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多渠道发挥校企文化对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成长成才和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校园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求与学生成才就业,通过教师精心的组织、策划和引导,将企业文化精神、经营创新理念、职业实践技术、道德人文素质等带入校园,让学生在校园随时随地接受企业文化的导航,较快的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社会认同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生受各种思潮和价值观负面冲击较大,易产生价值困惑,造成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学校教师要正确把握社会教育期待与学生主观发展需求之间的差异,积极寻找校企文化对接最佳的结合点和切入口,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优秀企业文化精神及企业所崇尚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培养提高学生文化判断能力和企业文化修养为出发点,充分挖掘企业文化育人因素,引导学生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正确鉴别和选择,纠正认识偏差,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生命质量。
(二)要引导学生服务社会和顺利实现就业。学校教育要面向社会,以市场需求作为专业设置的依据、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导向。学校教师一方面要汲取企业文化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团队精神和服务至上的理念,使之成为校园主流文化组成部分,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一直接受良好校企文化氛围熏陶,从而熟悉和认同市场环境和企业文化。一方面充分认识市场的重要性,要引导学生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使教育教学贴近企业,贴近社会,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认清校企文化的差异性,使其对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帮助其培养择业、就业和创业的素质和精神品质。
(三)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综合性、复合型技能人才。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校企文化对接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能否培养和造就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和科技。高校教师要按照专业教育与思想道德、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整合企业优秀人文教育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企业实践体验,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计研究工作,接触企业自我创新和研发的过程,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需要,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动力。
(四)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文凭和技能证书,更看重的是其职业素养和良好心理素质。学校教师一方面要通过校企文化对接让学生接受企业文化氛围熏陶,培养职业意识、职业纪律及团结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要依据学生心理特点,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总之,校企文化对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教育人,而如何通过校企文化对接培养适应社会建设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高校教师的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知识、工作作风态度、教育方式方法等起着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因此,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搞好校企文化对接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2]朱雷,彭后生.关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6(8)
[3]张春霞.“双师型”教师的可计性分析[J].管理教育.2008
[4]雷久相.试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J].教育与职业[J].2006(9)
[5]曲东华,张健.从企业文化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前沿.20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