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论文预防和准备在危化企业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

所属栏目: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4-08-29 15:24 热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而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和减小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事故应急管理中,事故预防和应急准备两个环节重要性的阐述,为企业树立“应急管理,重在预防”的理念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管理论文,危化企业,应急管理

  1.引言

  危险化学品危险性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在2003年“12.23”中国石油川东井喷事故中造成24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269.71万元;在近期发生的2013年“6.3”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这些事故的教训告诫我们做好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事故应急对安全生产大局至关重要。

  2.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管理的现状

  2.1 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严重

  危险化学品是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环境污染的均属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事故,辽宁省2013年1到7月份就发生较大的危化品事故5起,共造成17人死亡,事故的危害极大。

  2.2 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不断增多

  2.2.1 随着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生产过程日益复杂以及空间布局日趋集中,危化品从业人数明显增多,仅辽宁省就有石化企业2119家,危化企业791家,重大危险源数量与危害程度也大幅增加。而我国安全生产总体基础较弱,安全生产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平均工业技术水平和安全科技装备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由此造成危险化学品行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不断增大。

  2.2.2 能源资源需求持续上扬,企业安全生产面临很大压力。巨大的能源资源需求不仅造成了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资源供应的紧张局面,而且对化工、采矿等能源资源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沉重压力,导致部分企业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问题日益突出。

  2.2.3 生产装备的逐步机械化、操作程序的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的网络化,极大地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但对安全生产保障条件的要求也更高、更严了。其中安全技能培训任务明显加重,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等安全生产风险较大的企业中,农民工的比例过高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2.3 事故处理难度逐渐加大。

  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应急救援工作面临严峻考验。近年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一直处于高位状态,造成重大伤亡的生产安全事故往往事发突然,抢险救援、伤员医治、责任认定、损失赔偿等工作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应急救援任务艰巨。

  社会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事故处理工作出现新的课题。随着社会公众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深刻变化,政府和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工作面临着新的课题。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不论大小,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很容易造成简单事件复杂化、负面影响扩大化、社会危害严重化。

  2.4 事故应急管理理念。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给企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在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包括为应对突发事故而采取的预先防范措施、事发时采取的应对行为、事发后采取的各种善后措施及减少损失的行为。

  传统的突发事故应急管理注重发生后的即时响应、指挥和控制,具有较大的被动性和局限性。

  而从7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的现代应急管理理论,将应急管理归纳为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结合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和实际,强调应急管理贯穿于各个过程,充分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理念。

  2.5 事故应急预防和应急准备还有很多不足。面对让人深思的事故案例,我们不仅要问,事故的发生是否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反应是否能更快、应对措施是否能更科学有效;总结我们的差距,就是在应急预防和应急准备上还有很多的不足,准备不足,遇有突发事故何以响应和应对。

  3.事故预防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管理的前提

  3.1 事故预防是指在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发生之前,为了消除突发事故的几率或者为了减轻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害所做的各种预防性工作。

  在突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又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管理和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二是在假定突发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其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损失的关键。

  3.2 事故预防主要运用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加强风险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等工作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3.2.1 风险管理贯穿于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之中,包括原料运输、储存、前处理、化学反应生成、精制、产品各环节,风险的大小用风险度来表示,它由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决定的,为降低系统的风险度,实现事故预防的目的,我们的安全原则要包括优化工艺,以低危险、低毒物质代替高危险性、高毒性物质,化学反应密闭隔绝;采取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操作;设置安全报警联锁装置和紧急排放泄压装置等。

  3.2.2 采取的安全措施遵循“3E”原则,要从工程技术、教育培训、管理上三方面做起。首先在项目建设阶段的“三同时”要严格执行,我们有些项目在建设之初就存在 “先天不足”,而一味的追求效益,不按标准执行,加之个别审批部门执法不严,使项目违规或带病上马,这就给项目运行后买下了极大的事故隐患,我们提到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就有在建设中违规大量使用易燃的聚苯乙烯保温材料,而酿成严重的事故灾难。所以做好项目的科学论证、安全设施的验收审批,提高本质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要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我们要从应对突发事故的角度去开展安全检查,把可能造成事故和扩大事故的隐患查找出来,及时整改。

  再有就是在管理环节上,堵塞漏洞,强化教育培训,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隐患,避免灾难发生。

  在中国石油川东井喷事故中,就是因为违规未安装回压阀,这一隐患又没有及时处理,而使井喷失控,造成严重事故。

  通过各种手段以及采用高新技术装备来加强事故预防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安全性、可靠性,也为事故应急状态下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4.应急准备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管理的基础

  4.1 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指针对特定的或者潜在的突发公共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各种应对准备工作。因而,充分准备是应急管理的一项主要原则。

  4.2 应急准备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应急信息系统;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建立突发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和预警等级;签订应急互助协议,落实应急装备和人员等。

  4.3 制定应急预案虽为应急准备的一项工作,而应急预案文本却包含了整个应急管理的全部内容。

  应急预案的编制要遵循导则进行,它对每个要素对应的管理环节都提出标准和要求,认真按导则编制并且落实,能够有效提高应急管理各环节的水平。比如建立完善的事故预警机制,就能够做到事故的早预警、早发现;明确了应急响应程序就能够在事故发生后,科学确定出响应级别和相应救援措施;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定期修订是对预案编制质量的一个把关,也能够确保生产现状和其他因素改变后应急内容随之变化。

  4.4 应急演练作为应急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应急管理的中心环节。

  应急演练是指由多个组织或群体的人员针对模拟的事故,执行实际紧急事故发生时各自所承担任务的排练活动。它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在重大事故预防过程中发挥以下作用:

  4.4.1 对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进行评估,发现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中的缺陷和不足。

  4.4.2 评估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机构、组织和人员的职责,改善不同机构、组织和人员之间的协调问题。

  4.4.3 对员工起到教育作用,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应对突发事故的技能,促进公众、媒体对应急预案的理解,争取他们对重大事故应急工作的支持。

  4.5 应急演练可以暴露应急管理中的不足,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通过应急演练,会发现在应急准备方面存在的不足。比如我们在演练穿戴呼吸器时,就出现过一台呼吸器背带打不开的现象,这就暴露了我们平时对应急器材的维护保养存在问题,到了战时派不上用场。

  还有在使用灭火器演练时,面对铁桶里引燃的油火,打了5瓶干粉灭火器也未能扑灭,现场考察后,是由于使用距离太远,没有在最佳距离,这就暴露出员工没能熟练掌握灭火器具的使用技能,这样的排险救援水平,又如何扑救战时的初起火灾。

  在选择现场应急指挥场所的环节上,有时就未考虑气象的影响,将指挥所设在了模拟事故点的下风侧,虽然使用烟雾弹来模仿火灾烟雾,对现场指挥、观摩人员并无伤害,但这也就暴露了我们在应急指挥策划上还有疏漏,也就无法保证战时疏散工作的有效开展了。

  应急演练是对应急预案的检验,本质上是对应急管理上的检验和总结。假如认真开展应急演练,宝源丰公司就能够发现安全出口被封堵这一隐患,事故发生后,员工就能够有序疏散,或许大量生命可以保全;而川东钻探公司就能够及早通知附近乡民,就可能挽救更多宝贵的生命。

  总之,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管理要重在预防和准备。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的整体社会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都有很大提高,高科技装备大量使用到救援中来。但是尽管事故后的救援反应迅速,措施得力,依然还是有大量的人员伤亡,这也告诫我们抢险救援、挽救生命的最佳时间是事故的初起阶段,企业的抢险自救尤为重要。如何提升企业在事故状态下的应对能力,就是要扎实做好应急预防和准备工作,做好事故发生时“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的预先演练,真正做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文章标题:企业管理论文预防和准备在危化企业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gongshang/2253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