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我国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各个省市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主导产业的关键时期。江西作为唯一一个与中国三大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西经济区毗邻的省份,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其优势也开始日益显现。但与周边省份相比,江西经济总量偏低,综合实力靠后,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合理的选择工业主导产业和对现有的主导产业进行分析判断,准确选择一个主导产业对于江西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要:文章在对江西省十大工业产业的产值和工业份额描述的基础上,选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江西省2006和2011两个时间点对十大产业做进一步分析,并以全国十大产业作为参照,对江西十大工业产业部门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进行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主导产业,SSM,区位商,产业选择
一、江西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一)江西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西开始逐渐确立和选择工业主导产业,并在之后不断的进行调整。“九五”规划明确提出将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冶金和建材以及食品工业等7个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工业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出台的《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明确确立了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产业、食品工业以及精细化工和新型建材产业为六大支柱产业。综合江西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目前江西各工业产业规模。本文分析十大主导工业产业的竞争力以及发展趋势,从而给出相应的结论建议,为江西工业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二)江西十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江西十大主导产业近十年发展迅速,见图1。
以上数据说明,江西的这十大产业在过去的近十年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至2011年,十大产业的总产值占江西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0%,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主导产业,其中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工业更是增长显著。
二、主导产业发展的进一步SSM和区位商分析
(一)论文分析方法
为进一步分析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引入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分析)进行分析。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区域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二)十大主导工业产业的SSM分析
现选取2006年和2011年两个时间节点的十个主导产业作为分析对象,以国家范围内相同的十个产业部门的情况作为参照,对江西十大主导产业做SSM分析。
利用SSM分析得到表1,其中包括十大主导工业产业的产业部门增长量、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及产业部门总偏离分量。
为对十大产业部门进行比较,根据表2所得的数据,对各指标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作产业部门偏离分量图。
分析图2,位于第一象限的产业部门为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物品产业,结构优势和竞争优势都较为明显,这些产业在期初就具备良好的产业结构基础,较其他部门也更具备竞争力,属于较好的产业部门;位于第二象限的为医药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制造业,这两行业具有结构竞争优势但竞争力优势不明显;位于第四象限的产业为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具备竞争优势但结构优势不明显;位于第三象限的产业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都不具备。
(三)进一步区位商分析
为了对这些产业的区位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引入区位商这一指标,区位商是指一个区域某一个产业部门的经济指标在本地区的比重与全国同一产业在全国的比重之比,是测度一个地区比较优势的十分有效的经济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LQi=■;其中,LQi代表第i产业的区位商,pi代表区域第i产业的工业总产值,g为区域工业总产值,相应的,Pi代表全国对应的i产业的工业总产值,G为全国工业总产值。区位商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三、结语
综上,十大主导产业虽然在江西工业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对比全国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很大一部分产业不具备竞争优势,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也为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如何做好主导产业过渡,实现现有的主导产业实现向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和产业转型至关重要。本文认为力求江西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在加强其结构调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支柱、重点行业的竞争力;对传统支柱产业(如有色金属、非金属)进行技术改造,改变现存的低附加值、低加工度的弊端,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延长产业链;培育一批优秀的大中型企业,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资金联系,侧重对机械、电子等产业的投入,这些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加工链长、附加值高等特点,且在江西工业体系中所占份额逐年提高,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应该继续加强这种优势,培育成优势明显的产业;另外,产业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工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动态、长远的发展眼光,需要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在现有的优势上积极培育如新能源(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最终实现工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最后,现今工业都存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之下,应当要积极寻求突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军以,苏维词.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02).
[2]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
[3]卢中辉.江西工业结构的偏离份额与投入产出对比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9).
[4]刘飞仁,栾贵勤,刘火群.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于六大主导产业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02).
[5]杨伟,凌琦.基于SSM的泉州市工业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03(04).
[6]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7]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0]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1]王青.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06).
[12]刘宇,黄继忠.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J].资源与产业,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