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以速成、短期、流行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思潮和现象愈演愈烈,这种新的文化样式即我们所说的“快餐文化”。伴随着快餐文化的泛滥,乘承追求卓越、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的传统工匠精神不断受到冲击,日渐陷入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正确解读快餐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内涵,探寻工匠精神的价值传承,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快餐文化;工匠精神;理性认知;价值传承
一、快餐文化与工匠精神的内涵
1.快餐文化
所谓快餐文化,就是以消费为中心、以文化时尚为内容、以市场流行为导向且面向大众的一种文化样式。它往往附着在商品上,具有速成、流行和短期的特征,处在人类文化结构的浅层。当前,以追求“速食主义”、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为代表的快餐文化,正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之一。
2.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词源于传统手工业时代,我们可从多角度对它进行阐述和理解。究其本质,工匠精神是指生产、制造、服务的各个环节都以顾客至上为宗旨,对产品细节要求严苛,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服务追求完美的经营理念。它还指那些肯花时间和精力,专注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不懈追求的行为。它代表的是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文化产物,国家发展的持久动力,还是人类发展的价值体现。
二、快餐文化视角下工匠精神被边缘化的原因
快餐文化的产生,与现代社会快节奏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在社会的快节奏之下,人们一味地追求快,工匠精神带给我们的丰厚精神食粮被不断淡化和遗忘。当前,快餐文化泛化,工匠精神不断被边缘化,究其原因,可从四个层面去理解。
1.急功近利思想普遍化
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物资匮乏,人们将全部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生产建设中,无暇关注和践行工匠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大众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依旧有限,便宜、“差不多就行”的消费环境限制了工匠精神的培育。同时,以“深圳速度"“海南精神”为代表的新发展机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下海经商,他们抛弃坚守多年的工作和职业,奋不顾身地追逐发家致富的捷径。在这样的环境下,工匠精神不但不能被弘扬,反而被快餐文化所侵蚀,导致假冒伪劣产品盛行,违法犯罪行为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投机房地产或其他途径快速积累财富,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断蔓延,导致了“工匠精神”的边缘化。
2.素质教育理念片面化
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学校办学理念不断商业化,从幼儿园到大学无不受到影响,衍生出诸如国际化幼儿园、省市级示范性中小学、世界一流大学等;学校办学宗旨不断功利化,从最初的教书育人演化为提升升学率,为社会“订单式生产”人才。家庭教育也出现了一些短视化行为,一些家长以亲身经历左右子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物质上尽可能满足,在择业上鼓励他们选择安逸的工作。学校和家庭教育理念的片面化,使孩子在未步入社会之前便远离了工匠精神,认同和接受了快餐文化。
三、快餐文化视角下工匠精神的理性认知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工匠精神的内涵被不同程度地误读、扭曲,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回归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因此,理性认知工匠精神,显得格外重要。
1.突破工匠精神的时代局限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职业,工匠酒盖木匠、石匠、铁匠、金银匠等,他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各种物质资料,用自己精湛的技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传统手工业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有人便认为工匠时代已经过去。在传统手工制造时代,工匠精神意味着“慢工出细活",而在快餐文化影响下,人们已很难接受“慢工出细活”这一理念,从而对工匠精神产生误解。尽管工匠们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工匠精神却愈发凸显其时代价值,且永不过时。随着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迈进,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呼吁重树工匠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
2.摒弃传统教条理论的束缚在对工匠精神进行解读时,不少人会将工匠精神局限在手工技艺和加工制造领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的“劳力者”便是以工匠阶层为代表的社会最底层。在快餐文化影响下,人人都希望成为“劳心者”而非“劳力者”。殊不知,工匠精神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丰田实行精益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要抛弃教条理论,更加全面地理解工匠精神。
四、快餐文化视角下工匠精神的价值传承
当前,培育工匠精神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不仅是传承勤劳、敬业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还是展现当今中国综合实力和形象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在快餐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培育工匠精神,运用正确的方法显得格外重要。下面就从文化氛围、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价值观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1.培育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先决基础。
第一,重塑新风尚。在“士农工商”传统价值观的侵染下,人们拜官、拜权的处世观依旧根深蒂固,加之快餐文化的侵袭,在当下倡导工匠精神,鼓励社会大众为工、为匠是对传统理念的颠覆,是对社会浮躁氛围的宜战。要在全社会重塑崇尚劳动、崇尚技能、崇尚创造、崇尚专注的新风气,抵御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使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价值准绳,需要做到四点。一是尊重一线劳动者,肯定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的付出就不会有物质生活的繁荣与进步;二是认可技能的重要性,让技能掌握者获得与之相应的待遇;三是坚持创新、创造,勇于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精髓之一;四是崇尚水滴石穿的信念,不忘初心,摒弃急功近利、好高骛远。
第二,再造职业文化。工匠精神需要做到“讲究而不将就",但“差不多”文化一直难以被从我国传统职业文化观中抹去。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差不多"往往会“差很多",被忽略的职业文化严重阻碍了工匠精神的养成。再造符合当下实际的职业文化,重塑行业准则和职业操守,可以让劳动者在实际生产劳作过程中尊重产品与技术,规范操作,信守诺言,进而用“挑刺”的态度诠释工匠精神。
2.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制度环境
工匠精神的养成离不开制度的土壤。人与制度关系密切,任何制度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例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政府一旦不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知识产权拥有者的辛勤付出便不能获得实质性收益,抄袭、山寨、伪劣等不正之风就会快速抢占市场。在“劣币驱逐良币”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工匠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他们会放弃坚守的工匠精神,放弃研发与创新,这将严重危害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可靠的制度环境,尽可能让知识产权与报酬画等号。同时,应提高各类产品的市场准人门槛,提高质量认证标准,间接地提示产品生产者在关注成本要素时,注重质量把关。只有建设适宜的制度环境,才能让工匠精主根发芽。
抵御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理性认知和传承发展工匠精神。个人发展、社会创新、国家复兴,都需要宝贵的工匠精神。俗话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求真务实,方能厚积薄发。
参考文献:
[1]李婷,以马克思劳动自由观解读工匠精神[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a,2016(7).
[2]事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
《快餐文化视角下的工匠精神》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作者:李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