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当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现状,思考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三十二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尤其国家在创建百所高职示范院校过程中,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也是空前的,形成了大量的固定资产。高职教育要求理实一体,注重实践环节,专业课程的教学环境已由普通课堂转化为理实一体化教室,面对资产的大量投入,如何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利用率,建设节约型校园,继续探索与实践固定资产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现状
1.管理机构。
目前各院校基本成立了如国有资产管理处、设备处、技术装备处等资产管理部门,并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专职从事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但这些职能部门主要管理的是实物账目,具体的实物管理则下放到各系部、行政处室的资产管理员,而学院的财务部门管理资产的财务账目,其实这种管理机制已构成多元化,长期以来造成财务账目、实物账目、实物三者严重不符的现象。由于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三者管理的出发点不同,资产认定也比较随意,造成对学校资产总量难以确定,对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的资产数据真实性下降,漏洞百出。如采购的设备已经应用于教学当中,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结账,财务部门则未认定此项资产,但资产管理部门已经登记使用;还有使用部门往往以实物是否可以正常使用为准,大量过时损坏的设备不能及时维修、报废,造成流失,就很难做到与设备管理部门的账目相符。
2、资产数据不能做到动态监管。
资产管理工作的数据非常庞大,少则几万条,多则几十万条,每条记录又有十几个重要的信息点,要想对这么庞大的数据做到动态管理,有很大的难度。目前各院校资产账目主要以入账时登记的原始信息作为管理依据,但由于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它的存在状态经常发生变化,如存放地点、使用人、现状等。长期以来,日常管理环节薄弱,以至造成学校有多少资产说不清楚,一些单位人员调动时不办理所用所管资产的交接手续,引起账目不清和后续人员对所管理资产心中无数。
3.资产分类标准不统一。
根据财政部“财办[2009]39号”文件精神,国有资产数据从上一版的10大类,变成了12大类,也就是说,以前很多设备的分类要重新订正,这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而且特别增加了无形资产分类,各种类型资产的卡片、报表都有较大的变化,很多院校面临数据重新录入的困境,数据的仓促录入,造成准确率下降。而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第三版》中将固定资产分为十六类,两个上报工作对固定资产的分类不统一,只要教育部或者财政部的指标体系发生变化,学校就会陷于重复性的被动局面。制度的不协调给各个院校固定资产的日常核算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对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4.高投入的背后是较低的利用率。
近年来,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加之各种融资渠道的拓宽,新校区的建设和教学水平评估要求的提高,各院校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都在迅速增长,但师资队伍及后期对设备的使用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实训室教师队伍欠缺,导致实训设备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二是对使用费用较高的实训设备学院不能给予经济支持。在对设备利用率的统计过程中发现,使用费用较低的诸如计算机等设备的利用率较高,而一些专业性较强,原材料消耗大的设备,开设实训次数有限,学生只能观看,亲自动手的机会少,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资产管理的三个部门要做到高度统一。
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三者在资产管理上要高度统一。要求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必须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在账户的设置上必须保持一致。资产管理部门除了设置与财务对应的总账和明细账外,还应按使用部门设置分类分户明细账。实际操作时,要及时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一式三份,一份留存财务处,作为登记财务账目的依据;一份留给资产管理部门,作为登记资产实物账目的依据;一份留给使用部门,作为日后盘点的依据,为对账工作打好基础。
日常管理工作要考虑日常保管控制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应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对账工作,这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考虑到固定资产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可采用循环对账的方法,每月核对几个部门,但必须保证每个部门每年至少有一次对账的机率,以确保账账相符。第二是要保持对账的成果。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出现未达账项,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对账成果。各部门在账目核对过程中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日常管理还要考虑报废、毁损与处置控制的要求。固定资产的报废、毁损、处置是各院校固定资产完成其使命的最后终结,也是资产流失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组建固定资产处置小组,负责对全校固定资产的报废、毁损、处置把关。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国有资产的处置需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再予以处置。
2.利用现代化手段,做好资产数据的动态管理工作。
由于各学院的资产存放地点、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的变动较频繁,如果只以记账时的登记信息作为日后资产管理工作依据,显然是落后的,仅靠每年一次的对账工作,来做好资产数据的动态管理也是不能满足要求的,而且对账工作难度也会加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完全可以利用学院的网络资源,为资产管理工作服务。目前应用于资产管理方面的软件多,如财政部数据上报用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教育部上报数据用的《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等。以教育部上报数据用的《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为例来说明一下如何运用网络管理来实现资产数据的动态监管。具体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资产管理部门作为第一级,该处负责人具有超级用户权限,能够查看、修改、统计所有二级单位的所有固定资产购置与使用信息;各系部(使用部门)为第二级,负责人具有局部权限,仅能够查看、修改、统计本级单位的所有固定资产信息;财务部门具有财务核对权限。各级之间可采用即时消息通讯技术,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数据报表的存储采用关系数据库存储模式,数据具有通用性和安全保密性。服务器作为存储设备,是数据管理的载体;资产盘点系统可以流动作业,对实物进行条形码扫描盘点,这样一静一动,可以很完善的做到资产数据的动态管理工作。使用管理软件还有一个好处是,对于资产的分类都有一个良好的接口,在分类号发生变动时,不用手工去查找,可由程序自动完成,减轻了工作量。
3.完善健全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资产效能,保证资产不流失。
首先,要保证投入的资产物尽其用,高职院校不仅承担培养学生的任务,还要承担区域内职业培训、企业服务的任务,如果在进行学生实训的同时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那么高额的设备使用费用就可以由企业来承担一部分,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学院制定相应的政策机制,来激励资产使用部门进行创新。
其次,各高校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符合实际的工作运行机制。为此,学院应大胆改革,创新管理体制,科学规划,实行两级管理模式,即:资产管理部门为第一级,各系部(设备使用部门)为第二级;责任与义务的分配应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使用,实现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由分块管理改为统一管理,从而保障学校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实现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的转变。在资产使用过程中也可以统一调配,避免使用部门的各自为政,造成资源的重复购置。
最后,要建立定期的清理盘点和资产核销制度。固定资产盘点是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可操作的实物盘点制度,及时掌握资产损盈情况,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对报废、调出、依法转让的固定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核程序,如实地进行固定资产核销的账务处理,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固定资产的家底清、账实相符。同时,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根据损失情况进行责任追究。
总之,细致认真的工作加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做到科学化、精细化,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方法,确保固定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更好地长期为高职教育发展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