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问题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7-09-15 15:30 热度:

   企业的发展需要合理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就主要研究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问题。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本文从资本结构的含义、理论研究出发,通过分析资本结构的现状、前景来说明资本结构优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对资本结构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对策研究找出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从而确定出最优的资本结构,使企业能够利用最优的资本结构创造出更大的企业利润。本文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有效的资本市场、调整企业债券品种结构,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提出了一些对策。

  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企业以前的资本结构未必是最优的,因为资本的构成情况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在不断发生变化。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资本结构也要根据外部环境来加以调整。

  资产结构优化是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由于受历史遗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如何选择最优资本结构的现象。因而,进行相应的资产结构优化会计研究,对我国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不良资产比例,防止经济风险,提高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资本结构成本,增加自身积累;另一方面也确保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增值,以及对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益,增加企业价值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本结构概述

  1.1 资本结构概念

  一般来讲,公司的资本包括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两部分,公司中自有资本、借入资本的结构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自有资本的结构(涉及到所有权结构)、借入资本的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就形成了公司的资本结构。

  1.2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追溯

  企业资本结构至关重要,其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在持续发展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资本结构研究主要通过以下理论:

  1.2.1 净收益理论

  该理论认为由于负债资本成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利用债务筹资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负债程度越高,综合资本成本就越低,企业价值就越大。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将最大。

  1.2.2 净营业收益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增加成本较低的债务资本的同时企业权益资本的风险会增加,导致权益资本成本上升,从而抵消财务杠杆作用带来的好处,企业综合资本成本仍固定不变。按此将推出“企业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的结论。

  1.2.3 传统理论

  它是介入净收益理论和净营业收益理论之间的一种折中理论,它认为企业在一定负债限度内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时,尽管权益成本会上升,但并不能完全抵消利用资本成本较低的债务成本带来的好处,因而综合资本成本下降,企业价值上升,但是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权益成本的上升就不再能为债务的低成本所抵消,综合资本成本又会上升,此后,债务成本也会上升。从而使综合资本成本加快上升。综合资本成本处在由下降变为上升的转折点时,企业资本结构最优。

  1.2.4 优序融资理论

  该理论以非对称信息论为分析基础。认为由于破产风险和代理成本的存在,发行新股融资会被投资者认为企业经营出现了不良状况,从而低估企业的市值。因而,企业融资的“优序”是先内部融资,再债务融资,最后采取股票融资。

  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是否存在最佳资本结构”这一财务命题,而且认为客观上存在资本结构的最优组合,并使我们对资本结构有了以下几点明确认识:

  第一,负债筹资在企业的各项资金来源中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当存在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负债筹资,可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加公司收益。

  第二,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未必是最佳筹资方式。

  由于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的作用和影响,过度负债会抵消减税增加的收益。因为,随着负债比重的增加,企业利息费用在增加,企业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在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相应加大。

  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本结构是决定企业整体资本成本的主要因素,也是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标准。选择何种企业资本结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国有非上市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分析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6)数据,2000年一2005年间我国国企的资产负债率均高于外资企业,其中2001年高出近5%,反映出国有企业对借入资本的依赖性仍然很强。造成高负债率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2.1.1 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的非上市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既无法进行股权融资,又不可能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来筹集资金,加上这些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经济效益低下,自我积累和扩张能力严重不足,所以,企业要实现生产扩张只能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借款。

  2.1.2 企业融资风险意识欠缺

  其具体表现为企业投资者们重上项目、上规模为争取银行贷款,企业在进行项目评估时,常常高估投资收益而低估潜在风险。

  2.1.3 国有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是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

  由于国有企业与银行的都属于国家,政府对银行贷款的干预性较强,从而导致银行作为债权人对企业债务的软约束。

  2.2 国有上市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一旦经过股份制改造获准上市,便将股票融资作为融资的首选,不但极力扩大发行额度,而且分配方案也较少用现金支付,而多以配股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企业普遍认为发行股票可以永久占有这部分资本,不必像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那样到期还本付息,因此可以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但股权和债权是企业资本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两部分。另一方面在债券市场方面,我国的市场格局也处于这种畸形状态,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企业债券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是急剧萎缩或徘徊不前。

  我国上市公司除了对股权融资过度偏好外,股权资本结构也不尽合理,表现在国有股比例过高,股权代表不明晰。过高的国有股使得企业无法摆脱行政束缚。而政府由于其只具有社会代理职能,一旦企业经营亏损,既无义务也无能力承担亏损责任,而且国有股产权代表不清,使得这一现象更明显。同时,过高的国有股比例造成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这是因为,由于国家作为国有企业最大股东对国有企业的约束不力,使得国有企业的外部约束偏软,企业实质上被内部人控制,企业代理成本上升,而经营效率下降。

  3 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市场环境和宏观机制还不完善,市场经济主体还处在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企业的治理机制尚存在缺陷,企业资本结构仍处于非均衡的状态,这就要求我国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管理制度和市场体制的改革。

  3.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要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必须划清产权,建立法人产权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规范企业的行为,真正实现风险的有效规避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新型的企业产权体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3.1.1 确立法人财产权和产权边界

  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明确界定国家和其他投资者向企业投资形成的财产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产权边界作为出资者(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其财产一旦投入企业,就以价值形态存在于企业,从而与出资者的其他资产区分开来,形成企业的法人财产出资者(包括国家)不能对法人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进行支配,也不能随意从企业中抽回投资,但依法享有特定的权利(收益权、监督权等)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降低国有资产的风险,也有利于激励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

  3.1.2 完善破产兼并机制

  破产机制可以强化债权约束,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使正常的信用秩序得以维护。此外,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优势企业可以减少投资成本,扩大产品和市场占有份额,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利润、资源的优化配置。

  3.1.3 重塑银企关系

  要想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应该从根本上改变银行与企业之间扭曲的信用关系:

  第一,加强法制建设

  政府应该健全企业破产机制,通过破产机制真正发挥作用,适当惩罚企业经营者,并对其他企业的经营者行为进行警示。

  第二,建立规范的商业银行体系

  新的商业银行体系的建设必须有利于盘活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最终将不良资产控制在有效范围以内,从根本上提高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银行与企业双向选择

  企业可以根据各家银行提供资金与金融服务的价格、成本、质量、效率等状况,自主地选择开户银行;而商业银行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货币经营者,减少政府的干预,让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易达成通过双向选择的竞争过程来实现。

  第四,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建立共同的风险防范机制

  银行应进行信贷资金营运的跟踪审核,充分利用银行的资源优势,引导企业规避风险。

  3.2 构建有效的资本市场

  3.2.1 改善上市公司股权资本结构

  从2005年5月开始,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已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股权分置改革对加强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恢复资本市场功能,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3.2.2 强化资本意识,大力培植证券市场的发育。

  宏观上建立健全法规制度。良好的资本结构是企业创造效益,增加价值的基本前提。

  3.2.3 建立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

  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要求在内部建立经营者利益激励机制,在外部建立经理者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经理层聘任双向选择制,切实杜绝权力分配中的行政干扰,建立受法律保护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从而造就职业化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

  3.2.4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要构建完善的、可操作的信息披露责任机制,强化上市公司执行层对公司信息披露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的责任。

  3.3 建立和完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

  建立和完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立专门的证券信用评级机构,依据大量信息、资料,设立科学、公正、客观的评级指标体系,对各债券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使经营业绩好、现金流量充足、偿债能力强、资信度高的企业能以较低成本发行债劵,改变我国目前企业债券信用差、再融资能力差的状况。

  4 结 论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不仅要分析解决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的形成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而且要充分考虑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如当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国家的税收政策、国有企业的行业性质、资产结构、企业的信用等级与债权人的态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余志宏.段红涛.资本结构、契约理论与上市公司治理[J].经济评论,2003年3期

  [2]沈艺峰.《资本结构理论史》[J].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期

  [3]谢代银.《现代企业融资策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期

  [4]张昌彩.企业融资结构与资本市场发展[J],《管理世界》,2001年2期

  [5]杨宏慧.《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问题分析》.[N].中国财经报,2008-11-16

  [6]张宗新.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基于契约理论的研究[J].2003年2期

  [7]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北京:中国 经济出版社,1995

  [8]汪辉.国有企业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J],经济研究,2003期8期

  [9]郑志刚.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和[J].经济研究.2004年2期

  [10]陈耿.周军.债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3年2期

  [11]王化成.我国国有企业分析 [J].财务与会计,1993,(3)

  [12]沈艺峰.《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3]王连娟.《我国国有企业现状、问题与对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14]郭大伟.《中国企业资本结构现状分析与对策》[J]经济研究。2007

  [15] Williamson, Oliver,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 Inc., 2003.

  [16] Fligstein, N. “The Spread of the Multipisional Form Among Large Firms, 1919-1979,”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5, 50, pp. 377-91.

文章标题: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jingjixue/3655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