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视角

所属栏目:财税论文 发布日期:2021-08-07 10:05 热度:

   摘要:利用2010年-2018年62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从专利申请数量和研发强度刻画所得税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每增加1个百分点,专利申请数量将增长6.9个百分点,研发强度将增加2.63个百分点;税收优惠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出,降低了企业的现金约束,因此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领域,最终促进技术创新。

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视角

  关键词:税收优惠;技术创新;上市企业

  一、引言

  过去40年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中国科技崛起,但是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信贷市场上的“身份歧视”使其创新活动无法得到长期可靠的保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指出要创新财政科技专项基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税的杠杆作用。财税政策是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创新投入设备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税收优惠等手段直接影响企业决策,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二、文献综述

  作为遵循理性人假设的微观主体,企业市场竞争伴随非理性行为。丹尼·罗德里克指出,现代非传统的生产活动扩展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政府的积极引导不可缺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和明显的外部性,存在着明显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合理干预(邓子基、杨志宏,2011)。税收优惠因其更少的激励扭曲和较低的寻租风险而备受各国推崇。尽管Walsten(2000)发现税收优惠政策挤出了企业的R&D支出;多数学者仍认为税收优惠有助于企业提高收益、降低风险和研发投入成本,刺激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专利数量增加,放宽对企业研发支出的财务约束的影响,增加研发投入、促进创新产品的产出(Lokshin和Mohnen,2007;娄贺统、徐恬静,2008;Czamitzki,2011;夏力,2012;林洲钰等,2013;Kasahara,2014);最近几年的研究转向优惠税种、优惠方式、技术创新指标、检验方法以及长短期效应等方面对税收优惠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细致挖掘(冯海红等,2015;余明桂等,2016;程曦和蔡秀云,2017;李香菊和贺娜,2019),均发现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显著。所得税是企业享受的主要优惠税种,既有文献以所得税优惠为切入视角,考察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研究还有待丰富。本文以制造业2010年-2018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考察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丰富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同时从制造业视角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了启示。

  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1.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技术创新产品需求增加

  政府课税会改变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税收效应可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二者共同影响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需求。如图1所示,可供某人选择的消费品有X和Y两种,假定商品X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减税前预算线AC与无差异曲线切于E2点,消费组合为(X2,Y2);减税后消费者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切于E1点,消费组合为(X1,Y1);税收的收入效应为X1X3,替代效应为X2X3。减税增加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量,提升了消费者福利。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消费者需求影响企业创新产品的生产决策。

  2.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下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增加

  一方面,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将减少其纳税金额,增加其流动现金持有量,企业将多余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支出,从而直接降低其创新成本,促进企业原有的创新进度;另一方面,所得税优惠的“事后性”特征,企业必须在实际增加创新项目的投入,甚至在取得一定的创新成果后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这将鼓励企业创新产出从而享受到最终的政策。如图2所示,横轴表示企业投资,纵轴表示企业收益或成本,企业边际成本MC,企业边际收益MPR0,社会边际收益MSR。企业边际成本曲线MC0与企业边际收益曲线MPR0相交于E0点,企业投资为I0,政府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后,会促成企业的成本下降,从而使企业的投资增加。如图2所示,税收优惠政策会促使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从MC0向下移动至MC1,此时更低的边际成本曲线MC1与边际收益曲线MPR0相交于E1,投资增加到I1。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增加企业研发投资,进而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引起企业的产品价格下降,使得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因此税收优惠政策从投资与需求两方面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决策。

  四、实证检验

  1.样本数据和变量说明

  实证检验所用的样本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上市公司年报,共包含621家上市制造业企业、5580个观测值,以专利申请数量、研发强度作为刻画技术创新;惯用做法是以Bindex指数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度量企业享受的所得税优惠;Bindex=(1-Ad*t)/(1-t),该指数越大说明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力度越大,Ad是加权税前扣除率,根据相关测算,Ad值取140%,t是企业实际所得税率;控制变量包括:市场价值、现金持有量、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变量定义与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2.描述性统计分析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专利申请数量最大值是6867,最小值是0,均值为40.7246;研发强度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0,均值为0.0393,企业间以专利和研发强度衡量的技术创新存在巨大差异。所得税优惠最大值是20.5335,最小值是0,标准差为12.0008,说明制造业行业内部不同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推测这可能是不同企业的属性所导致。同时,根据方差扩大因子VIF值可判断解释变量间不存在高度相关,拒绝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后续实证分析不会受到多重共线性的影响。

  3.模型检验

  为说明所得税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建立如下回归模型:其中,Patent是专利申请数量,R&D是研发强度,Bindex是所得税优惠,控制变量Xit如前所述。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根据回归模型(1)、(2),税收优惠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型(1)表明,税收优惠每增加1个百分点,企业技术创新将增长6.9个百分点,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制造业企业是一国科技创新的主体,本文的回归说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比没有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高出近7个百分点,税收优惠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专利发明数量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在1%的水平上显著,可以预见税收优惠有助于增加用于创新的现金持有量;资本结构在10%水平上显著为负,我们推测企业的长期负债将挤占大部分资金,限制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模型(2)表明,税收优惠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税收优惠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研发强度将增加2.63个百分点,这可能是税收优惠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出,降低了企业的现金约束,因此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领域,最终促进了研发强度提高。观察模型(1)和(2),发现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降低了企业的专利发明数量和研发强度,这可能是因为企业税后利润要向债权人和股东分配,直接减少了企业技术研发的投入金额所致;现金持有量显著提升了企业专利数量和研发强度,验证了税收优惠有助于减少现金流出进而作用于技术创新这一猜想。

  五、结论和启示

  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年-2018年的数据对税收优惠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以企业所得税为代表的税收优惠无论以专利发明申请数量还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进行衡量,回归结果都显示税收优惠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企业的现金持有数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企业现金溢出,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持有量,这将有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本文的启示如下:所得税作为一种“事后补助”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加强,企业在进行研发时必须面对成果转化失败的风险,一旦失败企业将享受不到所得税优惠,故还应该在成果转换方面增加以流转税为代表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不能作为单一的政策使用,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可能面临准入限制、市场信息不对称等不利因素,政府可以在市场准入、放宽优惠限制条件、建立透明的市场信息机制等方面综合发力,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视角》来源:《商场现代化》,作者:谭勇

文章标题: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视角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caishui/4639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