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课程教学论文发表了我国高职院校经济课程教学的现状和改革,高职院校经济类学科包括经济学、金融学等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的基础性课程,论文介绍了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从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到经济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分析具体的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课程教学论文投稿,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经济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迈入经济学领域的第一道大门,奠定了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基础。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当首先令学生明白经济学的整体架构,帮助学生建立经济观念。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学生只是机械性地记忆经济学理论,很难应用到实践中,因此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由于学生基础的不同,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当与本科院校经济学教学有所区分,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制定教学目标,另外,应当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进而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但从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目前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1教学观念落后,过于重视理论教学
经济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经管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自然是从基本概念出发,讲解各类经济理论,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低,社会阅历不足,对“经济”尚未有清晰的概念,因此,对刚刚接触经济学的他们来说,还难以理解抽象的经济学理论,接受难度较大。其次,经济学课程与高等数学息息相关,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学习经济学的一大难关,而教师在进行课程讲授时一味灌输理论,学生也只能进行机械式记忆。另外,经济学课程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两大部分,从教学课时的分配来看,单是完成课本知识的学习,时间已经非常紧迫,所以教师自然放弃了实验模拟教学。
1.2传统教学模式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
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比较抽象,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级学生之间以及同级学生之间都存在很大差距,教师在进行经济理论讲解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一把抓”,导致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已经逐步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但这只是教学手段的转变,从传统的“黑板+粉笔”转变成“幻灯片+黑板+粉笔”的模式,传统教学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居于主体地位,填鸭式教学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3使用教材缺乏针对性
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与本科教学基本一致,内容改动不大,教材中的经济学理论多是从国外经济理论直接翻译而来,理论性较强,且与高等数学的联系紧密,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缺乏针对性。另外,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更新缓慢,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材中的很多经济理论与模型已经不适应我国当前国情,教学脱离实际。
2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2.1教学目的改革
古往今来,经济学派和经济理论层出不穷,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等,但无论是何种经济学派,其核心都是阐述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这种角度,就能够将经济学问题化繁为简,做出准确有力的判断。因此,学习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灵敏的经济学思维,把握经济问题的角度,客观透彻地分析经济现象。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经济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让学生能够结合经济学的理论和思想对实际经济问题展开分析,为其社会工作奠定基础。高职院校教学重视能力培养,经济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上到央行利率的调整,下到菜市菜价的变动,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社会问题,注重学生实际分析能力的培养。
2.2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的指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让学生在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下,不断提高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应当避免冗长的经济学理论灌输,而是应当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论知识的点拨,平衡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理论的复杂推导过程,力求教学内容的简单明了。
3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快速实现高职院校教学新目标的基础,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教学条件,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导入现实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隶属于情景教学,是教学方法的一大改革,根据课堂情境,教师将经济学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加以改动使其重现,让学生体验案例情境,结合切身感受分析案例。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一味地理论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氛围僵化,令学生觉得经济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与实际生活相隔较远。通过导入现实案例,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经济理论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学无处不在、与生活紧密相连,从点滴生活中认识经济学,从而帮助学生尽快树立起经济学思维。
3.2关注社会经济热点
经济学是一门与社会问题联动性极强的学科,经济学理念的建立应该与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同步进行,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针对性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形成自我经济思维,将经济学理论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3多媒体信息化教学
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推崇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打破传统教学单一的课堂模式,灵活方便,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视听媒体,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经济学理论。根据调查显示,95%以上的高职院校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这无疑奠定了移动学习模式开展的基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移动学习为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另外,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互联网+”理念逐渐融入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建设,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搭建和引入云课堂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观念仍然比较落后,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学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院校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目的,改变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借助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切实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申益美.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1(7):42-44.
[2]陈琳.关于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6):27.
[3]张金锁.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19(5):89-91.
[4]杨培垌.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12,29(5):100-102.
作者:李敦富 单位: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阅读:《经济研究》是1955年创办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