张浪费导致投资的增加。
  (5)由于建设管理不善和地方摊派等原因。
  (6)由于管理体制原因造成工程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非常严重。可以看出,造成建设投资突破的原因,主要是经济体制的问题,以及建设管理水平问题。要保证投资控制和管理工作卓有成效,首先应合理预测工程造价,在此基础上,必须不断加强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2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相应措施
  (1)是技术与经济结合,加强投资控制。切实有效的投资控制,必须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要结合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自身的机械设备、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和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编制一套切实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作为工程实施的行动纲领,细化施工管理,控制预算外费用支出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材料费在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动态了解建筑材料的市场变化,随着工程进展情况深人现场、市场,掌握第一手的施工情况及材料信息,为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素质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在积极协助、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搞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人、财、物,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强化节约投资的意识。施工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方联系,选择既科学又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克服盲目指挥造成的浪费,特别是负责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应与经济人员相结合,从工程招标、合同谈判、造价预算、签付进度款到竣工决算、造价分析等,实行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2)是严把变更关,将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建设单位要提供设计条件时应充分考虑全面,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次比较评估,最终确定经济合理的满足实际使用的优化的设计方案。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或使项目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如确需变更,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加强材料、设备的管理。建设单位应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避免事情积压成堆,对工程造价心中有数。
  (3)是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及早掌握工程造价变化。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许多工程就是由于现场签证不严肃,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导致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因为现场签证费用是整个工程投资的一部分,所以该费用预算的编制及结算,应与正规的预算编制原则和程序相一致其中执行的定额、基价及取费标准也应与主体工程所签合同规定相吻合。应该克服那种不管合同,只根据施工企业等级制定一个综合系数,而且几年不变的做法。工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设备,其供应原则及办法也应该与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相一致,其材料价差的处理也应该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现有规定。按照国家的规定及国际惯例,现场签证费用的审核应由现场监理工程师负责。但根据我国的现状,由于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造价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还是应该由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协助参与把关为宜。现场签证费用不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或者监理公司,均应及时处理,以免由于时间过长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无论是施工单位依据现场签证单所编制的预算,还是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进行的审核,必须注意签证单上的内容与设计图纸、定额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否有重复之处,重复内容必须予以剔除。因为有些工作内容虽然没有在图纸上反映,但含在定额之中。严格现场签证管理,首先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与工程经济人员相互配合,不仅做到“随做随签”。还应该做到首先,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工程签证单上的征一个字、每一个字母都必须清晰。其次,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最后,签证的内容不能超过应签证的范围。
  (4)是加强索赔管理
  施工现场要加强索赔意识及熟悉索赔程序。索赔首先要建立在合同的基础上。这就要求现场层层机构及有关人员应对合同基本条款,涵盖内容深人了解,增强全员的合同意识。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组织施工生产,切实维护合同赋予的权益。现场的技术、机械、材料人员在工作仍要与经营人员共同合作,以满足施工,节约成本为己任。尽量控制索赔事件的发生,对已发生的索赔事件,首先要分清承发包双方的责任,其次要准确合理地计算索赔费用。
  (5)是加强结算管理严格把好审核关。
  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建设单位的审核人员或受其委托的造价咨询人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严格把好审核关。对工程量的审核应根据施工承包合同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不能多算或不按规则计算,在要求施工企业报送相应的工程计算式和材料用量明细表的同时,建设单位也要编制一份完整的结算书和材料用量明细,这样比照审核,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准确进行计量审核。其次,在结算审核中,还应注意审核项目的单价、结算书中分项的正确性的程序的准确性,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从工程招标到竣工决算的一项系统工程,是防止“三超”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工程建设经济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培育合格的建筑市场主体,增强企业改革活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1]罗瑞敏。谈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山西工程建设标准定额信息.
  [2]舒怀珠等: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5)
  [3]程腊梅、吴辰超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工业技术经济2008.8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文章标题:浅谈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240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