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具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沉淀下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fortheSafeguardingof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国文化遗产传承了中华文明也成为了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截至2019年7月中国已经拥有世界遗产55项,和意大利共同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19年10月16日,我国已经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截至2018年11月中国已经拥有包括昆曲、珠算、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等在内的有32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众多的文化遗产以四书、五经、六艺等为重要载体,延续着中华文明,其中“五经”包含重要典籍《礼记》,六艺之首为“礼”可见中华文化中礼仪的重要性。礼仪作为中国古代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到后来变成了维护国家安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它对于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促进社会和谐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记﹒曲礼》有“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这足以说明礼仪修养是一个安身立命的根本,礼仪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在中国文化遗产中汲取礼仪文化的养分,从内而外提高人文礼仪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礼仪内涵,另一方面使学生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在旅游行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文化遗产在旅游礼仪教学中的作用
1.中国文化遗产能全方位展示传统礼仪内涵中国文化遗产众多,其中很大一部分表现了中华儒家文化中的礼仪内涵,涵盖传统五礼、日常礼仪等内容。礼仪经典著作如《周礼》、《礼仪》、《礼记》等记载了古代礼仪制度的方方面面,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最典型的当属我国各地出入的礼器,如青铜食器、乐器、玉器等。这些都向我们很好的展示了中华礼仪中的尊卑有序、自谦敬人、尊老爱幼、和谐友善等核心要义。2.中华文化遗产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近年来学生在学习礼仪过程中过分追求西方的外在技术性要求,例如微笑露出几颗牙齿,握手力度为几公斤握力水平,走路手摆动多少幅度等,而忽视了礼仪的本质在于尊重,敬人,缺少内在的情感认知和文化认同。因此通过对有形文化遗产例如青铜礼器的介绍就可以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技巧进而思考古代国家礼器的文化象征意义,最终认识到古人的尊中国文化遗产在高职院校旅游礼仪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卑有序,以礼治国,以礼齐家的内涵。3.中国文化遗产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礼仪更加具有现代意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在旅游行业就业,例如导游讲解、计调、旅游咨询、旅游项目策划与开发等,这一系列岗位都需要学生既要掌握现代礼仪规范也需要学生从深层认识到祖国的传统文化、名山大川、文物古迹中所承载的礼仪内涵,使他们在岗位工作中向更多人传递礼仪符号,传播礼仪文明,尤其在对外旅游交往中展现当代旅游人独特的礼仪文化素养。
二、传统旅游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重外在标准,轻内在认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往在礼仪课程教学中多强调外在标准,仪态动作的标准、职业装穿着的规范、领带的标准系法、职业妆的画法等具体操作细节和要领,而忽略了学生对于传统礼仪内涵的认识,表现出重视技术实训,轻理论熏陶的特点。2.传统教学重视课堂表现,忽略课下坚持课堂教学是最直观的实施和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环节,传统教学课堂活动内容丰富,肢体动作直接呈现,容易造成一种学生学会礼仪规范认识到礼仪内涵的假象,具体表现就是学生课堂学习认真动作规范,行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下课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不能做到坚持,说明学生只关注课堂表现,没有意识到礼仪修养的提高贵在持之以恒,而且重在内在修身。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礼仪教学课程考核忽略了课堂之外的内容。3.传统教学缺乏礼仪教学的针对性传统教学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职业需要的仪态标准和岗位规范,大体内容和其他礼仪课并无二致,而新时代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尤其将来和祖国的名山大川、文物古迹打交道,因此蕴含传统文化思想的文化遗产对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将有着深远影响。因此通过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深层认识和解读才能使他们深刻了解中国文化内涵,深刻领会传统礼仪的精髓,才能在旅游行业的工作中真正践行礼仪敬人的理念。
三、中国文化遗产在旅游礼仪教学中的渗透
1.围绕中国文化遗产设计课程主线,贯穿始终课程教学的三个阶段(课前、课中和课后)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贯穿始终,即能使学生透彻领会礼仪要领更能增加对文化遗产的热爱。本文以《旅游礼仪》课程“礼仪的原则”和次序礼仪这两个知识点为例,根据教学的三个阶段进行文化遗产融入课堂教学的如下设计:2.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文化遗产生动活泼的呈现在课堂之上文化遗产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枯燥,怎样让学生爱上中国的文化遗产,并深刻领悟到礼仪的魅力就需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枯燥的文化遗产鲜活起来。例如利用VR技术呈现实体文物的外形和具体细节,利用动画展现有形文物的制作过程或者古代经典故事的具体情节,利用云平台给学生推送包含礼仪信息的文化遗产小故事等,利用学习平台进行礼仪名言答题比拼等活动。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旅游礼仪课程是为了更好了为旅游行业就业打好素养的基础,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等都会涉及到礼仪的相关内容,尤其是文化遗产内容和后两门学科中以知识的形式呈现,因此通过文化遗产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中国礼仪文化背后的深刻内涵,加深对中国名山大川文物古迹的热爱,促进课程之间的交融学习。
【参考文献】
[1]万鑫.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D].郑州大学,2018.
[2]陈清清,黄晓航.浅谈儒家思想中礼仪文化的核心思想[J].公关世界,2019(19):70-71.
[3]阮韦伟.新时代高校礼仪教育中的文化自信[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02):70-72.
[4]宋雪.“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旅游专业融入礼仪教育的探索[J].度假旅游,2019(04):255-256.
作者:李静 刘燕威
文化遗产在旅游礼仪教学的作用相关推荐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挑战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