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大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信息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有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核心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仅来自国内,还来自技术和资金都占有优势的国外同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建筑企业向智能型、管理型转化,全面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施工能力不断提高,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大批大型的工程项目,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展望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方向,有着千年历史的建筑业要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惟有依靠信息技术,彻底变革建筑管理方式。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目标是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设施并适应现代化发展。例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明确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大力投资于电力、通信线路,扩大电讯容量,加强对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设备、数字程控、远程通讯的投入等。同时,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增加效益。各种企业根据行业特色、具体运作状况,均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据国家经贸委对2000年IT投入最大的100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机构,80%以上的企业设立了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总裁或副总经理。
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来看,国家和企业对信息化的投资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国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战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外部网络,构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也得到了发展,但仅处于简单的使用计算机阶段。第3阶段,部分企业逐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把信息化建设列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主动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一方面政府积极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政府。第3阶段,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导致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面临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逐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自主投资及经营力度,信息化服务作为新型产业也应运产生了,同时,也吸引了民间风险资金的进入。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建筑企业在实现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应用发展不平衡。国内发建筑企业信息化广度不够,信息技术使用、推广及普及的任务还较大;二是已经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在深度上还不够,特别是对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度较低,因此实施信息化投资回报率还不高;三是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间较难匹配。建筑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有待提高与优化,同时,企业管理不规范也使信息化方案难以见到成效;四是建筑企业信息化基础条件,如装备、人员素质还较低;五是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包括Internet普及率及上网速度、电子商务、安全机制、法律环境等有待于提高;六是企业信息化中介服务有待加强;七是国内软件供应商开发产品不能完全满足建筑企业个性化要求,国外管理类信息系统因文化背景差异本地化程度不够。八是社会相关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发布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太少,软件市场的无序竞争问题也亟待解决。
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其他行业,因此,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发展策略,主要应该是根据自身财力、技术、发展战略、市场核心竞争力等,研究介入信息化建设的时机、投资的力度、建设信息化的模式等。
实现信息化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加大这一方面产品的应用工作。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从企业的本身条件出发,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来推进。企业也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带来高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即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扩大收益的同时,若投资不善也可能使其陷入投资困境。为此,建筑企业必须准确理解和应用信息化管理,对信息化管理进行评价,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1)企业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准确定位。尽管在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等方面具有共性的企业,可以相互借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但是,任何企业信息化模式(即使是非常成功的)都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的。因为,每个企业所面对的问题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投资建设信息化之前,企业决策层首先应当从经营战略、体制、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自我诊断和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方针、范围、阶段和深度,确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才能很好地服务于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2)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由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因此,企业首先应制定总体目标,同时,根据企业本身的经营方式、产品特点、管理流程来规划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目标。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有:加强企业各层人员之间、企业与各合作单位之间的沟通;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和优化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等。只有逐次实现阶段目标才能不断推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如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等;加快信息流通,实现内部资源共享;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充分利用企业网和互联网,建立网上营销系统,积极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实现公司经营信息化,实现经营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智能化,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调整企业管理与组织模式,使之与信息化系统相配套的,逐步实现企业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等。
(3)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时机及投资力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启动涉及到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流程的新建、重组与再造及企业资源的整合;关系到人员的工作方式、思想观念等。因此,启动时机和投资力度的选择便变得至关重要,企业应全面、客观地分析国家对信息化建设和企业自身对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蓄积动力、克服阻力,积极地、有计划地准备信息化实施所需的条件,并由此确定启动信息化建设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投资额。
(4)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评价。信息化建设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过程,所以必须定期对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业务进行评价,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与过剩,及时调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才能实现优化企业的价值链,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的目标。
推进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各地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要一哄而起,搞花架子。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目标,要通过抓好示范试点,加强技术咨询和指导,带动全局,以提高全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各地要加强交流与学习,发挥示范的带动作用,探索信息化的方向和道路。
软件开发要坚持走市场化道路。软件开发是一项耗资大、周期长、需要不断积累的工作,各类软件开发要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在规范市场,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方面发挥作用,而不是参与具体软件的开发,可以公示不符合标准、软件测评不合格的产品,且应向行业积极推荐经测评的优秀产品。软件开发企业要注重企业信息化需求,要形成一支专业化研发队伍,要与软件应用企业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工程实践不断优化软件系统。
各类建筑企业要不断推进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企业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管理方式、生产经营方式、企业组织的改革结合起来。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对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生产经营方式、组织状况进行重新审视,接受并采用更加先进、与国际惯例更加吻合的管理思想和生产经营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传统管理和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造,实现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