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纵向看,江西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但从横向看,仍有较大差距,江西经济发展在全国乃至中部仍处于滞后水平。从区域发展战略上看,湖南与珠三角、安徽与长三角、河南和山西与京津唐经济区的对接与融合均取得了良好成效,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已见雏形,逐渐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而江西城市群构建却尚在规划之中。
《当代江西》政法期刊,杂志是一本教育党员,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综合性党刊,由中共江西省委主管主办,2005年1月10日,出版创刊号。《当代江西》是2003年10月,整合省委7家部门刊物,创办的一本以全面反映党的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性党刊,并明确由中共江西省委主管主办。2004年6月,时任省委书记孟建柱亲自将刊物定名为《当代江西》。
一、引言
自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提出软实力概念后,学术界便掀起了一场关于“软实力”研究与应用的浪潮,软实力概念最初是针对提升国家竞争力而提出的,主要用于国际关系领域,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软实力的应用对象从国家向城市继而向企业的微观领域延伸。
当前,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外方面,企业更加关注其品牌建设和美誉度;对内方面,更关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软实力是否被社会所接纳,因而对企业软实力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升江西民营企业软实力的必要性分析
(一)江西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对社会贡献力度巨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江西省民营企业自2006年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私营企业平均每天就增加25户,其注册资本平均每天增加到8658万元,其增长速度甚为惊人。2011年江西省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总数量达到3237个,就业人员达到 700347人,总资产贡献率达到39.79%,2011年江西省外贸出口总值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18.8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出口总值就达 143.5亿美元,增长100%,占江西省出口总值的65.6%。由此可见江西省民营企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力度巨大。因此,加快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是江西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推动全省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途径。下表数据反映了近些年江西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
(二)相比发达地区同类民营企业,差距较大,龙头企业较少
近些年,江西省民营企业发展较好,一批有实力的优秀企业先后涌现,如清华泰豪煌赛维LDK和仁和药业等,这些企业因科技含量较高和管理规范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省内外已颇具知名度,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大提升了江西省民营企业的总体水平。但与周边省份的相关企业相比,特别是与全国民营企业发展较快的周边省份,如江苏、浙江等省份相比,江西民营企业总体还比较落后,大多数技术含量较低,企业规模较小,美誉度不够。[2]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江西省民营企业龙头企业较少,影响力较小,许多民营企业尚没有自己的核心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已明显不足。因此, 提升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已愈来愈迫切。
(三)提升软实力是实现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所有竞争主体之中的精神性力量。推而广之,民营企业的软实力同样如此,它包括企业理念、发展战略、人员权力的分配以及日常工作的计划、管理,还有企业风气、员工的士气、精神状态,以及企业的传统、企业文化氛围、企业的品牌形象等,反映出民营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对公众的吸引力。软实力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某些关键性作用,是测量民营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3]
与企业的土地、设备、技术等硬实力相比,企业的软实力企业软实力一般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历史积淀性,二是可以培育性,三是作用的持久性。在企业创业和发展初期,硬实力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常常居于主导地位,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软实力则成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更为重要的因素。[4] 因而从长远看,软实力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更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地位,对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江西民营企业软实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江西很多民营企业从简单的手工作坊起家,企业生产规模小,维持生存、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当前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根本无暇顾及文化的建设,或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将其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也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工作来抓。部分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停留在形式上,不注重文化内涵的培育。还有相当部分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企业文化等同于外在形象设计、政治思想工作或规章制度等。
(二)缺乏品牌经营理念,品牌管理意识淡薄
江西很多民营企业受管理者认识的局限,对品牌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意将太多资金投入在品牌宣传和推广上,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热衷于为名企做贴牌或做加工,而忽视了自身品牌的建设。还有部分企业对品牌的运用仅仅停留在概念化炒作以短期内扩大品牌知名度的层面上,缺乏品牌战略的长远规划。部分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存在定位模糊、定位缺乏特色等问题,部分企业把牌品牌建设等同于广告宣传,不惜花巨资争抢广告标王扩大知名度,而忽视了产品质量、企业信誉、售后服务等美誉度的提高,致使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相分离,品牌资产无法持续。
(三)不重视领导力的提升和培育
许多民营企业的创始者在创业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企业管理能力的培训和教育,作为领导者缺乏必要的素质和理念,对外部环境变化不敏感,导致企业领导力不佳。
在培养领导人才方面,大部分民营企业遇到了诸多阻力,如领导人才青黄不接,人员流动较大,优秀的继任者空置。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仍采用的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人才引用上具有强烈的排外倾向,从而严重限制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收利用。另外,很多民营企业仅仅注重对人才的聘用,而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没有储备、培养继任领导者的长远规划,导致企业的思想及观念整体僵化停滞,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四)自主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投入不足
目前江西省内产业集群呈现出同类企业简单扎堆现象,企业之间缺少有机的产业联系,功能区分模糊,企业创新意识淡薄,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对于自主创新地认识仅停留在被动接受的阶段,自主创新投入不足,不注重创新人才的吸纳,创新服务环境不完善,而一些规模民营企业的持续创新动力也较弱。
据调查,80%的江西民营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技术创新机构,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的只占到6.6%。现有的开发机构中有43.5%的机构无经常性开发任务,有65.8%的开发机构无稳定的经费来源,有55.1%的机构无正常的试验测试条件,近乎一半的机构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5]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统一规划,虽然民营科技企业逐渐成为研发活动的主体,但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五)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是外部机制强制和内在情感驱动的共同产物,在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日益严重的当前,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尤为明显,相当部分的民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存在制假贩假、虚报瞒报信息、苛扣员工福利、污染环境等严重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领导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见利忘义,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另一方面约束和激励机制不足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缺失的主要外部原因。
四、提升江西民营企业软实力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内聚力
企业内聚力显示了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企业参与竞争的总体实力,是企业维持生存与发展、实现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提升企业内聚力主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育来实现,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实现:一是塑造企业的发展愿景,该愿景要符合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利益,以达到鼓舞人心,凝聚员工力量的作用。二是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参与各项事务和团队合作,客观公正地考核和评价员工的业绩。三是重视员工的职业规划,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和创造实现个人发展的条件,防止优秀员工的流失。四是保证信息沟通顺畅,营造和谐的沟通环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4]
(二)结合人本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提升企业领导力
优秀的民营企业领导者应能根据民营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管理对象,不断调整领导风格和方法,在创业初期,领导者要注重亲情化管理,由于企业规模小,领导者很多时候需要事事亲力亲为,注重现场管理,习惯于个人决策。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 领导者的工作重心要向战略的规划和统筹方向转移,吸纳优秀人才,培养更多的管理者,并学会适当授权,不过多干预他们的工作,做好对主要管理者的管理,做好重大计划的执行,建立和谐的分工和合作的工作氛围。另外,对企业的管理要逐步向制度化方向转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行为规范化。大多数民营企业是以领导者作为发展的驱动力, 而不是以先进的制度和文化来推动,而民营企业领导力的提升是有形的制度与文化的无形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6]只有将人本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领导力,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三)营造全员创新环境,提升企业创新力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其本质是进取,只有持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从而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加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营造积极的创新环境,建立全员学习的学习型组织,重视员工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支持、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参与创新,以有效的措施激励员工创新成果。二是要切实完善创新制度,制定明确的创新目标,规范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体制机制,注重提高创新工作中的市场意识,实现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统一。三是抓好当前引领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攻克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大胆吸纳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加快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完善企业的技术改造,实施产学研结合,争取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四是要组建创新团队,吸纳优秀人才,加强人才队伍的培训和教育,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的科技与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团队的创新智慧。
(四)加强品牌塑造和传播,提升企业形象力
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是社会公众与企业接触交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总体印象。企业形象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开辟市场、赢得伙伴信任、获得政府支持、吸引优秀人才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提升民营企业企业形象力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要努力塑造企业的内在实质形象。这主要通过完善企业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社会声誉,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显示持续的发展潜力等来实现。
二是要加强品牌塑造,这主要通过合理设计企业识别系统,包括企业logo、企业建筑物、员工着装等视觉识别系统,企业制度和规范等行为识别系统以及企业理念和文化等理念识别系统。
三是企业还要利用各种因素积极宣传和推广其积极形象,例如通过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加强广告宣传、运用新闻报道等,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 嵇国平,吴 容.提升江西省国有企业软实力的基本对策探析[J].老区建设,2009(16).
[2] 嵇国平.培育中国江西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对策研究,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 Volume 3, 2010, 10.
[3] 倪洪尧.民营企业亟需提升软实力[J].华东经济管理,2007(7).
[4] 张 杰.企业软实力提升途径分析[J].价值工程,2010(3).
[5] 胡若兰.推进江西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地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6] 袁 利.浅议民营企业的领导力问题及对策[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