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期刊论文投稿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所属栏目: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4-09-15 16:20 热度:

  摘要: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其技术创新的能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面临着诸多问题,在环境、管理、机制、人才等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及后天的缺陷。为此,在分析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管理期刊论文,民营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策略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要发展我国经济,提高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

  1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3年底,我国私营企业达到1253.9万户,增长15.5%,注册资金39.3万亿元,吸纳就业1.25亿人,增长10.85%,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突出。但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尚未形成,一定程度上制约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分布不均

  2006年至2013年,我国累计授予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权595.7万件,年均增长25.5%。我国自主创新的70%,新产品的80% 和国内发明专利的67%都来自民营企业。2012年民营企业500强专利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共拥有国内有效专利90891项,国外有效专利 11215项。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29928项专利总量继续位列首位,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88%。但也要看到我国不同地区的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分布很不均匀。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东部地区数量为375家,而西部地区为60家,中部地区数量55家,持续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的创新能力较高,而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较低,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处于两者之间。东部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远远高于西部、中部,其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企业已经成为东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部地区也有类似倾向。而在西部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表现并不突出。

  1.2市场化创新环境不完善

  当前市场化创新环境的缺失和政府管理方式的错位是制约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障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但目前我国计划经济的思维和管理方式依然存在,以政府各个部门的项目主导的管理方式广泛存在,国内缺乏支持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市场化创新环境。技术创新本质上是市场行为,需要有市场机制。政府主导实施的技术研发项目、技术创新工程往往只能集中在少数高新技术企业、少数高校、研究院所,而同样需要支持的千万家中小企业和传统产业,得不到充分的支持,市场化创新环境仍不完善。

  1.3缺乏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是企业后继发展的倍增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开始重视技术创新管理,但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管理环境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民营企业在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化上取得了许多成果,技术创新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管理对经济增长发挥的促进作用还远远不够,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不强、创新管理效率不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低。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管理主体、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滞后。

  1.4技术创新动力、资金投入不足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低于3%时,企业将失去竞争力,而低于1%时,企业通常就难以生存。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还没有设立专项研发基金。企业的研发机构过少,R&D资源配置不当、经费投入总量不足,短期行为严重,直接导致技术开发、改造的投入不足,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长远规划。究其原因,要么是企业缺钱,要么是不能有效融资,制约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企业“无力”主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即使是目前发展相对较好的民营企业,在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完善、缺乏社会化的研发服务平台、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的情况下,也不愿意主动开展技术创新,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1.5技术创新人才匮乏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本。当前,高素质人才缺乏是我国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对于广大处在二、三圈层的民营中小企业,更是留不住高素质人才。相比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更难吸引高新技术人才。这既有民营企业内部原因,例如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重视不够,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不愿花高薪聘请高新技术人才;人力资源通常无系统无规划,专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自身创新开发能力有限;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对创新人才的培训还不重视等。

  2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及能力的提高,需要政府、企业、服务机构及科研院所的大力协作。

  2.1把握战略方向,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可以有多种选择: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等。虽然三种模式间存在若干差异,但也存在某些共性和互动性。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要与市场机会、企业本身的技术实力、技术市场发育程度等相匹配。但选择的原则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的,根据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动和市场竞争状况及时调整创新主导战略。民营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规模、创新能力、所处市场等的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不能固守某一种。对不同性质与特点的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常常不是选择某种单一的创新模式,而是三种模式的结合,并且确定主导创新模式。民营企业应根据经营目标和技术创新资源,面向市场,结合实际,确定技术创新方向。在了解并掌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确定科研攻关项目和吸收引进先进技术,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2.2加强联合攻关,实现成果加速转化

  产、学、研结合是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企业、科研单位与高校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知识资本和生产要素形成新的优化组合。加强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形成相应的互动机制。只有积极组织多方沟通合作,实施大科技战略,联合攻关,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可节省用于技术开发方面的支出。作为煤炭企业,长期过分依赖资源,忽视技术进步。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激烈竞争,需要在技术创新上不断开辟新的道路,而产、学、研合作正是加快技术创新的现实途径。借助多层次,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通过有效配置科研院所的人才、高等院校、技术信息优势,不断为技术创新拓宽道路,切实提高民营企业对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能力,这是加快企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2.3推进文化建设,形成以创新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

  创新不是单纯的科技概念,应与时俱进植入新元素,把创新思维、创新文化渗透到生产经营各环节。企业必须突破发展策略中的惯性思维与常规思维,才能维持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形成创新思维,这首先得从企业文化的创新开始。创新者总是能够探索与创造机遇,引领市场发展的潮流,使自己在市场中总是处于有利地位。它不仅将创新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的发展战略、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中去,而且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战略思维,推动企业创新的持续进行。比如企业可以在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常抓不懈,激励员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使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不断开发出来。最终实现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创新企业文化,实行名牌战略,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亲合力,这些都体现以创新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

  2.4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技术创新水平还远远不如发达国家。对民营企业而言,应该时刻与外界保持信息互通,及时调整自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都需要贴近国际国内市场,民营企业应该具备灵敏的市场嗅觉,并依靠国际交流活动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并从中得到启发,最终在其他有利条件的配合下,展开各种创新活动。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强化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与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广泛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紧密结合。首先,要主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缩短民营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其次,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在技术引进中要加强宏观管理,防止盲目引进、低水平引进和重复引进。对一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国家应该统一引进,先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然后再转移到企业。第三,企业应把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在制定创新战略时,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的关系,以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

  2.5重视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选好人才,用好人才。技术创新不仅需要一批熟悉国内外市场与前沿技术、思想意识开放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需要各种各样的管理人才,还需要生产技术工人。因此,吸引、培养和留住技术创新人才是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首先,需要企业努力改善自身内部条件,形成企业经营者重视技术创新,每个员工关心技术创新的氛围。企业可以通过外聘短期专家和经营顾问提高技术、改善经营;或通过招聘专业人才,加强企业的科研力量,成立研究开发小组。其次,建立多层次的、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人才培训,开发人才资源,健全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队伍管理体制;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职业技能人才。第三,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核心技术人才持股成为民营企业的共识。让员工拥有企业产权是一种长期的激励机制。股权激励从实质上实现了对技术人才的激励与约束的双重功效,既降低他们离职可能性和短期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又体现了人才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褚珊.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11):82-83.

  [2]张仁开.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上海为例[J].江南论坛,2013,(3).

文章标题:管理期刊论文投稿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gongshang/2273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