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以下的几点内容,阐述了对政工干部在企业中的职能定位的探讨
关键词:政工干部,企业,职能定位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要求企业政工干部工作职能必须转变。国有企业经过无数次的改造、改革、改组的洗礼,呈现出新的活力与生机。企业的发展也走过了许多坎坷不平之路,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新景象,企业所处的环境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经历,企业身份从国营企业、国有企业再到公司制企业的变迁,职工身份从固定工到合同制工人的变化等等,致使企业和职工认识和关注问题的“热点、焦点”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而职工的行为导向因素、价值取向定位与发展方向走势,都较过去有新的更大的选择空间及自主权。这就向思想政治工作及政工干部提出了如何与时俱进的新命题。而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现状看,以教育、引导、沟通、协调等方式来影响人的情感、责任、理想、信念等非强制性的管理要素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作为规定、纪律、制度等行政管理手段的重要补充,在国有企业和员工面临的新形势、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的情况下,是难以达到完美的境界的.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教育、引导、激励、关心的方式来期望达到团结协调、共同努力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这一外因最终要靠内因的变化来取得。尽管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都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而是通过影响人的意识形态、培养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对组织使命的责任感和对组织前途的憧憬心发挥作用的。但企业文化对于以物质资料生产为主要任务的企业来讲,是以文化为内容的管理思想,它通过培育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的文化个性和对内对外的文化影响力,追求持久的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明显的文化和经济特征.
企业文化这一特征尽管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等属性不同,但都是作用人的软性管理手段。而恰恰有较大区别的是,企业文化对企业而言在作用范围上更大,系统化程度上更高。再者,作为最具融合力的文化,对于加入WTO后要与国际接轨,参与更大竞争,取得效益最大化的企业而言,则更具亲和力和影响力。这就要求企业政工干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管理之中,在坚持做好日常的“明理、解忧、凝心、鼓劲”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实现职能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转移,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魄力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投入到企业价值理念的宣贯和落实实施中,以此获得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要求企业政工干部工作职能必须转变。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人才经济和利益经济,它所表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竞争和效益最大化。我国加入WTO后要求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这就为国内企业提出了如何融入国际社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而作为最具融合力、沟通力和“偷不去、学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很快就被我国的企业及企业家所认同和接受,也解决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创造、认同和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的特色企业文化,要真正在我国的企业中完全落地且形成企业及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习惯,既需要企业的领导者长抓不懈、更需要我们的政工干部的教育、培养、引导、督查和不懈努力.
其次,作为具有宣传、教育、督查、协调等工作优势的政工干部,更需要通过深入浅出、入情入理的宣讲,展现企业的价值观和愿景,实现企业与员工的“人企合一”的目标。那么,从工作实践看,作为只作用于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解决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就有了局限性,同时由于信仰、文化、地域、生活习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异,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融合.
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企业即使处于被动的状况也要接受企业文化理论,并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也要求企业政工干部转变职能,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思想政治工作或不重要,而是讲层次和重心问题,是要努力谋求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实现二者以共性为基础的融合和差异性为基础的互补,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达到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统一的“软性管理系统”,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政工干部工作职能必须转变。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发展观的问题上,既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满足人的发展的价值需要,追求规律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在于承认和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中心,而且要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价值目标;既要做到一切依靠人,又要做到一切为了人;在确立社会发展目标时,既要有“物”的目标,更要有“人”的目标,不能“见物不见人”。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与物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没有先进的生产力,没有先进的社会制度,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也就失去了内在价值.
因此,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对此,胡锦涛同志结合新时期的新实践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一论断,更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作为人本文化,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十分吻合和相投。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的强制管理,注重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此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与社会以及企业内部物质、制度、精神的最佳组合和动态平衡。它具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协调功能、维系功能、教化功能、优化功能、辐射功能。这些属性、功能和价值对企业而言,较之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更广泛、功能更强劲.
企业文化讲究的是员工对价值观的认同和在群体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的约束下的行为自觉,同时,强调把以尊重个人感情为基础的无形的外部控制和以群体目标为己任的内在自我控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通常是组织目标确定的情况下,由上级对下级发动思想动员和协调活动,其正确方针就是疏和导的方针,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尽管二者都是解决“有效执行”问题,但从“能动性”和“普遍性”上看,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滞后性”和“被动性”,而企业文化则更具“导向性、个异性、共识性、非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这些特点,就更进一步向企业政工干部提出了转变工作职能和转移工作重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