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功劳,所以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探讨高素质人才引进难点及对策。
《人才瞭望》(月刊)原:《行政人事管理》,本刊是集专业性、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于一体,立足河南,放眼全国,以“紧扣人社工作主题,揭示人才成长规律”为办刊宗旨,力争成为宣传人社工作的主阵地、开发人才资源的助推器。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于2006年3月22日正式成立,并于2008年1月16日通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由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和崇左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不断开放开发,北部湾的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同时也开始暴露出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队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高层次的优秀人才等问题。因此,制定高水平高效率的人才引进战略政策,在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抢抓各个重大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对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的必要性
1.1人才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想要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甚至有些国家把人才资源当作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奠定了发展的实力,又决定了发展的潜力。一个有长远发展目光的经济区,应该重视人才引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将人才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又要懂得以人才吸引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效应。通过聚敛人才,更新知识理念,学习先进的科技,将与时俱进的生产技术投入到创新实践当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北部湾经济区想要可持续发展,就要牢牢围绕着“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优势”的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战略格局,努力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1.2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人才需求巨大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不断开发和发展,其对人才需求方面出现了人才总量不断扩大、人才结构不断优化的要求。“到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总量将达168万,而目前这一区域的人才总量为115万人,缺口超过50万。”“尤其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物流等领域,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广西发展的需要”。产品开发和生产方面缺乏高、精、尖的专业科技人员,产业运营方面也缺少能力卓越的管理人才。现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东南亚国家有着越来越紧密的经济交流合作,对于能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小语种交际能力、熟悉东盟国家状况和市场行情、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外贸人才需求量迅猛增加。打造一个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是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状况主要存在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人才结构有待改善,高层次人才缺口大,核心竞争力弱的问题。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方法来引进大量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高、精、尖的核心技术人才。通过吸引大量优秀人才来填补人才资源的缺口,同时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提高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高效发展。
二、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中出现的问题
自古以来人才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团体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最为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才匮乏的问题。高素质人才的比例更是低于全国其他几个经济开发区。如何抓好重大历史机遇实现经济区跨越式发展,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又一沿海新明珠,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的力度是当下最主要的任务。尽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这近几年的人才引进工作中整体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仍然与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独特优势环境不匹配,也没有满足其经济开发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滞后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探究,经过考察研究发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经济基础薄弱引才聚才平台欠缺
人才引进滞后的客观因素是发达的产业和良好的科研平台较少,无法吸纳和承载大量的人才。根据部分专家的观点,广西北部湾之所以缺乏引才的载体和聚才的平台,是因为缺少国家大型和特大型的重点项目,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投入,国有企业和科研机构更是寥寥无几。此外,经济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其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难以满足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一些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经济区一直以来就缺乏高端的科学技术,在高端的科研方面并没有取得太多显著的成果,具有权威性的学科领军人物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很难形成学术群体和人才集聚效应。
2.2人才引进政策机制不健全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引进政策机制不够健全,出现不符合实际情况、可行性不强的问题。官本位的思想比较严重,导致政府制定的人才激励制度比较偏向于行政方面的人才。例如这几年广西毕业于“985”工程高校的选调生具有两年工作经历或工作满2年考核合格的直接任副处级。由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才没有得到从政人员那样平等的激励和优惠,促使大量高端技术人才把从政当成事业的首选,导致科技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工作缺乏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领军人物,这样既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不利于各个行业领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3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差
由于政府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执行不到位,使得一些人才引进和人才管理方面的战略措施没有发挥其原本的作用和功效,大大阻碍了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有些优惠政策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落实到位,人才原本可以享受到的特殊优惠没有实现,这大大挫伤人才对于政策的信任和工作积的积极性,不利于建立起人才引进政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相关部门沟通交流不到位,工作交接不清楚,任务分工不明确,亦没有相互协调帮助,工作效率慢,工作质量不高,这导致人才政策在宣传和落实时出现了偏差和疏漏。此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缺乏人才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一方面是对内的信息交流,机关单位之间没有完善人才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不利于对人才工作开展和成果的了解、交流和总结。另一方面是对外的信息交流,没有搭建一个信息平台来向人才提供他们想要了解经济区的详细信息,例如经济区发展的最新动态,取得的发展成果,对于人才的需求,最新制定的政策条例等等。
2.4人才机制不够完善
为了争取第一资源,在人才竞争中打响号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必须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推动人才引进工作全面顺利地开展。不可否认北部湾经济区六市为了更加有效地引进人才,做了不少的创新实践,并有一定的成效,但人才引进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探讨。例如,人才引进的方法策略不够多样化,没有配备完善的人才管理分配体系、福利保障制度、激励机制,没有制定有效的政策战略来优化人才布局,没有充分利用人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来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等。
三、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问题的对策
3.1更新政府人才引进管理观念
为了更好地推动人才引进工作的展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该树立先进科学的人才引进管理理念,细化和完善人才引进的管理制度,丰富和开拓人才引进模式。首先,政府应该树立先进科学的人才引进管理理念。政府应该虚心主动地学习参考发达地区成功的人才引进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思想,要不断地更新和创新理念,符合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坚持把人力资源当作第一资源,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贯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次,政府要细化和完善人才引进的管理制度。政策安排要符合人才的个人特点和发展需求,要建立健全人才的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再次,政府要丰富和开拓人才引进模式。坚持行政调动与柔性流动、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招商引资与招贤引才、有形引才与虚拟引才、国内引才与国际引才相结合。积极探索聘请顾问、课题攻关合作、国际技术合作、委托开发、共建研发机构、专利技术入股、并购企业引才等多种柔性引才模式。
3.2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人才信息系统
构建完整科学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可以给人才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给予人才相互沟通协作的机会,充分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给人才提供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的良好平台。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需要引进大量的优质人才来改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缺少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及核心竞争力较弱的局面。目前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构建完整科学、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大力吸引区内外的高层次人才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和发展献力。一方面,对于区内人才,我们要建立完善的人才资源市场网络,利用区域性的人才市场网罗各地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对于区域外的人才,可以使用多种多样高效的形式,例如劳务派遣、招聘外包等新兴用人形式,使职业介绍机构规范化和规模化,打造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中心、面向全省服务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此外,要建立优越的外部市场环境,为引进外域人才开通便道,同时要充分利用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使人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符合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人才信息系统。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信息系统存在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不及时、信息更新慢、信息内容不完善、信息获取渠道少等问题,当今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的不通畅无疑会阻碍人才引进工作的开展和进度。因此,建立完善的人才信息系统是推动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确保人才信息及时地发布和更新。应该将最新的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地发布在全国各大知名的招聘网站上,避免信息滞后或者不完善的情况。另一方面,需要把更加详细的信息传达给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才,例如工作的地点位置、最新的人才政策、新的科研项目以及新的发展计划等等,应该让人才及时地获取这些必要信息,深入了解就业环境和发展前景,然后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做出选择。因此,政府建立完善的人才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劳动中介服务机构,开拓多种信息发布渠道,规整规范人才需求信息,全力推动人才引进工作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