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我国公路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因为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如何从机制上、发展思路和方向上全方位的思考并寻找解决之道,是城市建设者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路投融资规划结构
2008年9月以来,随着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美国金融市场的海啸,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进而形成了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目前,这场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且还在持续中,巨大的不确定因素使人们还不能判断这场危机的最终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基于对危机所产生的影响的担忧和为了积极应对这场危机,各国政府相继或联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支持,除了直接对金融机构的接管以及通过货币政策大量注入流动性以外,还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和经济刺激计划。为了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及时、果断地提出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宏观调控的重点转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明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正值中国公路运输行业大发展的时代,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采取加快公路基建发展的措施无疑又给公路建设注入一剂强心针。从重庆市的区域环境来看,《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于今年1月26日正式发布,在第六部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乡发展能力”的第(二十一)条中,明确要求重庆市“加快重庆辖区国家高速公路建设,稳步开展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四小时重庆’和‘八小时邻省’的通达目标”。而要实现国务院3号文件对重庆市要求的这一交通通达目标,必须按照市委三届三次会议薄熙来书记提出的建设“五个重庆”之一的建设“畅通重庆”的要求,努力实现重庆公路交通的真正畅通。
那么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建设真正畅通的重庆,既使重庆的交通得到更加科学快速的发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又为中央各项经济措施达到预期目的贡献力量,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一、解决公路建设的投融资问题
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中,政府投资肯定是占绝对主导的地位。但是从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公路建设的总投资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仍属于偏低。受金融危机影响,政府加大了基础建设的投资规模,但是资金到位数量和时间都相对滞后,一方面是许多建设项目已经立项或开工,另一方面是资金不到位带来的企业垫支,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出现质量进度受影响,拖欠工人工资等一连串的问题。因此,拓宽公路建设的投融资渠道是意向亟待解决的工作。
除了构建融资平台即成立高速公路投资公司以外,还可以采取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的采取必须要有好的项目作为依托,即政府拿出收益性好的高速公路,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组成股份公司,等到条件具备后即可直接融资。当然,这些合作伙伴的建立,市场自发形成是一方面,政府的培育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BOT也是一种可以考虑采取的融资方式。BOT的中文意思是“建设—经营—转交”,其基本含义是由政府和项目发起人签订特许权授让协议,再由项目发起人组织成立的项目公司承担高速公路的融资、设计、建设、营运和维护的任务。在规定的特许经营期内,项目公司拥有该项目的所有权并收取费用,用所得收入清偿项目债务,弥补经营开支并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在特许经营期结束后,再将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采取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项目发起人,他们必须具备对高速公路从建设到营运整个过程的控制能力。从目前重庆的情况来看,已经有很多企业准备进入BOT市场,例如一些转制科研院所,他们在设计方面的能力相当强,科研成果产业化以后又形成了一些技术领先的下属施工企业,公路管理方面的人才储备充足,也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引入这样的合作伙伴,不仅解决了政府资金筹集方面的困难,也为这些转制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当然项目的质量也有了相当程度上的保障。
当然,融资的方式还有很多种,如信托融资,它的主要形式是信托公司以发行债权型收益权证的方式接受投资者的委托,汇集各类受托资金,集合运用,以项目融资贷款的方式对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支持,具有聚资快、风险低、回报高的特点,可将一些安全性较高、风险较小和收益相对比较稳定的高速公路项目交给信托公司向民间企业和个人投资者融资。另如资产证券化,它是指以目标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市场上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证券融资方式,具有环节少、风险分散、融资证券化的特点,可以运用于高速公路项目。还有如转让经营权(TOT)、政府的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或民间投资者合作(PPP)等不同的方式。如何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方式,关键是要针对项目的性质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分析和比较。
二、针对重庆现有的道路结构特征,进行科学的规划,落实改善措施。
直辖十年以来,重庆的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变化,但仍然存在许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例如重庆主城区道路的堵塞问题就十分突出。造成拥堵的原因归根结底来说就是道路运输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管理技术水平不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就需要从提高运输能力和管理水平两个方面入手。
1、 提高运输能力
首先要提高道路网供给总量。重庆市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加之历史上经济薄弱,在道路数量和质量上欠缺较多。直辖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新增道路建设上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如03年和07年的几个主要指标比较:
重庆主城区道路交通设施统计表
项目 道路
总长
(km) 城市
道路
(km) 路网
密度
(km/
km2) 跨江
桥梁
(座) 穿山
隧道
(座) 互通
立交
(座) 停车
车位
(万个)
2003年 2445 1715 0.93 11 26 77 3.75
2007年 3898 2119 1.48 16 30 100 18.2
年均增长率 12.37% 5.43% 12.32% 9.82% 3.64% 6.75% 38.47%
从上表可以看出,虽然道路总长增加了1453公里,但城市道路仅增加404公里,年均增长率偏低,这是由于重庆市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和建筑物拆迁影响,很难取得大的进展,主城区道路网密度由0.93km/km2提高到1.48km/km2,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与其他城市和规范相比,大城市6.0~8.0km/km2,差距仍很大。
另外还要调整道路网的结构。快速路承担大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与高速公路对接的通道;主干道为城市中的常速交通道路,主要为相邻组团与市中心的中距离服务,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次干道与主干道结合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两侧可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建筑;支路主要为次干道与相邻道路、小区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不能与快速路直接相连。根据各种类型道路在城市交通运输中承担的角色不同,它们应该保持一定合理的比例,即所谓的金字塔结构,主干道的数量<次干道的数量<支路数量。同样用03年和07年重庆市路网结构指标进行比较:
重庆主城区各级道路长度统计表
项目 快速路
(km) 主干道
(km) 次干道
(km) 支路
(km) 主、次、支路之比
2003年 0.00 338.93 308.96 1067.38 1.11:1:3.57
2007年 28.1 398.10 798.90 894.10 1:1.87:2.10
年均增长率 4.10% 26.81% -4.33%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重庆主城路网结构有所改善,主、次、支路之比从03年的1.11:1:3.57调整为07年的1:1.87:2.10,仍然存在次干道、支路数量不足,造成设置公共交通点和出租车服务站困难;同时集散交通效率低下。今后,大力建设和拓展次干道、支路数量是一项紧迫和繁重的任务。此外,由于主城特殊的地形和河流分布,导致道路网密度低,路线绕行距离长,可替代道路少,一条路出现问题,很可能引起整个系统堵塞,主干道必须要有平行的复线,这样路网才更安全、更可靠。
2、 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要强化交通需求管理,即运用经济和法规等手段来影响出行者的行为,削减不合理的交通需求,转移相对集中的交通需求,达到减少或重新分配对空间和时间的出行需求的目的,从而使交通供需达到相对均衡,以保证城市交通系统有效运行。例如可以采取车辆使用控制政策,2008北京奥运的交通措施中,该办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和作用;还可以采取引导自行车交通的措施,加强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乘研究,在公共交通车站附近设立自行车停车场,将长距离的自行车出行吸引到公交上来,尽量减少自行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但是针对重庆的特殊地理环境而言,大力发展城市立体公共交通,应该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方案。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交通的单位时间客运量大大超过小汽车、出租车和自行车的客运量,其道路利用效率也远远超过后者,从政府规划来看,重庆的轨道交通正是今后几年大力发展的重点。
另外还可以利用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疏导交通流量。鉴于短期内无法改变供不应求的现状,同时道路交通设施供给也难以大幅增加。运用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就成为必然选择。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是指将先进的信息、电子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以及网络等技术有效、综合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它能有效的利用现有交通设施,提高交通系统效率,降低交通拥挤,减轻空气污染和节省能源。ITS是二十一世纪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智能交通系统包括很多子系统,例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车辆不停车联网自动收费系统、出行者信息服务系统、车辆优先全系统等。我们必须加快研究适应重庆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的系统和设备,研究相应的管理技术,全面引进和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来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路网拥堵问题。
除此以为,加强路网节点、实行人车分流等都可以作为改善重庆交通环境的重要措施。
三、结束语
金融海啸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交通运输业务量下滑,但从长远来看,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推行的扩大内需,推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和措施则给交通物流行业发展带来了机会。我们应该将这次的经济危机看作是发展交通基础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良机,积极应对,努力建设畅通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