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

所属栏目:审计论文 发布日期:2016-06-14 14:04 热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各企事业单位已经普遍应用会计电算化来处理账务。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给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及影响。与传统的手工做账相比,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信息处理流程、内部控制、信息存储和存取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对企业内部审计线索、审计方法、审计内容、审计人员的素质等诸多反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审计期刊发表,主要版块栏目:审计技术与方法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园地等。审计论坛审计理论探讨、工作研究、问题与建设等。审计案例分析法制天地谈规论法、法规介绍等。审计信息审计工作动态、理论信息、各地工作情况、财经信息等。

  一、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现状及内部审计的现状。

  1.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现状。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会计电算化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更多会计软件的开发已经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轨道。但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等,一些先进的、现代化事物的不断出现,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财务系统变得刻不容缓。从总的情况看,会计电算化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基本完成手工会计记账向电脑会计记账的转变。随着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人员素质逐渐提高,操作水平日益熟练,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加强,显示会计电算化已向优良、稳定、科学的方向发展。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2.内部审计的现状。

  我国的内部审计建立于1983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并且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审计的重点仍侧重于财务会计、审计手段落后和人员素质、知识结构不全面等。致使我国其他诸如业务审计、管理审计开展较少;很多审计人员面对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时显得力不从心,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比较缺乏。

  二、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及影响。

  1.对内部审计线索的影响。

  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审计线索十分明了,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总账、明细账、汇总表直至会计报表,每一步都会有文字记录和验收人的签名,审计人员可以从最初的会计凭证开始,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逐一审核,直到形成最终审计结果;也可以采用逆查法,从会计科目的余额开始,逆向核查,直至原始凭证,从而形成顺查法和逆查法等审计方法。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审计线索发生了变化。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和形式、会计数据的生成和传递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没有了传统的文字记录和账簿,取而代之的是存储磁盘,使得从原始数据的录入和财务报表的输出都只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消失了,审计人员就很难甚至根本无法通过肉眼跟踪会计业务的处理,也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考查会计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传统的查账方法已不完全适用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为了更有效地审计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将审计需求纳入到财务软件的系统设计和开发中,系统的各种数据文件都应留下审计线索,除应保证会计据文件的打印输出外,还应将会计数据文件以可审计的形式进行储存和备份,例如应保留应收、应付款等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而不能只留下更新后的余额。

  2.对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论文网 LunWenData.Com]

  在手工会计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主要采用手工核对账目、核对凭证、函证等操作,但是这些手工方式在电算化系统下会失去效果,因为通过电脑数据库输出的数据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计算机,而非审计人员本身。

  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和调查等方法,也是由人工完成的。虽然电算化下人工审查技术仍有必要,但计算机辅助审计,效率更高。审计人员在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的前提下,应先对电算化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核查,必要时采用专业软件来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把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并要不断的积累经验。企业应采用既规范又具有充分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功能的审计软件,如 :ERP软件,因为其在初始录入凭证时有一条记录记载,在改动、删除时,并不是在原记录上变动,而是另有记录反映。这样,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同一笔业务有哪些改动,什么时问改动的,由谁操作的,具体在哪项功能中变动的,均可一一查出,每一笔处理都留有痕迹,这就为审计工作提供了线索和方便 。#p#分页标题#e#

  由此可见,新的内部审计已经涉及到信息技术和财务手段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所以,企业应根据财务制度和内部审计的需要,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规范审计方法和手段。

  3.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手工系统中,审计人员凭借自己的经验、专业知识,结合运用各种审核检查的方法,就可以达到目的。然而在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以后,审计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审计线索、内容和技术手段都发生了改变,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很难实施跟踪审计,并且一些审计人员不熟悉电算化系统,无法识别、审查内部控制,也就无法参与审计工作。因此,审计人员除需具备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且熟悉有关政策,法令法规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及舞弊要有清楚的认识。

  更重要的一点,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还应拓展知识面,参与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培训,以及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培训,如数据模拟检测法、程序追踪法和程序编码控制法等,这样,审计人员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编写出自己的电算化审计系统,从长远来看,这是很有必要的。

  4.对内部审计内容的影响。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审计内容,就应当包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内部控制的审计等。审计人员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应当参与系统的设计、调试、检验和验收,除了对系统的合法、合规、安全可靠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之外,特别要从审计角度审查系统的可审性、审计线索的设置等。

  三、如何推动内部审计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1.变更审计准则。

  会计电算化使得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审计工作中逐步建立起的一系列审计准则已不适用于变化了的情况,而需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审计准则来指导审计工作实践。在制定新的审计准则时要在考虑我圉国情的前提下,大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新的审计准则是对电算化审计的标准化,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2.采用适应电算化会计的方法和手段。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手工审计方法已不能达到审计的目的,审计财政金融人员承担的审计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审计技术和方法应随之改变。当审计线索和审计数据都发生了变化时,审计工作单靠原有的一套审计方法和手段就远远不够了。对会计电算化的审计所包括范围也扩大了,不仅要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和打印输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查还必须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程序可靠性、真实性和安全保密程度检查。根据系统程序的设计流程图,重点检查程序设计是否符合会计法规、会计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考核它的合法性、合规性;利用被审单位的实际数据。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处理检验,并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论文网 LunWenData.Com]

  3.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

  当会计由手工处理方法逐步地转向电算化信息系统时。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传递程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反映在手工会计具体接触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等形式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数据生成方式、处理方法和组织形式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绝大多数的可见性资料转入了计算机内部处理,并在磁性介质中存储,尤其多道程序设计能力的开发、远程通讯网络的增加,使审计工作在方法及实施步骤上都更加复杂和困难,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的工作方法也必须提升到新的水平。

  4.抓好事先审计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的关键。

  会计与审计在保证各自职能标准的前提下,为更好地体现两者从系统的程序设计、开发到操作技术方面协调一致。防止各个环节实施过程中出现错误或漏洞,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由审计人员直接参与,即实行系统的事先审计工作。事先审计可以直接监督系统开发过程必须按照标准的开发规程和方法进行,以保证系统程序及应用控制满足会计管理需要并达到应有的质量。与此同时,审计人员直接参与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也为审计人员审查系统开发过程和评价应用控制提供应具备的条件。这些审计程序可以执行审计监督,建立审计跟踪文件。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会计事项及操作处理的有关信息, 以便日后审计人员跟踪追查这些程序执行审计功能。

  总之,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必须运用发展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要认识到这种影响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会计和审计发展必然趋势,而由此带来的问题。其解决关键是及时开发出审计软件,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促使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和计算机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文章标题: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shenji/3174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