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复杂性金融理论体系框架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构建策略。
《金融言行》坚持“以金融人为本”的经营主张,致力于职业经理人的人文关怀,积极为现代金融企业职业经理人提供前沿的金融理论、独到的管理理念,成为从事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各界同行的交流平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杂性科学理论逐步应用于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的研究中,能够实现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和控制,是未来金融理论研究创新的方向。但当前相关研究存在理论归属混乱、理论研究不系统等不足,因此,有必要构建完善的复杂性科学金融理论体系框架,以发展金融理论、指导金融实践。
一、引言
传统的金融理论基于理性人假设和一般均衡假设,把金融系统视为一个“简单系统”进行建模,并开展规律探索,即认为金融系统要素之间是简单的线性关系[2]。但真实的金融系统是一个复杂演化系统,系统中的金融主体不是传统金融理论所假定的理性人,他们是具有适应演化和学习能力的主体,这些金融主体之间通过进行强非线性交互行为,使金融系统涌现出一系列复杂的演化特征。复杂金融系统相对于单一的金融市场表现出更多的复杂特征:体系中存在大量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风险在这些金融主体之间转移、涌现、演化;多个不同类金融子系统之间具有价格联动、信息传递与风险扩散效应;信息化交易对跨市场结构产生影响等。金融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很多金融异象和金融危机难以用某一市场或局部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来解释,它是一系列因素相互影响而涌现的整体结果。
经典金融理论由于理性人假设的不合理及数理解析等研究方法的局限性[3],难以刻画金融系统中个体复杂交互行为与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结构。而复杂性金融理论是探究金融系统的复杂性(来源、表现),研究在复杂系统的子系统间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下,金融系统演化产生整体涌现性的机理和一般经济规律的科学。复杂性金融理论将金融市场视为由众多存在复杂交互作用的金融Agent组成的复杂系统,由这些组分之间的强非线性作用涌现出复杂金融系统所有而个体金融Agent不具有的整体行为(特征)。因此,它可以用来解决复杂金融系统中的问题,对现有的金融理论起到扩展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传统金融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现行的全球经济系统表现出系统脆弱性、系统间失衡、系统目标偏离、系统适应性以及系统改进等方面的系统问题[4],传统金融理论尚不能较为有效地应对当前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因而需要进行金融理论创新。因此,刘超(2012)指出金融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并且日益显示复杂性,现代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然后再到系统金融理论,其演化发展有路可循,与社会经济实践的需要相吻合[5]。金融系统的演化路径揭示系统金融理论会成为未来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并提供了认识金融系统规律的全新思维模式,其理论、技术与方法会更精确地揭示金融市场的演化规律,并实现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和控制。综上所述,研究复杂性金融理论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复杂性科学应用于金融研究的文献梳理
复杂性科学是探究复杂系统的复杂性,研究在构成复杂系统众多组分或子系统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下,系统演化产生整体涌现性的机理和一般规律的科学[6]。国内外学者已经运用复杂性科学进行了20余年的探索研究,涉及领域众多,其中,复杂性科学已经逐渐被应用到经济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的研究中,并且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果。
1994年,圣塔菲研究所成立10周年报告会,霍兰第一次提出了复杂适应系统的较为完整理论。1995年,霍兰出版了专著《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系统阐述了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7]。在经济金融领域,该系统从主体灵活性角度出发,揭示了改变经济主体行为会对市场环境产生的影响,简化了运用公式、符号解决问题的运算过程,对研究传统经济学问题起了重要作用[8]。在对金融系统整体复杂性研究方面,沈军(2006)在对金融系统的复杂性现象和产生原因做初步探讨的基础上,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中国金融效率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提出了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提高金融系统效率的原则[9]。而刘湘云,杜金岷(2011)从演化博弈和复杂性科学角度对金融复杂系统的多层次性与金融系统的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10]。
20世纪70年代,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哈肯的协同学都是探究开放的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丹麦科学家PerPak,TangChao与KurtWisenfeld(1987)在《物理学评论快报》上发表了重要论文“自组织临界性:1/f噪声的一种解释”,首先提出了自组织临界性(Self-OrganizedCriticality,SOC)的思想。金融系统具备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即开放性、非线性、正反馈、远离平衡态、涨落导致有序和自组织现象。金融系统中供求力量对比形成的市场价格只是短期的相对均衡,而非绝对平衡,因为交易双方受各外界因素的影响,供求力量不断变化,打破了相对均衡态,所以经济系统一直处于不对称的非平衡态。
复杂网络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工具之一。学术界公认欧拉开创的图论学科是将网络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始。该理论方法的核心是将实际网络以抽象图表示,就是用抽象的点表示实际网络中的个体,并用图中两个节点之间的连线来表示两个个体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正是由于它有这样的优越性,因此将其应用于银行系统性风险、金融脆性以及金融网络构建等。Quesnay(1958)提出了金融网络的概念——经济系统的资金循环[11]。Thore(1969)首次运用网络与数学方法探究了金融系统的关联[12]。Thore、Storoy、Boyer(1975)和Martel(1988)对资本市场进行了网络描述,解析了如何运用分解理论计算金融网络的均衡[13-14]。20世纪80年代末,钱学森、戴汝为、于景元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来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15]。综合集成方法建模思想是对人类经验知识、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体系三个层次知识的综合集成和应用。杨乃定和姜继娇(2005)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构建了机构投资者集成风险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揭示了随机模糊情景下,机构投资者集成风险管理系统的运作机理[16]。李红权和马超群(2006)指出,金融市场是一类表现为虚拟金融规模巨大的复杂系统,是一种不断和国内外经济系统交换信息与能量、内部层次多的动态变化的开放型系统,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且含有人类决策行为等重大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17]。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较晚,将复杂性科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对金融系统研究中的成果相对较少,部分理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来看,复杂性科学运用到对金融领域研究中的成果主要涉及到对金融系统的演化发展、各个金融市场的收益率及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是复杂性研究在金融领域的初探,取得的成果已经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运用复杂性科学理论与方法探究金融系统问题主要是对金融时序分布规律与市场异象的集中描述,对金融系统变化尤其是异常变化的原因分析不够,缺乏统一的模型概括金融工具价格波动与金融市场演进的内部作用机制,对策研究的可操作性、系统性都不够强,金融监管与决策方面收到的实际效果并不显著。
三、复杂性科学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基础
(一)金融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金融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非线性:复杂金融系统的构成部分具有非线性的特性。金融系统的复杂性特征正是由于金融系统中的个体主体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构成的。非线性表明金融市场上的某些现象不是单个金融Agent行为表现的简单加总,仅仅通过观察和研究金融Agent的表现,不能从总体上认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而必须作基于整个金融系统的研究,寻找整体性的规律。
2.多样性:复杂金融系统的整体行为具有多样性的特征,首先,这种特征是由于构成复杂金融系统的各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另一方面,由于各因素与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导致了复杂金融系统的多样性。同时,复杂金融系统性能的多样性决定了金融系统功能的多样性。
3.多层性:复杂金融系统的结构是多层次、多功能的层级结构。复杂金融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通常情况下不存在叠加原理,每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层次,就会涌现出新的性质。越是复杂的金融系统,层次就越多,因此,多层次性或多尺度性是刻画复杂金融系统复杂程度的一个基本特性。
4.涌现性:金融系统整体具有涌现性,但是金融系统整体的特性不一定都是涌现出来的。系统科学将涌现性定义为部分不具有而整体具有的特性。复杂金融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非线性是产生涌现性的根源。涌现性是复杂金融系统演化,进化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整体的特性。
5.自适应性:复杂金融系统的进化特征是指金融系统内部的结构、组分、功能或者规模逐渐自我调整、自主适应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变化的。金融系统就在这样自我适应的过程中变得复杂起来。
6.自组织临界性:复杂金融系统的演化方式并不是平缓渐进的,而是在原理平衡的临界态上,以阵发、混沌、类似雪崩式的方式演化。金融系统中的金融工具、金融人才、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交易活动具有的不同属性,使得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化。另一方面,这些个体能够聚集成更大的聚集体(金融子系统),这样就使得金融系统的结构多样化。这种个体和(或)聚集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增值”,就导致金融系统的演化过程越加复杂多变,系统的微小动荡可能会以几何级数倍数放大,引发金融危机。
7.开放性:金融系统自身不停的同周边经济环境进行物质、信息交换。金融系统由于其开放性使自身子系统间以及同经济环境间进行相互作用,不断完善自己,逐渐向着适应经济环境的方向发展。
8.动态性:复杂金融系统具有的自组织、自调整的某种动力导致其具有动态性特征。这种动态性使复杂金融系统能够将秩序和混沌融入平衡。
(二)复杂金融系统整体的涌现性
1.金融系统的涌现过程
金融系统的特性不一定都是涌现出来的,但是涌现性是其特性之一。所谓涌现性,是指整体具有而部分不具有的特性,这是系统科学对其的定义。而从层次结构来看,复杂金融系统通常具有但是简单系统不具有的特征、属性为涌现性。复杂金融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非线性是产生涌现性的根源。涌现性是复杂金融系统演化、进化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整体的特性。
一个复杂金融系统由许多个体组成,它们之间动态的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了金融系统不同规模和层次。从低层次来说,复杂金融系统是由很多“简单”的金融系统所组成并表现出简单的行为,这些“简单”的系统相互联合,变成更高级的系统单元,进而聚集成更大的单元,并逐渐形成更高级复杂的金融系统层次。
金融系统接收信息,对输入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并最终产生输出的行为。任何一个系统都可能出现很多个输入和输出。许多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连接,最终形成网络。由于约束条件存在于任何金融系统的运行中,所以网络的生成和消亡被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所制约。金融系统主体一旦连接起来(发生相互作用),会遇到一些可能性的集合,这种集合是由那些有约束条件的相互作用的主体所产生。金融系统主体产生的受限生成过程会产生更加复杂的过程,系统的层次性由此涌现出来。
在进行适应学习后,金融系统的非线性涌现出层次。当形成一个层次的涌现后,由于“趋同效应”,在非线性作用下,不同涌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致使更高层次的涌现出现,从而形成复杂的涌现现象。金融系统中行为主体及其与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过程中,创造出共同遵循的规则体系和行为方式,涌现出金融系统赖以存在和演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见图1)。2.复杂金融系统中的涌现特点
(1)涌现现象是在系统中生成的。一些种类少、规律简单的元素组成系统。货币系统中包括货币、准货币以及具有货币性质的金融工具等基本元素。
(2)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是指简单金融系统不存在但是复杂系统具有的属性和功能。一个复杂金融市场具有调节市场资金配置的功能,但一个金融市场中所存在的低层次的金融工具则不具有调节市场资金配置的功能。
(3)金融系统的涌现体现在微观上(组分)的动态性和宏观上(功能、规模)的相对稳定性。构成金融系统中的各个金融主体不停地进行各种交互行为,而金融系统的整体功能、规模是基本不变的。
(4)涌现出来的稳定模式的功能是由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决定的。金融系统的结构和环境决定金融系统的功能。因此,金融系统中行为主体及其与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过程中,创造出共同遵循的规则体系和行为方式,涌现出金融系统赖以存在和演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5)随着稳定模式的增加,模式间相互作用带来的约束和检验使得金融系统的功能也在增强。在单一主体的银行系统中,若主体发生坏账行为,那么单一主体银行系统就会破灭。而在复杂的多主体银行系统中,单一主体发生坏账行为,多主体银行系统会迅速进行交互处理,并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随着相互作用者的数量增长,可能的相互作用的数量以及可能引起反应的复杂程度也迅速地增长。
(6)存在差别的稳定性是产生涌现现象规律的典型的结果。金融系统中的主体具有不同的学习适应性能力,在多种相互作用下涌现出多种金融子系统。
(7)更高层次的生成过程可以由稳定性的强化而产生。当具有强化稳定性的模式满足宏观经济规律时,新金融系统的生成过程就会取代原来的生成过程。更高层次的生成过程被强化的稳定性极度放大,最终完全“代替”了简单金融系统的生成过程。金融系统在经济环境的影响下进行金融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经济环境。
(三)复杂金融系统的演化
复杂金融系统的不断变化大多借助三种途径进行:(1)金融系统的自组织。作为复杂金融系统的重要特征,为了使金融市场适应经济环境,自组织改变其内部结构并且通过金融系统中的主体的学习,进一步进行内部结构优化。(2)金融系统的耗散性。通过内部扰动和外部力量驱动,金融系统的同层次之间、不同层次之间以及各层次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进入更高层次的组织状态。(3)自组织临界。作为金融系统自组织的一种形式,自组织临界能够使其在经济环境不停变化的过程中保持平衡。但是,内部结构调整过快又会导致系统不适应。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金融系统又必须根据自身的学习机制去适应。
复杂金融系统的演化主要从三个层次进行:(1)金融元素的改变。货币是金融复杂系统基本组成元素之一,货币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出金融复杂系统的演化。货币从形态上经历了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从可兑换信用货币到不可兑换的纸币,最后是电子货币的演化,这种演化是对复杂金融系统由简到杂,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的记录。(2)金融组织的演化。金融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内部包含了大量的人、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组合。从金融元素萌芽到金融组织的创生,从单一银行,到多层次、分支网络遍布广阔地理空间的现代大银行,金融组织包含的元素、承载的金融资产越来越大,协调的金融活动范围越来越大,金融组织的规模和层次越来越多,这是金融组织复杂性的体现。(3)金融系统的发展。就是金融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元素状态到组织状态,到最终演化成复杂巨适应开放系统。这种演进记录了金融发展的具体过程,现代金融是开放复杂巨适应系统。
(四)复杂金融系统的形成
一个复杂金融系统由许多金融子系统组成,它们之间动态地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了金融系统的不同层次和规模,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实现金融系统的功能。在最低层次上,金融系统有许许多多简单“金融Agent”,它们会有简单的非线性行为;金融Agent相互关联形成高一层次的金融聚集体,这些金融聚集体再通过较强的非线性作用形成子系统,进而形成更高的层次。金融系统的涌现性在更高层次上并不能用简单层次上的“金融Agent”行为判断。该涌现的形成过程如图2。
四、复杂性金融理论框架体系的构建
(一)复杂性金融理论的核心观点
复杂性金融理论是以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范式为指导,运用其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并结合金融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来研究金融系统的复杂性(来源、表现),研究构成复杂金融系统的众多金融Agent或金融子系统之间及其与经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金融系统演化产生整体涌现性的机理和一般经济规律,并在既定的市场结构下,运用智能信息技术对金融系统进行建模仿真,来揭示金融系统宏观动态特性及其成因的控制变量,实现对金融系统(演化、价格、风险等)的运行预测,从而达到对金融系统的全面认识、优化与控制。复杂性金融理论将金融市场视为由众多存在复杂交互作用的金融Agent组成的复杂系统,由这些组分的之间的强非线性作用涌现出复杂金融系统所有个体金融Agent不具有的整体行为(特征)。
(二)复杂性金融理论的核心思想
1.深入认知相干经济环境,相干性激发自组织。相干的经济环境是激发自组织和涌现过程的相关因素。金融系统产生自组织有三个条件:第一,金融系统必须是开放金融系统,即与经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流;其次,金融系统是动态和远离平衡的;第三,金融系统中存在反馈,从而可以通过特定的过程实现迅速的进步。为了使第三个条件存在和发生,必须发展金融系统中的信息共享机制,因为金融系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产生相干性,从而可以产生一个相干经济环境。
2.认识整体和部分的共同进化。在金融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每个金融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激发了金融组分之间的共同进化。一方面要同时考虑上层的金融整体和下级的金融部分的共同进化,也包括较高级的和较低级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各个金融层级;另一方面要对金融整体和金融部分用垂直集成的方法进行考察和决策。3.把握整体。金融系统不是简单的线性系统,而是一类开放的复杂系统。把握整体的思想不是一种将复杂金融系统分解成简单线性组成部分,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的复杂性方法。
(三)复杂性金融理论的理论体系
复杂性金融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如图3所示:
从复杂金融系统的能量、结构和自组织的角度构建了复杂自适应临界金融理论和复杂网络金融理论,从秩序和规则演化、进化的角度构建了复杂适应系统金融理论,从系统整体论和还原论相结合的角度,以及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角度构建了综合集成金融理论。复杂性金融理论的四个基本理论的研究角度、核心思想、模型应用、应用范畴各有不同,如表1所示,有各自的研究优势和研究方向。
在研究复杂金融系统性质和行为方面,复杂适应系统主要强调主体的应变能力和复杂结构,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可由其理论有效的揭示,深入研究系统主体内部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解释其平衡和演进机理,优化金融系统的各机制,才能够使金融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复杂网络金融理论认为金融系统是由节点和节点间的连线(边)组成的复杂金融网络结构。复杂金融网络作为复杂金融系统的一种抽象和描述方式和复杂金融系统的结构形态,它突出强调了金融系统结构的拓扑特征。现实的金融系统往往存在着巨大而复杂的网络结构,然而传统的经典经济学理论却假设经济系统具有完全或者星形连接的简单网络结构,所以在以往的经济学研究中网络的结构被忽略了,造成经典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经济现象常常缺乏解释能力。复杂网络金融理论恰好刻画了金融系统中微观个体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可以是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商品或证券交易、投资关系、信用关系或者隶属控制关系等等。
复杂自组织临界性金融理论认为,金融系统是由许多短程作用的组员组成的,并且这些组员自发的进化为临界状态。一些小事件所导致的连锁反应会对大量组员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导致大规模事件的发生。根据复杂自组织临界金融理论,可以解释金融危机是金融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系统发生突变的结果。
综合集成金融理论指的是将综合集成思想运用到金融领域的问题研究中,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同时运用人机结合的方法,对金融系统问题进行反复研讨,最终实现对金融系统问题的定量描述。综合集成金融理论认为金融系统是由经济专家体系、知识体系和机器体系构成的,对复杂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的金融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金融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包括经济专家体系、计算机体系、知识体系、Internet和Intranet。由于金融研讨厅的复杂性,不仅仅采用了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建模,还采用语义句法的描述方法,建立了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研讨厅模型,为定量分析和研究金融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工具,该模型同时可用于研讨过程的可视化。
五、复杂性金融理论的应用领域与研究方法
(一)复杂性金融理论的应用领域
复杂性金融理论是研究复杂性及其运用机制的理论,其中研究方面包括非线性、流、聚集等,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沙堆模型、MAS建模仿真和网络建模仿真等手段,利用Swarm等软件平台研究交互行为,内容主要包括:
1.从聚集性、多样性、流、内部模型、积木等机制方面对金融系统进行研究。例如,研究金融产业的集聚效应和金融系统整体功能的涌现,探寻金融系统发展和创新的内在规律;分析金融系统内部风险的集聚效应,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防范金融危机,引导金融系统稳定持续发展。对金融系统的层次性进行分析,对系统的主体Agent进行识别,深入认知系统的复杂特性。
2.对金融系统多Agent仿真模型进行研究。例如投资、消费、监管、金融等主体的Agent属性集、Agent货币政策交互事件表和规则库;应用金融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对仿真模型进行优化控制,对各Agent主体交互规则进行调整。通过建立金融系统多Agent模型,揭示金融系统内复杂行为突现的现象和规律,解决金融系统时变优化问题,探寻金融系统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生存、实现目标最大化的解决方案。
3.金融系统多目标控制环路研究,使其能够协调运作。金融系统作为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具有复杂性和时变性的双重特性,会受到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反过来又会对金融系统多目标的协调运作产生影响,因此,应当运用复杂性金融理论构建金融系统多Agent模型,协调控制复杂性理论的策略,优化控制环路,使金融系统的各个目标能够协调运作。
(二)复杂性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
复杂性系统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借鉴成思危(1999)提出的复杂科学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工具如图4,结合金融系统的特点,研究方法为[18]:
1.结合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首先,基于金融系统及子系统的划分,通过定性判断来建立概念模型,并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概念模型转换为数学模型,模拟后得出定量的结论和定性归纳,由此得出解决金融经济问题的相关建议和策略。
2.结合局部和整体的描述。局部构成整体,整体统领局部;整体是由局部支撑起来的,而局部的行为又会受到整体的支配。所以,应该将局部和整体相结合,在金融系统的整体把握下描述局部的金融结构,并把这些局部描述综合恰里,形成关于金融系统的整体的描述。
3.结合微观和宏观分析。利用微观分析对系统内部的组织单元和层次结构进行研究,而对金融系统的功能等宏观方面的把握还需要进行宏观综合分析。
4.结合还原论和整体论。把还原论和整体论相结合,不仅能够从局部机制和微观结构中映射出宏观性质,而且能够通过系统内部组分间的联系决定宏观现象。在没有深刻了解微观结构的条件下无法对金融经济的宏观现象进行具体把握。因此,金融主体要运用还原论和整体论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对金融经济系统局部机制和微观结构进行深刻的了解,进而对金融经济宏观现象进行整体的把握。5.结合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析。由于系统存在模糊性、随机性、歧义性等不确定特征,科学逐步分成两种并行的分析体系。一种是确定性分析,由牛顿代表;另一种是概率论分析,这种分析是由同级力学和量子力学发展演化而来。金融理论的研究中,应努力有意识地将确定论框架体系和概率论框架体系结合起来,从这两种分析体系根深蒂固的人为对立中解脱出来进行金融创新。
6.结合科学推理和哲学思辩。金融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概念系统,并且具有某种逻辑结构。当描述金融系统时,经济学家通常使之符号化和形式化,但是总会有一些反常的现象出现,这就需要理由哲学的思想进行思辨,从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解释。■
参考文献:
[1][15]张维.计算实验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的新领域——开放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13(1):3-10.
[3]FarmerDJ,FlieyD.Theeconomyneedsagent-based
modeling[J]Nature,2009(460):685-686.
[4]陈光亚,于辉.系统科学视角下的经济系统运行架构初探[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11):18-21.
[5]刘超,孟涛,刘丽.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框架构建与比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03):2-3.
[6]李士勇.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76-177.
[7]J.H.Holland.ComplexAdaptiveSystem[M].Reading:
AddisonWesley,1995:21-25.
[8]张永安,李晨光.复杂适应系统应用领域研究展望[J].管理评论,2010(5):121-128.
[9]沈军.金融系统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效率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9):65-68.
[10]刘湘云,杜金岷.全球化下金融系统复杂性、行为非理性与危机演化[J].经济学动态,20011(7):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