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比比皆是,造成这些不公平的原因多种多样。笔者认为,目前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是体制问题,但究其实质还是成本核算的缺失。
摘要:对于社会不公平现象大家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但是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收费、加价,人们似乎不以为意,原因就是缺乏成本意识,没有仔细 核算其中的显性和隐形成本,相关部门也缺乏一个成本核算机制。但是,有些成本无法量化,需要在决策时加以考虑,从不同角度考虑相关成本,从而使整个社会的 成本最低。由于无法量化的隐性成本的存在,所以只能对其进行定性的研究。
关键词:经济学论文发表,成本核算,公平,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下,收费、加价或推卸义务责任都给第三、第四方造成显性的成本增加或难以量化的巨大隐形成本,使得一方内在经济而外在不经济, 而对于其他方内在不经济,使得相关方处于不公平的状态。这里面有些明知是体制问题,但是很难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现实很难实 现。但是,这不能作为相对公平的借口。笔者以常见的、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从成本核算的角度进行定性的思考,希望能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
一、维修或修理
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有对所购商品进行维修的经历,或许相当多人还有过维修方推卸责任、多要钱、态度恶劣等经历。消费者购买的大件商品,如电视、冰 箱、家具等,由于不便送至维修点,所以才申请上门服务。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基本都是消费者自己送至维修点。如果不是免费维修,可以就近找维修点。如果故 障是个小问题,在保修期内免费,消费者送往维修点,把时间、路费、精力算上,可能还不如自己掏维修费节约成本。例如,消费者购买一部2000元的手机,在 保修期内送至所购商场,路程往返得四、五个小时,如果开车,不堵车也得2个多小时,路费时间成本不言自明。如果是在偏僻的农村山区,消费者送至维修地点的 成本会更高。而零售这个环节,由于消费者的分散,厂家维修点不可能密布,因为这样厂家的成本太高。这样厂家内部经济了,外部消费者不经济。解决之道就是厂 家给予消费者送至维修点相应的补偿,但是这个标准难以统一,不同地点的消费者送维修的成本差异太大,协商又会产生争议,可操作性不强。可行的办法是在保质 期内,厂家承担所有费用,自己上门维修,这样可以促使厂家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或者直接按产品价值的百分比和使用时间的长短做出硬性规定。
二、报名、考试成本
最近几十年是考试经济的时代,各种考试,如钢琴等级,书法比赛,各种资格证书,四、六级英语,会计从业及等级,计算机等级,评估师,安全师,公 务员等,从报名开始,在没有网上报名的情况下,想一想除了报名费、培训费之外,时间成本、交通成本有多大?大城市一般都有报名点,由于考试时间集中,又会 造成公交压力。如果开私家车,引起的交通拥堵、尾气污染,这些外在不经济的成本又是难以量化的。需要异地报名的考试,如托福,这个成本又会大得惊人。例 如,四川省税务或财政部门组织一次全省技能大赛,各地的参赛者从全省各地赶往成都,交通、住宿、吃饭估计是考试费用的几十倍。当然由于距离的远近不同差异 较大。如从较远的达州、攀枝花到成都考试,考试时间只有两个小时,而在路途中的时间不知是考试时间的多少倍?交通、住宿、教材这些成本都是可以量化的,无 法量化的成本往往被忽略了,而这部分往往是很大一部分的隐性成本。
这里面有考试组织者的内在成本经济,而考试者的外在成本不经济;其次就社会负担的隐性成本,如交通拥堵、开私家车的环境污染等,如某校每年组织 一次初级会计师考试,当天的私家车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这里面还有组织者考场安排不合理造成的人为成本增加,如龙泉驿的考生到温江考试,郫县的考试到龙 泉考试,人为造成交通压力。
解决之道就是网上报名,网上考试也可以利用网络技。可以在县级区域有条件的学校设立考试中心,各种考试汇集于此,利用网络进行试题传送,摄像头配合人员监考,这样可以解决考试人员的长途奔波之苦,降低个人和社会成本。
三、停车费
自从小轿车进入普通百姓家,停车费也成了一笔不菲的开支。虽说各地收取的金额、方式不同,对收费的多少、收费的合理性还是存在很多质疑,但对收 费的合法性似乎没有人提出过异议。推而广之,火车站候车室、飞机场的候机楼是否也应该对人收费?有人认为,这些是公共交通工具,但公共交通也不是每个人都 在享用,享用的也只是使用了的这部分人,而且享受的次数也不一样。而私家车没有享受公共交通服务,且把这部分免费的公共服务让与他人,自己已经承担了较高 的成本(养路费、车船税),而行人、自行车、电瓶车同样占据道路,却享受免费优惠。这个问题不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占道停车、停车 场、旅游景点停车收费的成本核算。
城市街道应该是公共资源,是行人和车辆共用之所,让部分人对公共资源收费有何依据?按产权理论,有所有权才能享有收益权。另外,这些收费用于何 处?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基本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成为相关人员、部门的“摇钱树”,以至于在有机会停车收费的地方私人也开 始利用“土地资源”致富。作为公共产权,收益性收费无法理依据,但从公共秩序管理角度来看,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合情、合理、合法。各个住宅小区内有车交费无 车不交,是因为小区是业主的共有产权,在这种共有产权的情况下,占用了的缴费,没有占用的不缴费是合理的。
旅游景点对大小车辆收费已经成为惯例。车辆来景点是为了消费,既然在此景点消费,景点理所当然的应该提供相应服务。就像餐馆,一般不会让客人自 带碗筷,提供干净卫生的餐具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结果有时候也要对一次性消毒餐具收费。推论一下:如果一家卫生条件很差的饭馆不收取一次性消毒餐具费 用,你会消费吗?开瓶费大家认为不合理,而后取消了,但是好像对餐具收费无动于衷。在成都又换了一种新花样收费,就是火锅、汤锅的调料碟,价格在3到4元 不等,这个合理吗?就像对一碟菜,还要收取辣椒、蒜的调料成本。一次的调料收费成本是如何核算的?调料碟也几乎成了餐饮的暴利环节之一,现在餐饮、住宿成 了最赚钱的行业,包括高速公路收费。一辆小车在景点无论多长时间只要不过夜,好像全国统一价10元,算一算每个景点的停车场收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像 成都的洛带、黄龙溪古镇,周围农民靠停车费取得的收入相当可观,以至于在景区附近“盛情邀请”停车。假设一个车位一天停三次(洛带2个小时就足够了),一 天最低收益额30元,一个月就是900元,几乎和一间房的租金相当,而路边停放,无任何投入,基本是无本生意。到了景区还不能开私家车进去,还要坐一段景 区提供的专用车,这段专用车的费用比打的都贵,而且享受不到打的的待遇,因为基本都是中巴、大巴,这还没有考虑等车的时间。
四、火车订票费、退票费
这也是多年大家认同了的事情。想一想:乘火车买票理所当然,那么铁路部门也应该理所当然把车票方便地售给乘客。因为车站太远、窗口太少,造成买 票不方便,本应该车站想办法方便销售,结果也要收5元手续费。推论一下,假设车票是一种商品,小贩为了及时推销,占据要道,而向顾客多收取一笔“方便 费”,合理吗?这么多年大家习惯的原因就是乘火车是刚性需求,铁老大是垄断行业,“皇帝女儿不愁嫁”。在车站以外的地方开设售票点,方便了大家,减少了车 站的压力,减少了城市交通压力,降低了社会成本和乘客个人成本,也增加了铁路效益,结果乘客还需要为此付出一定代价。
再说退票费。很多人春运都是急于回家,有时候买不上车票而上车补票,或者买了硬座,祈祷能补上卧铺,不论哪种票,特别是卧铺票,基本不会浪费, 凭什么还要再收一次退票费?退票成本是如何核算得出的?即便是非春运期间,一些线路卧铺票也一票难求,对于冷热不均的线路,采取统一做法,成本是如何核算 的?有时候补不上卧铺,夜晚不愿拥挤,而在餐车“消费30元”可以“享受”人少待遇,这也是不少人有过的经历。
五、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服务站的加价销售
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服务站销售的产品加价10%,甚至更多。从服务的角度,这是相关部门应该提供的份内业务,就像旅游景点、车站、机场提供卫 生间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比一般情况成本高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20%、30%、100%的加价收费,其依据是什么?许多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服 务站并没有比其他地方增加成本。10个蒸饺60元、1碗面条88元、3份饺子190元,这是沈阳桃仙机场的最新价格,其实不只是一个桃仙机场如此做法,笔 者在温州机场吃过35元的一份炒饭。在中国大地上,基本没有遇到一个机场不加价的,只不过加价多少而已。
六、物业费
对于每个城市居民,物业费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不同小区,容积率、建筑档次(楼层高低)、绿化、卫生等有些差异,物业费的差距也有明显的不同。 但是,到底一平米该收多少?物价部门是依据什么核算定价的?同样是小区卫生、门卫管理,质量一样,而业主要为不同物业公司的人员工资水平买单。甲小区门卫 工资1000元/月,乙小区门卫工资4000元/月,都是一个无差异的门卫服务,这种差距是什么原因?小区还未使用,收费标准已经定下了,此时小区入住率 即使很低,收费也一样,100%入住也收费一样。20世纪吃过学生食堂的人都知道,同样的菜,小炒和大锅是不一样的价格。
小区的物业成本核算应该单独分为卫生、绿化、门卫等项目,各自核算,确定各自的收费标准,同样这些收费应该根据入住率的不同而作相应调整。但 是,估计全国还没有一家物业公司采取这种模式。物业费是一笔糊涂账,以至于业主不满意也无法把物业公司赶走,而物业公司也会赖在小区不走,因为收益可观。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成本核算的缺失,监管的不到位,造成利益方收费的“主观化”,而主管部门也缺乏监管成本核算意识,或者不知道如何进行成本 核算或蛇鼠一窝,造成社会的不公平。一旦这种不公平日积月累到爆发的时候,就会引发群体事件,造成更大的社会伤害,而这种群体事件的所造成的显性和隐形损 失又是难以核算的。一个简单的成本核算会让利于双方,减少对对方的误会,使社会和谐,而这又需要制度来规范,说到底还是体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