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所属栏目:旅游论文 发布日期:2020-11-02 10:23 热度:

   陵水武山村是海南省重要的乡村旅游战略目的地。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结合陵水武山村发展现状,分析景区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发现陵水武山村乡村旅游存在几个问题,包括旅游品牌知名度较低、旅游景点淡旺季明显、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同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创新旅游宣传模式、竭力均衡淡旺季、创新设计旅游产品、持续健全设施建设等,以期为海南陵水武山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山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引言

  2018年,我国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将乡村旅游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政府要大力倡导,并将其列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改革的主要形式,给予优惠政策补贴,扶持鼓励其发展。自海南省积极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不断的开发利用,而乡村旅游作为三大产业的融合体,更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此外,2018年8月海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正式通过《海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面带动海南农村产业振兴。由此可以看出,武山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意义重大。

  二、海南陵水武山村旅游发展现状及优势

  (一)武山村概况

  武山村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东北部,隶属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管辖的行政村,下辖贡武村、大潜村、大补山村3个自然村,取贡武村的“武”和大补山村的“山”而得其名,是海南省生态文明村之一。东依香水湾红角岭,南临东线高速,西接223国道,北靠万宁市,总人口数量近5000人,土地总面积约587公顷。武山村地理位置优越,东环铁路、东线高速、223国道均经过武山村,路网发达,交通便利。全村现有水田347公顷,坡地241公顷,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和圣女果、豆角、西瓜、芒果、香蕉、荔枝等经济作物,是陵水县圣女果的主要产地,也是陵水县著名的“粮仓”。

  (二)武山村旅游发展优势

  1.政策优势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赋予海南乡村旅游特殊政策,创新乡村旅游体系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武山村是海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投资和培养对象之一,政府对其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陵水县政府联合农村信用社推出免息小额贷款政策;陵水县政府持续推出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政策;陵水县政府为武山村乡村旅游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和营造旅游气氛。旅游企业和村民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优势,积极参与到武山村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中,共同推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2.地理优势武山村具备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地理区位优势,这是其发展乡村旅游的必需条件。研究表明城市居民大多接受出行时间为2~3天、100公里以内的乡村旅游行程。陵水黎族自治县南与海滨度假城市三亚毗邻,西与雨林温泉旅游胜地保亭县交界,北与具有多彩亚洲风情的万宁市接壤。陵水黎族自治县距这些城市的距离在30~70公里之间,满足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乡村旅游成本条件。3.资源优势武山村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海洋资源以及人文资源。武山村地处北纬18度,其生产的陵水武山村圣女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深受全国市场青睐。武山村大潜洋是陵水县最大的田洋之一,利于发展农业现代化生产,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生物物种多样且平衡,一年三熟更是利于农业发展。此外,武山村作为海南陵水的革命老村,传承和发扬了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同时,武山村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黎族的主要聚居区,传统的黎族饮食、黎族服饰、黎族舞蹈表演和庙会游村成为武山村别具一格的地方文化特色。

  (三)武山村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为加快促进农旅融合,武山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种植圣女果,成为远近闻名的“圣女果村”。自2015年至今,武山村的圣女果产品收入以每年8%的增长速度逐渐递增,2019年,全村的圣女果收入已经达到了5000多万元,人均总收入提高了7000元。2016年,武山村生产的圣女果产品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殊荣;2017年,武山村建立落成陵水特色产品电商集配物流中心,当地乡村旅游和农业附加值总产值突破了1亿元大关;2018年,武山村在上海举办了圣女果品牌推介会,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圣女果的品牌形象;2019年,已经有自然研学艺术体验中心1家、主题民宿1家、旅游和农产品合作社共3家;截至2020年初,陵水40%以上的圣女果都在武山村销售批发,日均交易量约为100吨,且在建旅游接待中心1家、圣女果主题广场1处。近三年,武山村接待游客总数达到了20.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亿元,极大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三、海南陵水武山村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一)品牌知名度较低

  陵水武山村一直有“圣女果村”“陵水粮仓”等称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农业生产知名度高,但并没有为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提供保障。在2015年之前,武山村仅依赖于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批发销售;直到2015年后,武山村才开始有计划、有规模地发展乡村旅游,以共享农庄为发展目标逐步确立“农业采摘+旅游”的发展路线。由于武山村发展乡村旅游起步较晚,旅游知名度较低,乡村旅游发展缓慢,因此尚未形成品牌效应,以至于部分农民对共享农庄经济的理念认识不足,对建设发展共享农庄的参与热情低。现阶段,武山村共享农庄的建设还停留在乡村旅游表面,没有展开多元化发展探索。首先,缺乏成熟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整体规划、缺少现代农业展示,乡村旅游产品和品牌建设存在盲目的市场导向行为和跟风现象。其次,当地政府和武山村与各类媒体机构合作配合不够密切,没有将武山村乡村旅游的鲜明特色表现出来,进而无法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造成了景区客源单一、知名度低及影响力不足等问题。

  (二)淡旺季较为明显

  武山村乡村旅游以周边城市游客为主,通过果蔬采摘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但受季节限制,较多瓜果在冬、春两季开花结果,采摘水果时节集中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该时节武山村的乡村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但平时和夏、秋两季,门庭冷落几乎没有游客到访,此时整个武山村的乡村旅游处在歇业状态,旅游收入锐减。因此,相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维护均受到影响。导致武山村的淡旺季分化较为明显的原因在于武山村的乡村旅游产品季节性较强,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过高。现阶段,武山村在大力发展的“农业采摘+旅游”缺乏相关的发展经验和配套措施,由此海南除了冬、春采摘以外,景区缺少其他旅游吸引物,因此未能在夏、秋两季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于是游客大多集中在冬、春两季到武山村旅游,因此造成冬、春季节游客人满为患并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

  (三)产品结构较单一

  依照对武山村乡村旅游淡旺季明显的分析可以判断,武山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农业采摘+旅游”模式,应在“吃农家乐、采摘、观赏、垂钓”等乡村旅游特色的常规活动的基础上发展更多类型的旅游产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崭露头角。在走访调研武山村乡村旅游时发现该村以农业旅游资源为主,乡村旅游产品简单且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活动相对单一,没有将乡村旅游活动与地域文化特色和当地农业特征展现出来,忽视多元化影响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由于缺乏政府专业性引导,进而无法带动当地农户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来,淡化了游客对原生态的乡村特色旅游体验,无益于乡村旅游的特色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四)配套设施不完善

  首先,在交通方面,武山村的游客多为自驾游,因此交通成为影响游客体验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武山村缺乏专门的观光道、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垃圾较多,同时没有很好地做到道路维修养护,以及建设规模较大的停车场,由此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次,在餐饮方面,目前武山村仅有的几家小型农家饭馆,菜品单一且缺乏具有乡村特色、地域特色的海南农家院,省外游客无法品尝地道的海南乡村特色菜肴,也不能感受到海南特色的农家饮食习惯和文化。再次,在住宿方面,武山村旅游住宿的主流类型是小型自营旅馆且住宿客房少,这类旅馆大多是村民在原来房屋建筑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它们的问题表现在住宿环境偏简陋、缺乏特色,设施不完善,卫生不达标,难以达到旅游者的期望。最后,在公共卫生间方面,武山村的公共卫生间较少且未能做到因地制宜,与相关景点的配套不平衡、公共卫生间的标识不明显、卫生不达标、缺乏管理维护,未能达到美丽乡村的公共卫生间示范标准。

  四、海南陵水武山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一)创新宣传模式

  深度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明确投资建设理念,在“互联网+旅游”的时代背景下,以技术推动旅游行业革新发展。首先,利用全媒体矩阵已成为旅游新型宣传的常规形式,武山村应与短视频平台和各旅游出行App达成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在App平台上推送武山村的宣传影片、宣传文案等,满足游客的自驾游、定制游等个性化出游需求。各旅游出行App应结合武山村情况加快推出景点推荐、路线定制等服务;利用全媒体矩阵营销热潮,聘请专业全媒体运营团队,在新媒体平台上建立官方账号,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其次,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形式,科学利用大数据准确锁定使用传统媒介的老年人作为线下目标市场,使旅游广告精准投放、市场分流,既激发线上年轻人的旅游欲望,又满足线下老年人这一潜在游客群体的需求。最后,在注重线上和线下推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客源地市场。武山村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与旅行社的合作,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由此带动不同年龄段游客前来游览,不断扩大客源地市场,形成一定的旅游品牌知名度,促进武山村乡村旅游长远发展。

  (二)均衡淡旺季

  武山村应加大资金投入,在“农业采摘+旅游”基础上增加“文化表演+旅游”。可以将各种民间艺术结合地方特色在农产品种植采摘基地搭建舞台并分场次以表演形式现场演出,如庙会巡游、琼剧、民族舞等;增加“体育+旅游”,通过修建相关体育场地完善配套设施,结合武山村的实际情况积极举办小型体育竞技活动,如排球、篮球、电竞等,进行名次评选并给予奖励。同时通过开发相应的研学产品,利用学生的寒暑假时间与旅游淡旺季相结合,解决武山村夏、秋两季游客稀少问题,并且适当增加游客的重游率以及停留时间。丰富人文资源,探索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竭力均衡淡旺季,创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减少同步性依赖,保持旅游资金持续收入,以此打造武山村乡村旅游新态势。

  (三)创新设计产品

  1.塑造乡村特色民宿政府部门应健全村民对旅游服务相关知识的认知,引导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建设中,针对地域特色、产业特色、人文特色等进行科学指导,旨在打造多元品牌意识和特色文化内涵。深入乡村展开调研,确保能够充分了解村民的想法与需求,激发村民对乡村旅游建设的热情,通过利用乡村居民自住住宅空闲房间,结合乡村文化特色、产业文化特色、人文风俗特色优化打造个性鲜明的乡村特色民宿;对外招商引进相关行业知名品牌企业利用其充足的资金、成熟的管理经验、时尚的设计与地方特色相结合,为塑造乡村特色民宿注入新动力。2.打造乡村特色美食海南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武山村紧邻陵水黎族村庄,因此可以通过与黎族当地原住民的饮食文化相结合,打造乡村特色美食的方式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在海南农家特色美食中具代表性的有陵水酸粉、海南黎族竹筒饭、椰子鸡汤等,现阶段武山村应结合自身发展状况规范农家菜馆管理,为村民提供专业水平指导,以形成菜馆规范化、菜品多元化且具有乡村特色、地域特色的海南特色美食农家院。此外还可打造一家菜品齐全、物美价廉的海南农家家常特色美食城,通过乡村特色美食吸引游客注意力。

  (四)完善配套设施

  在村内景点之间修建便利的交通网络、修建停车场增加旅游大巴停车位、设立规范化的交通标志、健全道路维修养护管理体制和安排专门人员管理,为游客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更新通信设施,修建信号塔铺设线路,加快推进5G网络时代“互联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健全卫生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加快配套公共厕所的普及与维护,方便游客使用且营造洁净的卫生环境以达到美丽乡村公共厕所的示范作用;增强安全设施建设,连接公安天网系统、建立警民联合治安岗、建立乡村应急救护中心等,保障游客的生命健康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持续健全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时能够得到最好的享受和优质的服务,才能保证游客对武山村乡村旅游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五、结语

  武山村开展乡村旅游的时间较短,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诸多客观问题。文章主要将武山村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武山村乡村旅游进行相应研究。武山村农业采摘旅游特色鲜明,应结合自身优势促进乡村旅游持续性、积极性的健康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迎来开局之年,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武山村的乡村旅游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坚持发展乡村旅游定会越来越顺利。

  参考文献:

  [1]张君,玉环,吴瑞雪,等.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以泰安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8,37(36):256-258.

  [2]高菲.安徽小岗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4(6):63-66.

  [3]刘卜僖,贺晓娟,陈栩,等.海南省共享农庄发展的SWOT分析及规划建议[J].热带农业科学,2019,39(5):99-102.

  [4]徐燕,殷红梅.贵阳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1):241-244.

  [5]王志标,周勋波,吴海燕.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13):97,102.

  [6]沈峥,刘洪波,张亚雷.中国“厕所革命”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18,10(2):45-48.

  [7]王辉,许美娜.承德乡村特色民宿发展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9):83.

  《山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来源:《市场周刊》,作者:杨仁耀 王恒

文章标题:山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lvyou/4416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