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与发展是金融创新的结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新事物。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2020年境内证券公司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新增名义本金累计超过4.7万亿元,场外期权累计新增名义本金2.6万亿元。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能够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这是由金融衍生产品本身的避险特征所决定的。同时,金融衍生业务还有利于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产业演进提供机遇,这是金融衍生业务标的的性质所决定的。在看到金融衍生业务发展积极影响的同时,更应当关注业务风险,高杠杆性、跨期性等特征决定了金融衍生业务也具有风险性特征。如果风险把控不到位,则不仅会增加交易风险,而且会对整个金融体系稳定产生消极影响。由此可见,运用审计应对金融衍生业务风险是有效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审计可以针对不同风险类型制定应对策略,从而实现风险管理效率提升。分析金融衍生业务风险并制定审计策略,供审计实践参考之用,是本文的研究意义。
一、金融衍生产品特点
1.内涵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合约,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进行金融标的交换。综合金融界现有定义,本文认为金融衍生产品是从传统金融业务中派生出来的一种双边合约,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互换现金流量,以实现风险转移的目的。常见的金融衍生产品有期权、期货、远期合约等。
2.特点第一,杠杆性。金融衍生品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即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即可签订大额远期合同等。不仅包含初始保证金,也包含维持保证金,如果投资者达不到维持保证金的比例且未及时追加,则会被强行平仓。第二,风险性与风险规避性并存。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性特征决定了其风险性,杠杆越高,则风险越高。加上金融衍生产品本身面临的市场等多方面风险,使得其均具有高风险特征。而风险规避性特征是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是对冲资产风险的好方法,通过时间窗口让投资者实现风险转移。第三,跨期性。金融衍生产品一般都是约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进行交易,并不是现时交易,这主要基于投资者对未来金融标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走势的判断。第四,联动性。金融衍生产品是从传统金融产品派生出来的,因此与其他金融产品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联动性特征。
二、金融衍生业务风险
从现阶段有关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的文献来看,有些学者将金融衍生业务风险分为四类,有些学者将其分为五类,本文综合现有文献将金融衍生业务风险分为五类进行阐述。值得注意的是,各个风险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各种关联。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标的资产价格没有按照投资者的预期进行变动,而是进行逆向变动从而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的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第一,基础资产价格变动。金融衍生产品是从基础资产派生而来的,因此其对基础资产价格的波动也比较敏感,基础资产市场价格变动会引发更大幅度的金融衍生产品波动。以金融期货为例,由于具备杠杆性特征,所以一旦股票指出等基础金融工具发生波动,则金融期货会发生更大幅度波动,造成风险增加。第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会导致利率、汇率等市场要素的变化,所以一旦经济频繁波动,则金融衍生产品面临的市场风险也会增加。特别在经济处于下行区间时,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自然增加。第三,不确定事件。例如自然灾害等不可预测事件,会造成市场的巨大波动,一些为了追求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会增加金融衍生业务风险,导致金融衍生业务不仅无法发挥套期保值功能,反而会积聚更多风险。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故意或者被迫未履行合约承诺,由此而引发的风险,一种情况是交易对手的主观故意违约,一种情况是交易对手缺乏履约能力。由于金融衍生业务具有杠杆性特征,所以一旦交易出现亏损,交易对手就可能损失保证金的数倍金额,所以增加了违约风险。但一般来说,如果交易对手出现信用违约,则有可能永久失去交易资格。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有:第一,交易对手的信誉度。交易对手的信誉度越高,则信用风险越小,因为其违约的风险比较小。因此,特别是在场外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交易双方会对对方的信誉度进行评估,信誉度合格的才会与之进行交易。第二,金融衍生工具价值的大小。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越大,则收益也会越高,但与此同时伴随的风险也随之升高。因为价值越大,则交易对手可能由于没有能力履约而发生违约的情况,造成信用风险积聚。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衍生工具持有者只能等待执行最终交割,未到期不能以合理价格卖出金融衍生工具合约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本身资金交易量就比较大,同时有实力的交易主体比较少,所以无法及时对冲相关交易。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因素有:第一,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的合约量。随着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如果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的合约量增加,则为对冲交易提供了便利,这时流动性就会增强,流动性风险自然会降低。第二,有资金实力的交易主体数量。如果市场上存在大量有资金实力的交易主体,可以随时买入金融衍生工具合约,这时持有者就不用等到执行最终交割,可以实现随时变现,则流动性风险就会降低。但是,这仅仅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因为有实力的交易主体也会考虑多方面因素才会完成交易。第三,特殊事件影响。由于政治因素等的影响,可能影响交易主体的主观判断,从而造成对冲交易数量减少,这时流动性风险自然增加。
4.操作风险对于金融市场的交易来说,操作风险难以避免,既包含由于人的主观因素引发的风险,也包含系统或者内控制度缺陷等客观原因引发的风险。由于金融衍生业务涉及的交易过程比较复杂,支付过程和价值计算过程都十分烦琐,所以一旦发生操作风险,将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影响操作风险的因素有:第一,人员的操作错误。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主观或者客观行为均可能引发风险。主观因素有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缺乏、底线意识缺乏等,客观因素有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对衍生品交易不熟练等问题。第二,计算机系统故障。由于计算机系统漏洞等原因可能导致金融衍生业务交易不成功,或者为交易双方带来损失等情况,都会引发操作风险。第三,内控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如某个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相关金融衍生业务未按照标准流程交易,则会造成公司资产流失,增加公司经营风险。
5.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是由于法律相关的原因而引发的风险。影响法律风险的因素有:第一,法律制度缺陷。如果法律制度更新速度无法赶上金融衍生业务发展速度,就会降低法律制度的约束力,从而引发相关风险。同时金融衍生业务发展中,总会出现一些新的实际问题,如果法律制度未提前进行规定,则会发生交易漏洞。第二,金融衍生工具合约问题。主要表现在合约无效,这是由于合约的相关条款不符合法律相关规定,或者是法律规定无效的相关情形,这时就会产生法律风险。第三,交易对手资质问题。金融衍生业务一般涉及金额较大,需要交易双方具备良好的信誉等资质,如果交易对手资质存在问题,则可能存在法律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约束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法律风险增加。
三、金融衍生业务审计应对策略
在阐述了金融衍生业务的五种风险后,本文基于不同风险的影响因素,从审计实践出发,分别提出了不同风险的审计重点,以科学应对风险。
1.借助合规审计应对市场风险合规性审计是对金融衍生业务中相关经济活动是否合规进行的审计,意义在于保证交易双方在合规原则下开展交易,以便更好应对市场风险。审计的重点内容有:第一,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资是否具有盲目性。以金融期货为例,在投资之前是否对金融期货的价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是否预测了金融期货价格的走势情况,以此判断被审计单位投资是否存在盲目性。第二,对市场风险是否进行了充分披露。对于影响市场风险的因素是否充分了解,是否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披露,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市场风险进行计量、检测,相关风险披露工作是否到位,都是合规审计的重点内容。第三,对市场风险管理是否全面。审计人员应当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制定了科学的市场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管理流程是否严谨、对不确定事件等因素是否制定了应急管控措施等方面进行审查,以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市场风险管理情况,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2.对金融衍生业务的可靠性进行审计,应对信用风险可靠性审计是对于金融衍生业务等多方面进行审计,以全面应对信用风险。第一,对交易双方的可靠性进行审查。审计人员主要对交易双方在交易之前是否进行充分信誉调查等情况进行审计,同时通过对交易双方资料等情况进行二次审查,了解交易双方的信用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信用风险。第二,对经纪公司的专业性和可靠性进行审计。以金融期货为例,一般金融期货交易需要通过经纪公司下达指令到交易所,从而完成相关交易。如果经纪公司资质不合格或者财务状况不好,都会增加信用风险,并且投资者也会遭受损失。由此可见,经纪公司的资质情况也是审计的重点内容。第三,审查信用风险是否及时全面进行了披露。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合理计量,并且及时充分披露等情况进行审查,避免信用风险应对产生滞后性。
3.通过全面审计应对流动性风险金融衍生业务中,流动性风险具有普遍性,且具有传染性特征,因此应当十分重视。审计的重点是:第一,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对流动性进行风险预测和计量。审计人员要通过审计证据收集,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在投资前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合约量和有实力的主体情况进行充分调研,从而对流动性风险形成初步判断。同时,还要审查被审计单位对流动性风险的预测和计量情况,以便为后续风险管理奠定基础。第二,是否制定了流动性应急管理措施。针对影响流动性风险的特殊事件因素,被审计单位应当制定应急管理措施,以应对无法预期的流动性风险。所以审计人员也应对相关应急管理措施的制定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包含人员、制度、落实等多个方面,以保证审计内容的全面性。
4.借助审计全覆盖应对操作风险金融衍生业务的操作风险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应的审计工作也应当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对金融衍生业务交易人员进行全面审计。对交易或者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审查,通过面谈等方式了解相关人员的思想动向,避免操作风险的发生。同时,审计人员还要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性、熟练性等方面做出评定,判断交易人员或者操作人员是否能够胜任相关工作。第二,对系统更新、安全性等情况进行审查。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的更新和维修情况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足够重视系统的定期检查与维修,是否存在安全漏洞等问题,或者检查被审计单位自查的相关情况,从根本上管控操作风险。第三,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合规性进行检查。审查的重点在于内控制度是够完善、是否及时更新、相关交易流程是否标准等。内控制度的合规性提升了,相应的操作风险才能降低。
5.利用风险导向性审计应对法律风险基于前文内容,风险导向性审计应当以影响法律风险的因素为基础,探索相应的审计重点内容。第一,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钻法律漏洞等情况。审计人员应当对被审计单位在金融衍生业务中的行为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审查其是否严格遵守套期保值原则、是否存在投机行为等,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第二,审查金融衍生工具合约的合法性。审计人员主要对被审计单位签订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是否存在无效,或者法律明令禁止的条款等行为进行全面审计,以风险为导向深入检查相关问题。由于金融衍生业务具有跨期性特征,所以如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也可以减少法律风险带来的损失。第三,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对交易对手资质进行了严格审查。审计人员一方面要查看被审计单位对交易对手资质审计的情况,是否存在盲目投资等行为。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还要进行二次审查,以确保交易对手资质的真实性。综上,审计人员要以风险为导向实施审计工作,以便更好应对法律风险。
四、结论与展望
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目的是实现风险转移和套期保值,但是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的杠杆性、跨期性等特征又决定其自身也具有风险。之前的文献中侧重于探讨金融衍生工作的风险及其管控措施,而本文则从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出发,探索审计应对策略,希望借助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能够实现预防和控制风险的目标。金融衍生业务审计应对策略有:借助合规审计应对市场风险;对金融衍生业务的可靠性进行审计,应对信用风险;通过全面审计应对流动性风险;借助审计全覆盖应对操作风险;利用风险导向性审计应对法律风险。今后的审计实践中,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和审计流程,而且要借助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实现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控的目的。另外,审计结果和建议也能够为金融衍生业务的合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范梓喧.基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问题研究.时代经贸,2019(21).
2.李光宇.金融衍生工具与风险审计.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2).
3.张铷洋.金融衍生产品法律风险及其管理分析.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3).
《金融衍生业务风险及审计应对策略》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作者:王少华 袁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