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由于其属性不同于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也与一般企业管理有所区别,固定资产是单位正常运转的基础,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也存在一定特殊性,本文就是对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宏观经济研究》是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并配合国家计委的中心工作部署,反映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及理论研究成果。
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是单位开展业务和在单位各项职能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在促进我们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高速进程中,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使得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甚至流失如何适应新时代下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配置和管理,使固定资产既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又能够不造成资源浪费,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前言
事业单位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改革进度却显得缓慢,这是因为事业单位改革面临诸多的矛盾和困难:如机构整合、人员配制整合、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等等。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改革内容很多,其中固定资产管理是管理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固定资产是国之本,管理好固定资产对国民经济建设会起到促进作用,也是对党和国家,对人民负责任。
一、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为此,固定资产不能有效地合理利用、整合、管理,容易产生很多弊端:
1.1固定资产家底不清,产权不明,存在资产浪费与闲置贬值造成浪费的漏洞。过去机关单位买设备,增加固定资产,都是哪个部门要买就申请,领导批了就买,没有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数据档案管理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因此许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也许都遇到过以下所列的问题:(1)信息反映不及时,导致资产重复购置;(2)资产折旧数据不准确;(3)帐面价值统计不准确,导致资产流失;(4)繁重的盘点工作,耗时耗力;(5)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各部门之间设备调剂不够,导致设备积压过时。
1.2部门单位之间工作条件差异较大。我国财政在事业单位部门不增、人员不增、工作量不增的情况下,却因相互攀比、求全配置、重复建设,造成财政支出逐年增加,尤其是现在计算机应用时代,计算机日益更新,但事业单位的一些日常工作并不需要一直更新非常高档的配置。还有汽车的配置也需要有所节制。这些都能大大的减少固定资产的浪费。不解决这些问题,就可能产生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等现象。
1.3审计工作繁重,支出的人力、物力大、花费时间多,审计成本高,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1.4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 做到家底清账账相符, 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目前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总账与明细账与实物没有严密的稽核关系,有大部分单位只以流水账形式记录,未分门别类按资产性质、类别进行明细登记,账面数与实物数长期不核对,从而导致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处置未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是一项重要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按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但事实上仍有部分单位在处置时未办理报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转让,随意核销现象,而且处置金额也相当大。单位工作人员借用的固定资产如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未办理借用手续, 有的经管人员调动,没有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甚至发生将其随身带走占为已有事例。
1.5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完善
购建固定资产时,以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当期事业支出,形成的实际成本直接列支,导致固定资产购人当期的结余虚减。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一方面造成资产负债表在任何时点只反映固定资产原始价值,虚增了在其报废之前各个会计期间的资产和净资产总量,再加之不计提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国有资产的减值无法得以反映另一方面也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期内的各会计期间的成本低估,结余虚增,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制度。
1.6固定资产的折旧
现行《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在这种核算方式下,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只能反映其购置时的历史成本,没有反映其实际净值,这样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实际净值随着时间推移差距越来越大,不能可靠、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信息及使用情况。
二、对强化管理改革的若干建议
综上所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迫在眉睫。
2.1可探索将固定资产资金划拨均纳入集中统一规范管理的范围,即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划拨,要做到公平、公正,减少人情关,对资产的占有、要有合理化。
2.2 建立一个各单位固定资产数据库。并充分利用政务网与各单位的固定资产互通,把闲置的设备与资产重新调配,将高端的科研机构的科技设备更新时,可用的往低端事业单位、乡镇机关调配,发挥资产的最大利用率。
2.3 建立岗位配置的统一标准,区别事务性与科研性办公设备标准,如计算机配置等标准。
2.4 强化资产权属的集中统一管理。“管资产、管法规、管监督”是固定资产管理基本职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房屋、车子、网络资源等国有固定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解决部门之间资源配置标准不一、相互攀比和资产重复购建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存量资产,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保障能力,防止资产部门化和资产流失。强化资产权属的集中统一管理,就是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实行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购建、统一处置、统一监管和统一绩效评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用和服务的优质高效。
2.5固定资产的折旧和“专用基金――修够基金”的提取
事业单位可参照企业的做法,定期对固定资产按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通过计提折旧来解决,取消按照事业收入或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专用基金――修够基金”的做法,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
2.7 强化资产统一运行管理。集中统一资产的运行,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是管理部门的责任。在资产形成环节,通过实施政府采购、招投标、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压缩资产购建成本,提高资产质量。在资产使用环节,通过建立定额标准和结算制度。抑制资产使用部门的不合理需求,减少财政支出。在资产处置环节,建立健全资产处置、调剂制度,优先利用多余存量资产满足资产增量需求。严格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审批制度,充分运用拍卖、竞价、租赁等形式,处置闲置资产,回收报废资产残值,防止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最大限度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保障能力。
三、结语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拥有的资产规模迅速增长,种类呈现多样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事业单位的“死资产”也以不同形式变为“活资产”。事业单位的资产经济地位日益突出,但从资产管理现状来看,目前事业单位对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相对薄弱。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只有落实各项相关的措施,才能使其既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保证事业单位业务的发展,又不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
[1]赵瑞平,赵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营管理,2008(07)
[2]赵珊. 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违规违纪问题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