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作为20世纪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研究分支,具有共同的理论起源,即19世纪的古典区位论。在此之前,空间从未作为一个要素,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将空间作为一个重要元素,在空间维度上分析资源配置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从而形成经济学研究中的独特一支。由于对空间这一要素的理解和假设不同,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分别在均质空间与非均质空间形成了侧重面不同的研究方向,并对经济聚集现象给出连续的“平滑经济”和非线性、不连续的“块状经济”的不同解释,从而使两者对政府应当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产业集聚给出不同答案。虽然存在研究重点和分析方法的不同,但研究内容的实质性重叠,使得二者从长远来看,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分析区域经济现象。
【关键词】经济师论文发表,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区位论产业集聚
一、基本概念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观点,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相互关系的应用科学。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各地区地域和资源上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总体经济效益,为政府发展地方区域经济提供公共决策依据。
空间经济学是以空间为维度,研究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以便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促进地方产业经济活动在空间区位上的正确选择。空间经济学是一门集区域城市经济、国际贸易、经济地理等多门学科融合交叉的学科。
二、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联系
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均起源于19世纪的古典区位理论。其主要理论模式有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胡佛的运输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
如今,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互联网的极大发展使得市场信息化、销售模式不断创新,运输方式发生变革更加集约和规模化,这些因素都大大影响着市场,使现代商业环境和过去完全不同。区位论将区位高度抽象为平面距离的静态分析,以单个厂商为研究对象,没有企业间相互竞争的分析已不能完全描述现代市场经济现象。因为忽视了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优质劳动力、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只考虑成本最小化,使得实际应用中可操作性差。
正是由于古典区位理论对于描述和解释现在经济现象的局限性,现代经济学家进一步突破原有理论的约束,完善其理论缺陷,产生了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两个分支。由于不同学者对区位的理解不同,才产生“区域“和”空间”这样不同的地域概念。
三、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国在经济领域展开竞争,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区域发展问题,各国政府也主动制定区域政策并大规模展开区域规划工作,以期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鉴于古典区位论在研究现代市场经济方面的限制,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拓展古典区位论,大大扩展了原有古典区位论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这种研究包括了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层次的经济理论,应用了动态、计量等分析方法,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并且更加注重实证研究,综合了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兴的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与区位理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一是从研究对象上看,区域经济学主要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一个国家内各个区域之间产业结构如何达到最优和促进区域分工更加合理的问题;古典区位理论重点研究微观问题,从企业角度研究降低成本谋取利益的最优区位。二是从研究手段上看,区域经济学是运用国家行政政策的手段,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来达到调节区域经济的目的;区位论目标的实现依赖的是市场机制的作用。三是从研究方法上看,区域经济学则应用宏观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方法;区位论主要运用静态的、局部的分析方法。四是从结果上看,区域经济学从宏观角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到总体利益最大化,但可能会制约个别产业或者地区的发展;区位论从微观着眼,论证如何使单个企业效率最高,但是微观的最优化选择从整体看未必达到最佳资源配置,容易出现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总体来说,古典区位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源泉,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四、空间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空间经济学也是从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的,它研究的主要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
空间本身的特征,使得在空间维度上分析资源配置问题有很大障碍。因此在杜能将区位论引入经济学模型之后的很长时间内,空间因素从未进入经济学研究主流。直到D―S模型与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才开启了空间维度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19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垄断竞争和最优的产品多样化》,建立了一个独特而精巧的D―S垄断竞争模型,掀起经济学研究中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领域的革命。20世纪90年代藤田、克鲁格曼和维纳伯尔斯合著的《空间经济学》,解释了从垄断竞争中引出的一些普遍原理是如何促进人们对经济发展的理解的,对10余年来的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和成就做出了精确的概括和总结。自此空间经济学才逐步发展,尤其是欧洲统一市场形成后,欧盟对空间经济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区别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都来源于同一个理论基础,两者都致力于揭示经济从总体上看在不同空间的运行趋势。之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是由于二者分析方法和研究重点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对于“空间”的假设不同
这两个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问题的不同处理。区域经济学基于空间问题的复杂性,将空间分为均质的与非均质的两种(特征如表1所示)。所谓空间均质,即是抽象掉地貌、地理特征,将空间假设为要素的均匀分布,因为如果没有空间均值的假设,建立经济模型就需要引入类似要素密度函数等变量,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均质空间可以理解为是一片平坦没有起伏的大地,要素的禀赋是均等的,因此只需以距离来考虑经济活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距离和运输的分析模型,平原使得距离与运输成本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在非平原时则很难分析变量的关系作用。 表1
空间均质假设不完全符合现实生活,且前提与理论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区域经济学认为,城市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有三点:比较利益、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但是这三者都与均质假设存在内在的逻辑冲突。第一,如果地区之间存在比较利益,那么均质假设就不能成立。比较利益存在表明区域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差异,从而各自选择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在均质化假设下,人们的生产效率、能力、技术和资源条件完全相同,劳动分工优势不复存在,没有专业化分工就不可能产生比较利益。第二,如果均质假设成立,说明投入与产出呈线性关系,那么就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如果产出与投入规模无关,产业集中不但不能带来好处,只会通过竞争引起地价上涨,这样就不会产生城市了。第三,集聚经济的形成原因是用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来解释的,但是在均质化假设下,就不存在经济的外部性。因为在均质条件下无法解决上述问题,这就需要重置这一假设。
非均质空间假设是指在不平坦空间上经济要素的非均匀分布。不同的空间区位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差异必然造成不完全的要素市场结构,生产要素的市场结构就不再是完全竞争。但是区域经济学在非均质空间的研究中,对初始条件的非均质没有较多涉及,而只是假设在抽象平原上由经济活动积累而成的非均质空间。在空间经济学研究中,由于研究的是稳定空间下经济活动的变化,因此必须考虑初始空间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要素分布,所以研究者在空间的基础上引入地理变量分析在时间序列上的经济变迁。就是在均质空间与非均质空间的偏向性不同,二者分别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路径。
在对空间理解的不同偏向下,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各自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假设框架下。第一,区域经济学分析是建立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理论前提上;而空间经济学是建立在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的理论前提上。二者分别基于完全不同的理论前提各自展开分析研究。第二,由于区域经济学不能很好的解释城市的产生,所以它将城市看成事先存在的,研究现有的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状态、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前景。而在空间经济学中,城市或者说经济区域不是既定假设,而是成为内生变量。因为空间经济学的侧重点正好是区域经济学空缺的研究领域,即厂商、产业和经济这三者的活动和三者的相互作用,从而解释不同城市和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二)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对“经济聚集”的解释不同
现代经济学认为,城市的产生是经济产业集聚的结果,但是,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在解释集聚现象的产生上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学认为经济集聚是一种连续的“平滑经济”,是由一个地理位置上不同时间序列作用下,循序渐进的结果;而空间经济学则认为经济集聚是一种不连续的“块状经济”,是在量变累积的基础上,产生突发性的质变形成的。空间经济学认为产业之间存在两种力量: 集聚力和分散力。如果集聚力大于分散力,则产业聚集;反之,若集聚力小于分散力,则产业分散。而“区位粘性”导致产业聚集是非线性和不连续的。所谓“区位粘性”是指当某一产业已经适应了某种模式或者路径,它就会因循这种模式或路径,需要付出很大成本才能改变。当贸易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它的变动不会影响产业区位,但是当贸易自由度达到某一极值时,它的轻微增加都会引起突发性聚集,从而达到产业集中在某一区域的状态,并且会稳定下去。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还很少见,但这一结论却符合量变能够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随着贸易自由度逐渐提高,可流动要素的流动不断加强,但是依然呈现线性发展,说明这一过程还在某种约束力的制约之下,这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是量变的过程。但是当贸易自由度被提高达到临界值时,促使要素流动的力量与约束的力量相等,此时贸易自由度的轻微提高,都可使可流动要素迅速向适合它们的区域转移,这就会产生质变,产业集聚就发生了。
对于这种“门槛效应”是否存在的认知不同,导致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对如何改变区域产业结构分别给出不同的经济政策,并对经济政策在实际中的效用认识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学家认为,产业集聚是线性的、连续的,相应的政策效应也应该是连续的,政策力度越大,带来的效应越明显,之间呈正比例相关。但是在空间经济学家看来,由于“区位粘性”的存在使得产业集中区域产生集聚力惰性,当地方政府想采取政策来改变现有的产业格局时,政策力度不够是无效的。只有当政策的力度超出某一特定值,使得原有产业聚集的成本小于继续保持现有位置的成本,可流动要素或者企业才会发生转移,随着它们的转移,聚集资金降低,产业就会扩散。当政策力度小于这一特定值,政策变动就不会影响现有的产业区位。“门槛效应”的存在,会产生如下情况:有时候,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政策都不能影响当地产业格局;但有时候,某些政策的微弱变化却会引起当地产业区位的大幅变动。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如果能够准确把握门槛值,对这种非线性变化给予充分考虑,将大大有助于准确制定区域政策。这一结论如果为真,则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意义。
六、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之间关系的发展
虽然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有种种不同,但仍是不可分离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先明确研究对象,但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二者之间的研究对象区别不大,研究者认为它们内容一致,从这个角度而言,空间经济学还不具有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
其次,这两门学科是走向融合还是分道扬镳,是由造成两者之间主要区别的因素能否有机统一决定的。区域经济学主要分析具有均质特征的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化,由于均质空间只能是在小范围内的,因此也局限于对微观区位选择的指导。空间经济学则重在非均质特征的空间研究,可以解释和解决区域差异问题。可是经济空间是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一,只有同时考虑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均质分布,和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均质分布,分析经济问题才完整。由此可知,想要完整地描述经济现象,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需要相互参照,寻求共性。至于这二者怎样才能破除各自理论藩篱,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是经济学者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最后,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对区域经济的特点到底是“连续性”还是“非连续性”解释不同。区域经济学从微观角度推导,提出连续性的“平滑经济”,但在解释区域差异现象时存在弱点。空间经济学提出“门槛效应”来解释产业聚集的原因,但在现实中尚未证实。门槛效应是否存在?如何确定贸易自由度的门槛值?这些问题都是未解之谜。现实当中,经济现象既不是完全连续平滑的,也没有各自成块,完全集聚,如何更准确的描述和解释区域经济现象,这点需要区域经济学家和空间经济学家联手研究解决。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具有同一理论来源,同质的研究内容,虽然二者目前来看研究路径不同,但从长期而言,最终还是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现象,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