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财务管理视角下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所属栏目:财税论文 发布日期:2022-02-18 09:32 热度:

   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并且始终贯彻在政府活动的始终,财政政策对于政府的工作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从现阶段我国财政工作的现状来看,其中财政财务管理更为重要。为此,加强财政绩效评价的创新,并对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全面优化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财政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全面实施财务管理视角下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一、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相关概述

  (一)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内涵

  从词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财政政策绩效实际上属于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主要包括政策分析、绩效评价等内容。财政是政府干预市场的直接力量,在政府活动中占有关键性的地位。财政政策简单理解为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支出来调节社会需求,这对调节以及促进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财政政策与其他的公共政策相同,财政政策的评价需要对政策的实施过程、结果加强科学的审核、分析以及量化,以便为政策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可行性的借鉴和参考[1]。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就是实施的效果以及人民的满意度,然后根据相关的评价体系,对财政政策的需求、判断、传出效果等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更加强调经济性、公平性、效率性以及回报性,并从这4个维度出发,对财政政策进行评价。但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与财务评价有明显不同,其中的指标具体量化对促进财政收入质量及收入效果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也正式迈入了改革的关键时期,实现绩效管理的全面化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治理,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绩效型政府的构建是改革中的重点。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为政府活动的纠错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支持,同时也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掀开了新篇章,建立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为全面绩效化提供示范,同时也为其他方面的发展做好了经济基础的铺垫。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可以为市场失灵一类提供积极的绩效评价,不仅可以稳定国家经济形势,而且还能为公民赢得更多福利;同时,还能加强政府失误行为的消极绩效评价,可以利用财政政策将不当计划指令消除,以便促进市场自治能力的提升,实现政府管控与市场自治的结合,更好地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财政绩效评价的特征

  1.更加关注政策需求

  众所周知,公正政策的重要起点就是需求,也就是说出现政策需求才会产生政策供给。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是始终贯彻在财政政策全过程的,同时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评价,主要目的就是促进政策的完善和优化,有效抑制政策变坏所带来的影响。但公共政策与部门、项目绩效评价有一定差异,公共政策未必建立在社会需求上,一旦政策脱离现实需求,执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类的政策实际上有很多,政策攻击与需求错位的情况有很多,不仅扰乱了竞争规则,也难以达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纠错纠偏机制实现了关口前置,而且更加注重和强调加强政策需求的民主论证,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和预防政策低绩效和负绩效的问题。

  2.评价主体多元化

  所谓评价主体简单来说指的是可以开展评价以及具备评价能力的个体、组织。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从内部监管工具的角度来看,多会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评价主体是上级政府,注重政策的执行力,而外部主体则指的是可能参与评议的关联对象,并不是评价主体;从外部监督的角度来看,评价主体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是公权力机关以及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尤其20世纪80年代后,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特别是第三方主体对评价的影响巨大。

  3.公众参与评价全过程

  公众参与是政策绩效评价内在逻辑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公共政策评价的重要要求,公众参与实际上也是提升政策透明的有效路径。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使得公众参与评价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评价的过程不再局限在公众满意度调查的形式和手段上,同时将满意度作为政策改进的重要依据;第二,公众在评价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政策项目决策也有直接影响,已经不再是被动的评议者;第三,公众参与的地位和成效有法律作保障。4.评价方法多样性技术路线对评价方法有决定作用,而信息化的发展为评价的多样化创建了新的条件。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包括价值判断、事实描述,其中价值判断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公平正义、社会回应性、适应性等价值观;而事实描述关注政策结果与政策目标间的对应关系,其实际上是对政策实际效果的验证,多采用数学模型以及系统分析的方法。

  (四)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

  1.公共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财政政策绩效评价通过纳税人上缴的税款,从而构成公共基金,同时纳税人的需求也被融入政策制定以及产出的各个环节中,能够以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等方式来行使参与监督权,赋予了监督自身财产流向的权益,实现了公共性到开放性的转化,以便更好地满足纳税人的相关诉求。

  2.结果导向与过程纠错相结合的原则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国家的稳定运行以及不断提高公民福祉,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将财政政策目的为入手点,评价政策设计阶段的合理性、科学性,并对政策实施路径、承受力等加以控制,以便及时政策运行的错误,从而为纳税人提供相关的公共产品,以便有效提升纳税人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二、全面实施财务管理视角下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中的问题

  (一)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方案不合理

  以某行政事业单位为例,财政政策的合理性对单位相关资源的供给质量有直接关系。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财政收入财务评价方案与其学术交流等工作之间还存在着关联性不强的问题,难以提高财政资金应用的精准性。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方案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角度[2]:第一,在构建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方案期间,缺乏对财政收入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忽视了财政政策组成情况,进而导致收入政策评价存在不合理问题;第二,财政收入绩效评价缺乏对世界银行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视,缺少对税收情况的深入研究,也就无法精准识别政策元素特征,无法加强对评价工作难度的准确控制,最终也就无法为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措施的设置提供可行性的建议;第三,缺乏对绩效评价理念的深入研究和总结,没有重视对绩效评价流程体系的分析,特别是缺少对一般性收入资金占比情况的重视,导致无法满足全面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第四,缺乏对资本属性的充分考察,无法准备识别财政收入质量,同时也没有合理构建成本控制策略,也就无法为财政负担控制以及成本管理提供充足的支持。

  (二)绩效评价目标定位设计不科学

  目标定位设计工作与绩效评价工作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目前在绩效评价工作中,往往缺乏对目标定位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尤其是对错误制定绩效评价目标危害的认识不充分,导致难以构建更加合理的绩效评价策略。一些绩效评价目标定位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并未使用试点的方法为对行动策略进行调整,这就造成绩效评价目标难以为财政政策的调节提供相应的支持。同时由于绩效评价目标设计工作忽视了考评性质工作的组织设计情况,并未对考评内容叠加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在绩效评价导向控制方面无法有新的进展,也就难以显示出目标定位设计的实际价值。此外,尽管有部分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对目标性考评的局限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却缺少了对行政机构负担控制的重视,导致无法发挥出绩效目标的指导作用,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

  (三)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法制化水平低

  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工作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法制资源的应用。但是实际上,一些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策略在设计中缺乏对法制资源的深刻认识,难以利用法制因素加强对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工作的改进和优化。还有一些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策略在设计中,缺乏对财政利益诉求的全面分析,也没有从责任规制的角度加强对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和认知,难以为绩效评价法制化提供相应的帮助。此外,在法制资源定位方面也存在合理性不足的问题,并没有结合绩效考核业务特征对绩效评价法制因素进行优化设计,也就难以为绩效评价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重要保证[3]。

  (四)财政政策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不够灵活

  目前来看,多数的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工作大多根据已有的框架来开展,并没有对全面的总结运作机制的关联因素,也就导致无法在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中,加强对绩效考核管理特征的精准分析和研究,从而给绩效评价运行机制的管控也带来了影响。另外,在构建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体系时,也没有重视加强对公众参与情况的深入研究,尤其是缺乏对绩效评价透明度的关注,从而也就无法对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机制构建公信力提供重要的支持。

  三、全面实施财务管理视角下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优化措施

  (一)强化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方案的合理性

  依旧以上文中的某行政事业单位为例,在财政收入绩效方案设计中,需要结合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尤其需要注重为单位性质提供重要的支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财政收入绩效评价实用性的提升。在设计以及制定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策略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财政收入的地位,进而保证可以充分明确财政政策的组成情况,以便更好地促进财政管理机制的科学、完整构建。需要加强对收入政策评价的重视,保证可以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管理评价体系,以便有效加强对财政收入状态的科学、准确识别,从而为相关绩效评价方案的构建做好铺垫。在财政收入绩效评价策略的制定中,需要格外加强对财政收入流程体系的高度重视,并充分联系绩效评价的主体以及目标指标,加强对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的创新[4]。尤其需要高度重视资本属性,同时充分结合财政收入的质量特征,全方位总结财政收入的影响力,来充分凸显征收成本等问题,为中央推广财政收入减负政策提供重要的保证。此外,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方案还需要加强政策内容的分析,联系社会对财政资金应用的具体需求,合理设定政策项目的应用方案,从而保证不同性质资金在绩效评价方面可以彰显作用,为实现财政收入绩效的合理评价提供重要保障。

  (二)保证绩效评价目标定位设计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只有充分结合目标定位特征做好绩效评价措施的科学设计,才能真正有效加强对绩效评价工作的改良和优化。在设计绩效评价目标定位策略时,需要重视理论资源的指导性作用,从而保证加强对复杂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条件的正确、清晰认识,以便充分提升目标定位的科学性。此外,还需要不断重视积累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经验,特别需要高度重视及保证目标定位设计理念能够更好地满足绩效考评方案的构建需求,促使目标定位可以结合财政政策的实施而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5]。

  (三)切实提升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法制化水平

  在设置以及应用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策略时,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法制化因素的高度重视,这样才能保证法制因素的作用可以在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管理中得到显现,才能真正为开发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价值提供重要的帮助。需要深刻加强责任规制因素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尤其需要明确法制资源的实际作用,保证绩效评价策略的构建为有效开发财政政策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不能忽视财政利益因素,需要加强对有关责任规制情况的研究力度,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绩效评价法制化的推进。此外,也需要做好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合法性的总结工作,特别是需要总结永久性法律框架的构建经验及理念,保证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公平、公正,这样才能充分凸显法律资源在财政政策底线控制上的具体价值。

  (四)提升财政政策绩效评价运行机制的灵活性

  要想充分发挥出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实际作用,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财政政策绩效评价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对此,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财政政策绩效评价运行机制构成的科学、准确分析和研究,特别需要重视其中决定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因素,对其完整性进行深入研究,促使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可以对关联因素以及构成内容进行科学的调整,从而保证可以充分突出绩效评价机制的实际作用[6]。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政政策绩效评价对政府财政工作的开展有着关键性的保障作用,不仅对财政政策实施期间的纠错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全面实施财务管理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全面实施财务管理的背景下,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就需要对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7-11]。同时以全面实施财务管理为视角,探索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优化策略,借此来不断提升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水平和质量,保护准确加强财政政策价值的完整、准确识别,进而保证可以充分彰显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价值。

  《全面实施财务管理视角下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研究》来源:《商讯》,作者:胡英

文章标题:全面实施财务管理视角下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caishui/4780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