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应在行政体制改中不断推陈出新,建立起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本文运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我国政体改革的历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的简要阐述,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目标提出几点略见。
关键词:管理学论文投稿,行政体制,改革,思考
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
1.改革开放前的行政体制改革
(1)1949―1954年政府机构改革。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大区一级地方政府并增设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年,改政务院为国务院,撤销4个综合性委员会;设立分别协助总理处理政务的8个办公室;增设24个主管部门。调整后的国务院一共设置了64个工作机关。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较大的行政改革,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略见雏形。
(2)1958―1959年政府机构改革。1959年底,国务院所属部门机构总数减少到60个,形成了第二次较大的国家行政改革,成为建国后关于国家行政体制分权的第一次尝试。由于当时机构的设置和调整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缺乏科学规范和法律依据,所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1961―1965年政府机构改革。1965年底,中央各部门直属企业、事业单位由1959年的2400余个,增加到10500余个,国务院机构总数达到97个,形成了中央政府机构设置的第二次高峰,但文革时期受到严重破坏,行政管理工作几乎瘫痪。
2.改革开放后的行政体制改革
(1)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通过下放经济管理权、财政收支权、人事管理权,对政府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精简,国务院机构总数缩减到61个,提出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重点解决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问题。
(2)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着重对一些非常设机构、政企不分的公司、政事不分的事业单位进行整体改革,在继续下放权力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
(3)1993年政府机构改革。重点在于转变政府职能,中心内容是政企分开。
(4)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加强社会服务部门,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实行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企业脱钩成为本次改革的关键。
(5)2003年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明确提出政府职能应集中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同时政府履行职能的方式从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应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由微观、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间接管理为主。
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机关包办改革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基本由行政部门独挑大梁,行政部门发现问题、提出目标、组织设计、论证决策、组织实施,改革对象成为改革方案的设计者、抉择者、执行者、监督者,改革纯粹由政府包办,成为公务员和政府的私事,其他社会力量无法参与或参与度不高,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2.力量对比失衡
行政体制改革是公务员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博弈”。为什么政府规模、公务员人数、行政成本仍在不断扩大?为什么政府常常会缺位、越位、错位?归根到底是官员的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和政府的利益与社会其他群体利益矛盾的反映。
3.公众参与意识缺乏
对于国家大政方针的确定,虽然有些改革报刊上讨论得很激烈,但是没有全民公决机制。公众参与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性不高,造成的结果是公众利益在改革中被公务员个人、部门、政府获得的特殊利益所挤占。
三、我国行政体改革的目标
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于解决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逐步实现。
1.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其基本标志是: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2.建设法制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须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努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法律、法规、规章要全面正确实施,公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的要求,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公正执法、奉公守法。
3.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体制
权责一致,做到有权必有责,实行权责对等。分工合理,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避免职责交叉,政出门多。决策科学,从制度上保证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的科学。执行顺畅,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执行。监督有力,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罢免等制度,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参考文献
[1]王臻荣,常铁军.论政府利益与“改革困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6):20-22
[2]周望.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回溯、反思与展望[J].行政论坛,2009(5):25-28
[3]姚小波.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模式与前景[J].法制与社会,2010(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