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所属栏目:房地产论文 发布日期:2012-11-22 09:33 热度:

  摘要:环境保护必须谋求科学化、法制化的途径,而环境影响评价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改善人类生存现状和获得良好环境质量的保障。

  本文结合潮州市枫溪二村改造,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及评价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防护,措施

  从环境系统工程学的观点出发,可以看到由于过去只注意生产过程,使物质和能量流在系统中形成了不平衡性,引起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考察污染物的产生到消除的连续过程,研究其相互的联系和影响,合理地有效地解决水污染的综合防治问题。城市要想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需要增强城市人才吸引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环境。

  1工程示例

  1.1工程概况简介

  潮州市枫溪二村位于广东潮州市,现住的楼房大部分始建上世纪,已年久失修,房屋破旧不堪,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布局不合理,房屋密度大,采光条件差,由于大部分为平房,占用了大量土地。村内供水供电设施老化难修复。排污、排水管道阻塞,每逢雨天经常受浸,“脏、乱、差”等现象日益严重,环境越来越恶化。按市政府的要求为实现“加快旧城改造,美化、亮化城市”的目标,对该区域进行系统的规划,改造旧村居,以改善当地居民住宅条件“脏、乱、差”的局面。

  1.2 项目改造规模

  项目总投资约198000万元,总占地面积约21.45万m2(其中包括开辟城市道路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约95.2万m2,建筑密度为27%,容积率为4.5,绿化率为30%。项目分两期进行改造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住宅、商铺、市场、文体设施、金融服务设施、邮电服务设施、幼儿园、小学以及其它配套设施。其中一期总占地面积约9.8万m2,总建筑面积约49.8万m2,可提供住宅3292套;二期总占地面积约11.65万m2,总建筑面积约45.4万m2,可提供住宅3168套。

  1.3 项目改造方案

  首期工程总占地面积9.8万m2(其中包括开辟城市道路面积约0.87万m2),建筑面积约49.8万m2(其中住宅楼建筑面积42.9万m2,商铺建筑面积1.8万m2,其它公共配套设施约5.1万m2),建筑密度27%,容积率为4.5,绿化率30%,共建32栋18层商住楼,共计可容纳住户3292户。

  二期工程总占地面积11.65万m2(其中包括开辟城市道路面积约2.67万m2),总建筑面积约453960.78m2(其中住宅楼建筑面积391527.39m2,商铺建筑面积12883.7m2,地下停车场面积约49549.69m2),建筑密度29%,容积率为4.5,绿化率30%,共建34栋(17层和18层)商住楼,共计可容纳住户3168户。

  2 辅助公用工程

  2.1供电系统

  本工程由市政电网引两路10KkV电源,高压供电系统采用环网供电方式。工程总用电计算负荷约为20073kW,设计变压器总装机容量25091KVA。

  小区内地下室防排烟风机,消防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源、各建筑内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一级负荷,二类高层住宅内普通电梯、公共照明等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其它一般照明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2.2给、排水系统

  水源拟采用城市自来水:从绿榕西路及长德路市政管分别引出两路DN250供水管,在小区内形成环网供生活及消防用水。在小区引入管后设总表计量。

  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直接由潮州市自来水公司给水管网供给,生活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

  整个小区生活用水拟采用市政直供、生活水池--变频加压两种供水方式。低区拟采用市政直供,高区采用变频加压供水。生活泵房拟分别设在地下室内。高层室内生活用水按每个分区供水压力不大于0.45MPa的原则,分高、低两个供水分区。

  2)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直接由潮州市自来水公司给水管网供给。消防设计按同时发生一次火灾考虑。室外消火栓水量30L/s,室内消火栓系统:40L/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0L/s。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原则,分流后分别分开排入市政排水、排污管网。

  2.3 消防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根据本项目的建筑物面积>50000m3,消防用水量按30L/s进行设计,一次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计,一次性火灾消防用水量108m3,消防废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一次火灾事故废水排放量约86.4m3,将统一收集排入消防水池。

  不具备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楼梯间均设单独的正压送风系统,其正压值楼梯间为50Pa,前室为25Pa。防烟楼梯前室(合用前室)正压送风口平时常闭,着火时着火层及其上下层(共三层)正压送风口打开;防烟楼梯间隔层设置自垂式百叶风口,着火时风口全开。

  3. 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3.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拆迁阶段主要是对地块内现有居民进行搬迁和旧建筑的拆除、推平过程。在对旧建筑拆除过程中主要产生雨水冲刷废水、噪声、地面扬尘、建筑垃圾等污染物。

  土建阶段主要进行打桩测桩、建筑土建施工、道路修建、公共设施建设及建筑内外装修等。其主要污染物有噪声、扬尘、废水及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间的污染物源强与施工队的人数、施工土方工程规模、机械设备、施工水平、施工期限等密切相关,本项目的工程规模大、开发建设周期较长,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目前现场施工人员难以准确估算,本报告根据项目性质估计:施工高峰期每天在现场的施工人员最大预计为200人。在此基础上,本评价拟根据类比调查和查阅参考资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3.2 施工期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暴雨下的地表径流、地下水、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包括吹沙、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盥洗水、厨房废水和厕所冲刷水;地下水主要指开挖断面含水地层的排水;暴雨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弃土等,不但会夹带大量泥沙,而且会携带水泥、油类、化学品等各种污染物。

  3.3 施工期噪声

  本项目拆迁以机械拆迁为主,不使用爆破,建设期间使用的机械主要有:混凝土搅拌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卡车等等。

  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在作业期间所产生的噪声值见表1。

1.jpg

  表1 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值 单位:dB(A)

  3.4 施工期废气

  施工过程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生源有:建筑物拆除所引起的扬尘、施工开挖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走行车道所带来的扬尘;施工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以及开挖弃土的堆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起和洒落;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扬尘的起尘量与物料性质、道路平整情况、风速、施工强度、车流量、地面湿润度有关,情况较为复杂,机动车辆及施工机械废气的产生与燃料油、工况、施工强度等有关,该大气污染为无组织排放。

  4.环保治理措施

  4.1 污水治理措施

  (1)本项目位于潮州市第一污水厂处理系统服务集水范围,项目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进入潮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建设单位拟对污水采取如下治理措施:对生活污水作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隔渣及三级厌氧化粪池处理后,其产生的污水需满足《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三级标准(第二时段)和潮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二者择其严者)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潮州市第一污水厂集中处理,最后排入三利溪。

  (2)初期雨水通过雨水管收集后进入景观水体,用以补充景观用水。

  (3)消防废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一次火灾事故废水排放量约437.60m3,将统一收集排入消防水池。

  4.2废气治理措施

  (1)发电机废气:为保证市政停电时等紧急情况下使用以提供消防照明等紧急电源,本项目在一期东区西北角、一期西区东南角、一期西区东北角、一期西区西南角、二期南区西南角、二期北区西北角处共配设6台总功率为6000kW发电机,建设单位拟将发电机尾气经水喷淋装置(加表面活性剂)处理后,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即S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500mg/m3,NOx≤120mg/m³,烟色小于林格曼黑度一级标准后,由内置烟井引至所在建筑楼高出天面排放。

  (2)地下室停车场机动车尾气: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通过机械排风系统抽排,避免在地下室内聚集;排风口不朝向邻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动场所,排风口离室外地坪高度大于2.5m,并作相应的消声处理。

  (3)垃圾收集点、公厕产生的恶臭为无组织排放源,其边界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标准值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公共厕所严格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05)设计施工,平时应加强公厕日常管理,保持公厕清洁,采取定期冲洗厕所、喷洒消毒药剂、放置除臭剂等措施消除恶臭污染。

  4.3 噪声治理措施

  建设单位对备用柴油发电机进行隔声、减振、消声、吸声综合处理;水泵、变压器设置在密闭的设备房内并进行基础减振处理;风机经过隔声、减振处理,排风系统进行适当消声处理;对机动车产生的噪声,通过限速、禁鸣加强道路绿化等措施来控制。通过上述处理,项目设备产生的噪声传至边界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对商业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控制运营时间后,项目商业活动产生的商业噪声传至边界可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2类标准要求。

  4.4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日常生活垃圾、厨余垃圾等,产生量约为15.15吨/日,建设单位应将上述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此外,建设单位还应用带盖的可密封塑料桶对厨余垃圾暂时储存,还需对垃圾集散点进行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孽生蚊蝇。

  4.5生态影响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施工建设期间采取生物及工程相结合的措施,尽最大可能控制水土流失,并且在项目建成后采取多种恢复措施,积极引种乡土植物,因地制宜,使项目的生态环境得以有效补偿和恢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后,其产生的污染源经有效处理后,将不致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中的环保措施,并要经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使用,如此本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钟喜华;苗万强;卢映东;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的探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0年02期

  [2] 赵红波,贾生元;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J];北方环境;2004年05期

文章标题:浅析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fangdichan/1417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