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三元经济”结构,是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必然产物,是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的必经阶段。“城乡分治、一国两策、重城轻乡”造成的“三农”问题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农村市场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和正确出路。
关键词:EI论文发表,三元经济结构,三农问题,道路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变迁的关键时期,在经济的发展中,进一步强化现代部门的扩散力,促进传统部门的现代化进程是完成这一结构转换的关键,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又是关键中的关键,“三农”问题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传统经济中二元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我国不能走从传统农业社会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道路,而必须经历一个农业部门、农村工业部门与城市工业部门并存的三元结构时期,这种三元结构已在我国形成。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着由二元结构转变为三元结构,再到一元化结构的转换过程中。
一、 三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这是在总结发达国家和我国以往工业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提出的一条全新的现代化路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我国现代进程中的两大重大课题。推进工业化的实质就在于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革,最终实现现代化。
美国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W.A 刘易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可以直接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性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在中国直接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说,不论是通过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还是依靠在城市中扩张工业部门来转换二元结构,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那么,只能把注意力转向“三农”,通过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弱化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来打破城乡固有的平衡,形成国民经济结构的新局面。
农村工业部门和乡镇企业的兴起,使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它打通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村工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通道,改变了农村经济的产值构成,扭转了就业状况,为我国农村城市化提供了客观需求和可能性。从此,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结构就呈现出传统农业系统、农村工业系统和现代工业系统并存的局面,三元经济结构的新局面在我国得以形成。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选择通过弱化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走三元结构向一元化结构转换的道路,加快结构转换的进程,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转换的基本选择。
二、“三农”问题的产生及本质
1991年11月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第一次并列起来提出了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代表的“三农”问题,从此,“三农”问题走出政界和学界。“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复杂又难以短期内解决的问题。其核心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城乡两元社会的严重差别,其根源在于“城乡分治、一国两策、重城轻乡”,它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的特征。“三农”问题是一个结构问题,也是一个制度问题,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是根,城乡分治的经济结构是果。“三农”问题的本质在于国家在经济建设中对“三农”问题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和全面的战略思路。主要体现在:农村市场化程度低、农村生产力不发达、农业产业链不强、农民收入不高、从事农业的农民过多、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产权不明、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权利缺乏、农村政府机构膨胀等等。
三、“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之策
1、粮食安全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而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国的城市化是实现人口转化、产业调整、工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交流协调推进过程,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真正有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是关键,根本上要靠科技和农业现代化。因此,决不能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如突破,13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就面临威胁,必须切实处理好城市化过程中建设占地和耕地保护的关系。
2、 我国已具备了协调推进城市化,实现“三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基本条件
这是因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所需制度基础,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基本形成,为城市化得到了有利的制度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为加速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在城市中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城市中已经集聚了一批已就业的“准市民”,随着城市户籍的改革,城市制度性壁垒降低,他们将正式成为市民;农村工业的发展为小城镇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以“农村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农村工业聚集区已经发展成为小城镇和中小城市,或者已经具备了城市的雏形,在未来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它们将在吸纳农业人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城市化的过程是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
1、推动户籍改革,打破人口转移的门槛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推进农地规模经营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扩大内需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释放城市化带来的内需潜力,就不能抬高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转移的门槛。在推动户籍改革中要综合考虑户籍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一是促进户籍制度管理的功能转换,逐步弱化人口迁移管理的功能,加强人口登记服务的功能,使户籍制度向更加有利于促进人口自由流动、改善公共服务的方向发展。二是将附着于户口上的各种社会福利进行分解,使其逐步与户口“脱钩”,为户口“减负”,逐步淡化户口价值,消除户口等级。三是分类指导进行户籍政策改革,创造更广泛,更多元的市民化路径,在充分尊重“准市民”意愿的基础上,把符合条件的农村富裕劳动力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 2、 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一是大力推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使农村富裕劳动力流动到城镇,允许部分已富起来并具备条件和意愿的农民转变为市民。二是大力培养“准市民”农民。通过组建农村中心合作社,农业公司,外包、劳务派遣服务公司等,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将尚没有条件变为市民的、又不愿从事农业生产的富裕农民转变为工人,就地转移从事非农业产业,为真正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创造条件和机会。三是完善土地制度,科学引领农村土地流转。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核心在于吸引资本和人才聚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以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聚集生产要素的必备条件。可以探索发展大户承包型、农庄经营型、股份合作型、公司经营型、产业化经营型等规模经营主体。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为推进流转平稳进行,可以借鉴法、德、日等国家经验,探索设立由国家、地方政府、农业协会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出资成立的信托公司或组成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农地管理公司,农民作为委托方,将土地经营权委托给信托公司或农地管理公司,公司作为受托方承接经营权后,经过公开招标,将经营权发包给有实力的第三方面经营。农民、公司、第三方依法分别享有各自的责、权、利。通过土地流转,不但盘活土地资源,破解工业化、城市化的土地制约瓶颈,更能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吸纳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集聚,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农业与市场的衔接能力,是新时期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功之路。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实行承包权与经营分离的股田制改革,探索以土地承包权作价入股,农民以“股民”的身份享受土地经营的股权收益。四是赋予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完整的用益物权,完善承包地和宅基地的退出机制,用其消抵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测算》课题组的测算,一个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是8万元。当前,农民工市民化之所以难以推动,关键在于农民工没有钱,地方政府不愿意也没有财力支持。因此,首先要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合法有序进入市场,比如以增减挂钩的方式,与国有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保证农民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入,从而使农民自身有财力承担一部分市民化成本,同时,城市地价和房价都会下降,政府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保障房建设支出也会减少;其次通过赋予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完整的用益物权,使进城务工多年并有了稳定劳动收入的农民工能够通过土地市场将承包地和宅基地有偿转让,从而获得一笔进城落户的安家费或创业资金,还可以采取宅基地换房、承包地换社保的方式,降低农民工进城落户的门槛。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能留得住已转变为市民的农民工的安全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成熟,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应逐步建立具有基本保障、多层次保障、覆盖广泛、逐步统一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就业、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等问题,将已转变为市民的农民纳入保障范围,使其进得来、留得住、有事干、有收入、安居乐业、生活改善,消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从制度上保障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果。
(三)农村市场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农”问题中农村的发展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农村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1、 破解农村改革和发展瓶颈的方法乃农村市场化
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与农村市化问题密切相联。综合起来集中表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从哪来、农业产品往哪卖、农村富裕劳动力往哪去”三大现实性难题。要解决这三大难题,关键还是要靠市场,因此,所需资金通过市场来筹,农业产品通过市场卖,农村富裕劳动力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来有序转移。只有加快和改革农村市场化建设步伐,才能有效地破解农村改革和发展瓶颈。
2、 我国农村市场化的基本内涵
农村市场化是一个动态的复合过程。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中指出:农村市场化,是指农村中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以市场为中心,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客观要求,建立起市场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市场关系规范、市场竞争有序、宏观调控有度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主要对策就是在以上几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快建设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农村市场体系,建立完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深化农产品价格体制和流通体制改革,全力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积极拓展农产品市场、农村消费品、工业品和农业要素市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宏观调控。
3、探索发展农业产业金融链,为农村市场化提供金融支撑
农村市场化,需要金融支撑。满足农村资金需求,光试图把城市资金吸引到农村还不够,还要把农村资金留在农村。推广村镇银行、引导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把资金留在农村,是破解农村金融难的可行办法。同时,要大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流转等基础工作,探索开展“三权”抵押,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培育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鼓励地方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各类担保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服务力度。探索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大力推广农村微贷技术,引进城乡皆宜的金融产品。此外,要加快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的协作配合,对部分问题无法通过市场和行政手段解决,需要适时启动相关农村金融立法。
(四)农业现代化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经之路
1、搭建农民产权交易平台,依法引导农民合法财产有序流动,加速农村生产要素的聚集
尽快对农民财产确权发证。对农民现有的房产、宅基地、土地使用权以及其它合法财产等进行确权;搭建农民产权交易平台,制定农民产权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鼓励农民公开、公正、公平地合法交易,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 2、 加快农业生产资料重组,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农业规模经营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总量中的比重将大幅降低,大部分农民转变为市民,在建立了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合乎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农业劳动力减少的基础上,具备了实现农业生产资料重组的条件,随着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相对越来越少的农村劳动力耕种越来越多的土地,从而可以通过农地的规模经营大幅度提高务农收入,我们就可以把传统温饱型的农业转变成为具有盈利能力的现代产业,变“吃饭”产业为农民致富产业。建立以产、供、销、服务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服务的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伴随成本下降和收益增加的农业规模经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通过市场+合作社(协会、公司)+农户的专业化经营方式,使生产专门化和基地化,经营一体化,生产供销契约化,服务社会化和系列化。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的企业集团,鼓励和引导城乡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经营的种养业。以推进农庄和家庭农场为抓手,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积极鼓励一批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投入现代化农业,在有条件地方探索建立家庭农场、农庄注册登记制度,加强对家庭农庄、农场的指导和服务。充分考虑农业经营的风险性,建立农业减灾、防灾体系和符合农业特点的保险机制,最大限度地化解经营风险。从而在农业规模经营中,随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而出现的成本下降和收入增加,实现内部规模经济。在市场条件改善、社会提供的物质技术服务增加等情况时,农户不承担成本支出而获得农业外部规模经济。
3、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组织
根据国内外的实践以及相关的经验与教训,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三产相互协调、互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农村经济社会组织,主要有具有生产服务功能、管理协调功能、资源开发功能、资产积累功能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以经营商品而建立起来的农业合作组织。目前在我国农村中主要有实体型、联营型、挂钩型等3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全社会都应该大力支持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村自治合作组织,要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引导扶持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提升规范化水平,不断增加其自身的实力,带动农户的能力和发展的活力,建立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才库和培训基地,着力打造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领军人才队伍和辅导员的队伍,使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农副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农村金融的收益能够留在农村。
4、 加强 “中坚农民”,新型职业农业人才培养
“三农”问题中的农业问题,实际上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三低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依靠科技,而决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主要因素还是农业劳动者本身。但是,随着农村素质较高富余劳动力市民化,在繁荣了城市的同时,也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留守务农劳动力素质不断下降,留在农村务农的“中坚农民”加上难以转移进城的留守老弱病残,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村结构,这必将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提供稳定的根基。这些“中坚农民”和新型职业农业人才将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抓紧培育职业农民,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民社会地位的战略选择。美国、日本、德国等城市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民教育培训是培养新型职业农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建立了层次分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对农民实施不同层次的各类培训。可以说没有农民的职业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在我国,也应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业人才标准,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除此之外,还要吸引和支持高素质的人才务农创业,包括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到农业领域来创业。
5、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强调,要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的引领作用,大力培育经营型的服务组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加快构建公益型服务与经营型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单家独户小农进入市场,与社会化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它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以至消除城乡差距的必要前提。2006年12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调研时全面论述了关于建立新型“三位一体”农村合作组织的构想:“三位一体”是三类合作组织的一体化,也是三重合作功能的一体化,又是三级合作体系的一体化。“三位一体”构想,是对农业经营美国模式与日韩模式取长补短,又对我国农村现有的组织资源进行改造和利用。通过建立完善的、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把小农生产与现代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广大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力量,切实推动现代农业的进程。
总而言之,我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三元经济”结构,是经济结构转换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城乡分治、一国两策、重城轻乡”的必然产物,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的必经阶段。在此背景下的“三农”问题解决就只能选择农村市场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2001.12
[2]李克强.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J].中国社会科学,1991
[3]沈越.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研究[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