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贸易失衡成因分析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论文 发布日期:2013-11-11 10:10 热度:

   摘 要:世界贸易总的走向是向自由贸易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入世后贸易顺差将逐渐减少,这意味着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竞争优势来源于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我国今后进行致力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适应型”调整。也就是说,充分发挥现有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明确进行“有进有退”的结构性调整。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贸易战略,核心期刊论文

  世界贸易总的走向是向自由贸易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入世后贸易顺差将逐渐减少,这意味着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竞争优势来源于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我国今后进行致力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适应型”调整。也就是说,充分发挥现有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明确进行“有进有退”的结构性调整。《新财经》核心期刊论文期刊,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体制的财经媒体,经过12年的市场运行,已成为当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财经杂志之一。

  1 比较优势

  (1)继续发挥外生性比较优势的作用。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尖锐,未来政策重心在于充分就业,并注意开发小容量的细分市场。发挥外生性比较优势的作用,需要完善市场机制,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低层次产品的饱和,意味着应当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把重点放在现有比较优势的特定产业上,“在发展新的投资项目时,以各个产业区段的技术结构为主;在改变现有的资本分布格局时,对缺乏比较优势的项目引入资本,以弥补因资本价格高昂而带来的自生能力低下的问题。” 利用加工贸易,提高附加值,有意识地培养长期竞争优势。

  (2)将内生性比较优势置于主导地位。随着外生性比较优势重要性的不断下降,内生性比较优势在贸易格局中越来越重要。内生性比较优势是人为创造的比较优势,其核心是通过政府和企业投资进行知识、技术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指导下,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既可发挥垂直分工中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又可获得水平分工中的技术外溢和管理经验等好处,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速度,实现动态比较利益。

  2 竞争经济

  (1)产业集聚。这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指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一群公司在地理上集中在一起。这种空间产业组织形式,主要从四个方面获取比较优势:①整体的外部经济效益;②内部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③内部竞争带来的学习与创新效应;④产业群的品牌与广告效应。

  (2)结构调整。即重点发展已具备较强竞争力的行业,着力培育具有潜在竞争力的行业,积极放弃在可预见的未来难有竞争力的行业。由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增加创新投入,强化人力资本积累,落实科技兴贸战略,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实现产业的跨越式进步。以产业升级带动部分产业和企业的退出,以技术结构升级的调整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3 政府管理

  (1)自由贸易政策。在WTO的背景下,政府制定合理有序的自由化时间表,执行贸易激励政策。按照WTO规范赋予企业更广泛的外贸经营权,实施经营资格登记制度,逐步实现对各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的放开经营,让国内具有竞争实力的生产和流通企业早日进入国际市场,也方便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面对因进口限制和出口支持大幅度降低产生的外部压力,政府应当强化对交通信息等生产性基础设施的社会投资,这是我国企业与产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外部条件。

  (2)贸易保护政策。贸易自由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准确地说是总体保护程度由高到低的演进过程,WTO也有相关规定。李斯特和凯恩斯的继承者们论证了:在同样的游戏规则下,保护理论更加贴近现实。“在对等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政治代价即部分主权约束和让渡,来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我国的适度保护政策就是向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靠拢,依据客观比较优势调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WTO的有关协议为准则,强化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的分配环节,充分利用例外条款,协调自由化步伐与经济发展速度,培养企业的自我扶植能力。

  诚然,原有政策的调整必然具有一定的风险和难度,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竞争规则的公平,对于落后国家必定是竞争结果的不公平”, 以比较优势为理论基础的WTO也在原则上承认此点。因而,我们必须迎接挑战主动调整战略,政策定位于自由化过程中的合理保护,积极地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

文章标题:浅谈中国贸易失衡成因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guomao/1956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